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获得不断的扩充,由简单的对天、水等物质的形容词,发展成为具有哲学宗教内涵的重要概念。六朝作为中国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征是这个时期大量道经被造作;道教吸收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引进儒、佛两家思想,充实自身理论。而道教对自身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则反映在新出道经中。"清"的概念不断在新出道经中出现,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成为六朝士族道教标榜自身宗教特质、区别汉代以来的民间道教的重要特征。"清"的观念还直接影响到以后道教教义和道教宗教实践,在教义中主要的体现就是戒律,而在宗教实践上就是道教徒在斋醮与修炼的实践过程中追求"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冯平 《华章》2011,(11)
从"玄道"到"重玄之道",是道教融摄先秦道家之思想理论的阶段性发展.本文以道教思想的融摄发展为背景,论述了唐道教学者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的主要范畴、人生哲学、意义及影响,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道教重玄思想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任正君 《天中学刊》2012,27(3):32-35
韩湘子作为道教俗神"八仙"之一,其形象演变是一个逐渐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与道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同步发展,就修道主题的发展演变观之,道教修炼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出世到入世、救世而逐渐世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水浒故事从流传到成书的过程中,受到全真道、正一道、净明道等多种道教派别的思想影响,在《水浒传》中,这种影响表现在小说的布局谋篇、情节推演、人物命运等各个方面。作多次利用道教活动、道教人物、道教思想为小说张纲举目,渲染背景。三次大规模的罗天大醮,决定了小说情节的总体走向;洞玄真人、罗真人、九天玄女等道教人物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而全真道、净明道等道教派之间的思想差异也在梁山上的不同群体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7-22
贯穿汉学家高罗佩一生的主要事业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对中国的痴爱使得他的涉猎范围包括琴、砚、书、画、马、猿、春宫与悉昙等,而狄公案小说、琴道和性学这三方面的研究则是他关注的核心。这些研究都依赖于他个人对中国道家与道教思想的释解与想象。狄公案小说的铺陈凸显了他思想中道家与道教因素的叠加,琴道的梳理凸显了他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养心主旨的发掘,阴阳之道的考证则是他对中国古人养生思想的考量,但是这些释解都存在着诸多的细节失误。  相似文献   

6.
玄学是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形态。此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道家哲学没有再继续发展,但通过道教、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学,道家思想又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教哲学作为玄学之后道家哲学新的发展形态,从道家哲学的转型及其与道教思想的内在联系中能够得到说明;而道家思想在儒、佛中的体现,则不能视作道家哲学的发展。同时,有必要从道家与道教关系的角度,深入探究玄学之后道家哲学不再发展的原因;把道家和道教都装在"道学"框架里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葛洪是中国两晋时期道教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在儒道关系上他阐述了"尊道贵儒""儒道互补""道本儒末"的思想.葛洪将儒家的忠孝为本、为善去恶、重视礼制等观念,融入到道教思想体系中,丰富了道教伦理思想;通过"援儒入道",完善了道教的教化功能,促进道教从民间走向官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丘处机是金末元初中国道教的里程碑人物,其修道经历在全真道诸子中独树一帜。丘处机曾数次登临崂山布道、题诗,以其道界名望和道教学识推动全真教传入崂山,对元代崂山道教的勃兴具有历史性贡献。丘处机高举三教合一的旗帜,融摄儒家和佛教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道教的变革。丘处机对金、南宋和蒙元不同统治集团的情感取舍,是出于全真道的政治选择,统治者的扶持客观上刺激并促进了全真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禄 《华章》2012,(16)
道教是我国古代三大主要的宗教之一,它同儒、释共同作用,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想充分发挥道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作用,需要深刻的了解道教的主要伦理思维,从而有效的利用道教推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道教中的三大伦理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道教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审美观念以及创造性想象上。清水道教音乐也受到道家"悟"与"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道教思想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后人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道教忏仪思想,是受到中国古代道德反思和神学礼拜传统的影响,以及在与佛教忏仪的相互借鉴中发展并成熟起来的。通过对比早期道教的礼忏仪式——《太平经》中的"首过"到《九幽忏》的忏仪思想发展,可以进一步认识道教忏仪中对罪、道德和欲望的思考,及其心理修行的某些内容,并对现代人心理调适和人格重塑仍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从宣教色彩的淡化看唐传奇对六朝志怪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阴阳互补的观念影响到六朝志怪 ,使其中许多爱情故事 ,都蕴有阴阳互补的思想 ,有着或多或少的宣教色彩。至唐传奇这种色彩逐渐淡化 ,小说家借传奇故事写现实生活 ,不再相信鬼神之实有 ,表现了对六朝志怪的超越 ,从中也显示出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从元气本原论、天人关系论、阴阳矛盾论等方面分析 ,《太平经》体现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结构模式和宇宙通变模式 ,对易学在汉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探讨《太平经》的易学思想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其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5,(4):12-18
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是日本神道教重要的祭祀仪式。本文考察了迁宫镇地祭中使用的两种器物──五色御币和白鸡。两者都是源自中国的仪式符号。五色御币蕴含了五行思想,为仪式空间赋予五行化的结构,体现了神道教祭祀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白鸡蕴含着以鸡为太阳神使者的观念,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祭祀有共同之处。而白鸡的使用方式则与中国传统祭祀有所区别,包括强调用雌雄一对、颜色限定为白色、不杀生、不用鸡血等特点,这表明镇地祭中阴阳思想的因素较少,而禁忌死秽、血秽的意识和崇拜白色的色彩观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从道教文化角度入手,对明清传奇中以道教故事或道教意象为外壳,意在表现世俗情感的道教神仙故事传奇进行考察可以看出,道教对生命的热恋、对阴阳交合和男女两性关系的肯定和主“情”的时代文艺之风助长了世俗情欲在宗教戏剧作品中的蔓延,同时也可以发现中国戏剧中宗教意识的浅薄。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硕果,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必将受到对方的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而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明三朝是道教大盛的时期,作为此时间段里诞生的作品"三言"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在此,我们重点讨论道教神仙信仰对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贯穿着追求和谐的道德理想,在"阴阳中和"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想:君、臣、民"三合相通"的上下和谐;人各有宜、男女相和、人际互助的社会和谐;"得天地人和悦"的人天和谐。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思想资源依然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天台山以汉传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盛大影响力扬名海内外,因两教共栖一山,实际推动教派发展的历代高僧、高道持"佛道双修"理念,使释道二教呈现出和合文化之共性特征.今国清寺"十方腔"与桐柏宫"十方韵"均属中国正统佛、道教音乐范畴,形态风格偏重"柔婉、清丽、含蓄、深沉"的江南音乐色彩,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发生广泛互动有其内在原因。就历时性原因而言,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学术渊源,其诞生、发展和演变均受到了易筮术数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影响,而道教所承黄老道学与传统数学学术脉络又均可追溯到先秦史官系统;道教与传统数学互动的共时性原因,则是两者在思维方式与文化结构上具有互补性。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双向互动有其内在机制:一方面是道教思想家往往援引传统数学建构道教义理,数学因而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内在部分;另一方面,中算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多主动吸收道家道教思想,使之构成传统数学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道教思想对《桃花扇》的内容和形式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作者在抒写"离合之情"、"兴亡之感"的同时,宣扬了道家人生如梦、功名可弃、成道归隐等思想,并以此为纲领统揽剧本全篇,使全剧自始至终笼罩在浓郁的道教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