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天人关系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先秦儒家在继承前人有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交互主体性质的天人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善关系,孔子初步提出天人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理解;孟子则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将天人交互主体性关系系统化;荀子虽然总体上反对用交互主体性关系的模式看待天人关系,但也提倡人与天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屈原《九歌》的创作动机、情感基调、抒情方式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先秦文、史、哲各个领域的和谐理念及屈原政治理想、哲学观念、人格精神、艺术追求、人性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耿介只是屈原性格的一个方面,期盼天人和谐、人神和谐、君臣和谐、自身和谐也是他不可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天人观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对其做了丰富的阐述和讨论,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后来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思想,都对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一和谐统一的关系作了重要的论述。在众多天人观的学说中,东汉时期的王符在儒、道思想融合的影响下从"元气论"思想出发,提出"人道曰为"这一新的命题,将人的天人观与自然、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实践中,使其达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社会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和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一方面,天地以自己固有的规律运行,这个规律就是"天道";另一方面,人们爱惜自然、保持生态,人由天地出,亦往天地归。在天人和谐相生观念的指导下,古人派生出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的天—人循环的卓越理念。在全民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发展模式,中国古代"天人相合"、"共生共成"等理念,依然不失其指导意义:首先,天人相合的理念昭示人类,应充分重视天地万物阴阳双方对立而统一,彼此依存、制约、消长、转化的必然联系,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应"顺天时,量地利"。其次,"天人相合"的理念赋予人类高瞻远瞩的发展和深沉真挚的忧患意识,激励人们志存高远,放眼未来,胸怀天下。"天人相合"的理念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一致的,二者又是互为体用的,现代化建设应以顺天爱人怜物为前提,不应盲目发展,使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荀子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上强调了天人之间的差别和对立,而在哲学、认识论、道德观等层面上却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的观念在《白轮船》中以一种神话的形式再一次表现出来,中俄化不同,但是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旨在分析《白轮船》是怎么叙述与表达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8.
天人哲学背景下,天地人三才的和谐观念派生出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在先秦两汉文献中,记载了诸多体现古人生态意识的具体细节,其中不乏值得今人继续推崇的生态智慧。文章从天地人三才秩序的和谐互动、人与禽兽草木水土的和谐共生等方面讨论了先秦两汉生态智慧的表现,并论述了生态智慧子外在法律和内在心灵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为核心,关注文学中的"人—地"及其关系。民族民间文学深深植根于风土民情的土壤,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发生发展的根基,也是其表征的对象。壮族始祖创生神话用周遭的自然意象来解释人类的发生、起源,传达了壮族人民之于自然的态度,其中"天、地、水"三界和谐的理念充分显示了壮民族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适者得寿     
常言道:“适者得寿。”说明养生得长寿,“适”为大前提,即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并且时常保持身心舒泰。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和”、“顺”思想在养生中的体现和运用。首先,养生之“适”,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因而“生气通天”。如((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即“天人一体”、“天人相应”。  相似文献   

11.
徽州作为一个有着独特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地方,其徽派古建筑群充分地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图形能有效的传达含义,形成受众对于设计形式及其观念的合理理解,解读出图形并作出一定反馈。针对徽派建筑进行图形设计便是由建筑元素转化成符号图形来传达“天人合一”的理念,以传播徽州浓厚的社会文化,充实人类的物质空间,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极具东方人文特色的精神世界,华夏子民有责任将之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汉代审美文化的新篇章是以阐释经学中的"天"、"圣"、"人"的关系开始的。"我注六经"是主体以积极的姿态寻求"天"的过程,汉代人对圣人的诠释是以"人"对"天"的有限追问为前提的。在天人图式中,天地之美与仁行德政相统一,都要服从"天人相和"的美学原则。汉代文艺创作的特色是主体对天地自然的反思,是表现自我、重视生命的新的生存方式;但这种自觉的追求仍然要遵循"和"的审美维度。东汉的文学艺术是"形"的自由与"人"的自觉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在易学著述中,方以智耗费了大量篇幅论证“天人合一”的合理性,试图证明这样一种观点:人不能胜天,天也不能胜人,二者必须和谐共存.方以智认为“天人合一”的“一”是“贞一”,而不是“混一”.“贞一”统摄于“心”.  相似文献   

14.
先秦道家老庄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道家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复归于补”的自然人性境界和谐之关、“万物齐一”的平等共生和谐之美。和谐是道家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从"三才"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三才"的渊源关系,阐述了孙子的制胜观与"三才"内在机理的关联性,并从天地的空间观念、人与天地的依存关系以及"三才"和谐合一之道等方面论述了孙子"庙算"体系、攻防兼备的打击体系、"权胜"体系、"整体制胜"体系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孙子体系制胜观对现代战争以及战略谋划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西方以主客两分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已暴露其局限性和不足。而与西方机械论根本不同的中国儒家“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就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儒家思想中所带有的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和神秘主义又使得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必须与当代环境伦理学一起相互补充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环境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中“止”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是主体通过虚静、坐忘的直观方式融入自然,体悟“道”并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途径。同时“止”与无为、齐物等思想密切相连,它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注重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的自然生态,追求物我交融、和谐均齐、自由健康的精神生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此外,在文艺活动中“止”涉及主体自然审美方式、想象构思、行文凝滞通畅等问题。庄子哲学美学影响深远,提供了传统的思想资源和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哲学高度上来说,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及与社会环境和谐两个层面,其哲学本质就是抑制人类的自然贪欲本能,善待他人和世界万物,让社会生产和消费回归其自然属性,建设一个低熵社会.这一切,都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学说原理决定的.因此说,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和依据就是构建低熵社会.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作为世界观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天下和谐是其基本要旨;倡导用整体的视角看世界;“天人合一”世界观包涵浓厚的仁爱情怀;“天人合一”世界观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不仅仅是个体名号,也是道性的哲学化概念,还是神性的宗教化概念。老子之道的神性特质是老子宗教化的主要根源。老子信仰由多重宗教元素构成,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基本逻辑结构,形成了道的神化、天地神化、人的神化和万物神化四个阶段。老子宗教元素的内涵价值在于道的和谐本原,老子之道终以和谐为归结,是宗教与道与和谐的完美统一。其中,"天人合一"是老子之道最核心的内涵价值,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