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革"结束后的文学新时期,一大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被剥夺了创作或发表权力的中老年诗人如艾青、绿原、牛汉、曾卓、郑敏、公刘、流沙河、蔡其矫、昌耀等得以复出诗坛,这批"归来"的诗人复兴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在短时间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写下了大量积淀着个体生命沉痛经历的诗篇."归来"的诗歌充分表达了忧愤、反思和回归人性的主题,内容凝重,感情深沉,思辨色彩强烈,个性鲜明.诗人们的"归来"跨越了历史的断层,接续并重建了"五四"以来的诗歌传统,它表明当代诗歌在历经磨难之后获得了自身应该享有的健康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革”结束后的文学新时期,一大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被剥夺了创作或发表权力的中老年诗人如艾青、绿原、牛汉、曾卓、郑敏、公刘、流沙河、蔡其矫、昌耀等得以复出诗坛,这批“归来”的诗人复兴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在短时间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写下了大量积淀着个体生命沉痛经历的诗篇。“归来”的诗歌充分表达了忧愤、反思和回归人性的主题,内容凝重,感情深沉,思辨色彩强烈,个性鲜明。诗人们的“归来”跨越了历史的断层,接续并重建了“五四”以来的诗歌传统,它表明当代诗歌在历经磨难之后获得了自身应该享有的健康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3.
艾青作为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成绩卓的诗人,早在三十年代,便以其新颖独特的诗风震惊诗坛。他早期的诗歌思想深邃,色彩浓烈,感情淳厚,节奏有力,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继郭沫若之后又一次掀起了自由体抒情诗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巨擘,抗战初期和新时期初期是他诗歌创作的两个高峰。前者标志着他诗歌的成熟,后者显示了他诗歌创作不衰的活力。本文力图通过对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美学风格的阐述,来重新认识他对我国新诗的重要贡献和显著地位。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的美学风格,离不开他那现实主义精神指导下,掺和着象征主义的意象色调和浪漫主义的抒情的情调。因此,色调与情调是艾青风格的表征,这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面。而在骨子里,在内容上,则是时代题材和个人心理气质相揉和的化合物——构成其风格的内质。因此,由表征所显示的内质使艾青这时期的诗歌具有一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大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主要通过绘画艺术在诗歌中的运用,使诗歌呈现出色彩、造型与构图等“绘画美”,以及艾青所提倡的“诗的散美”理论所带来的创作发展上多向创造的辩析,表现出其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审美直觉与理论思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何其芳诗歌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诗人。对何其芳诗歌创作的研究 ,始于 30年代 ,新时期又有更深广的拓展。本文对近 2 0年有关何其芳诗歌创作研究的状况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尹艳佳 《海外英语》2014,(10):178-179
艾青作为现代诗坛上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对色彩渲染独具特色,可以说,离开了色彩,艾青的诗歌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由此可见,欣赏艾青诗歌,其融画于诗的色彩美必定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艾青诗歌英译,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手法,将这一色彩美生动形象地传译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诗歌创作对现实的参与程度、诗歌技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以及对当代诗坛产生深远影响方面考量,艾青堪称大家。他是给现代中国人提供了无穷精神养料的诗人,是一位曾经感动了现在仍然感动着中国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艾青亲身经历的国家的不幸和个人的苦难,他所保留的诗人的良知,他所意识到的诗人的职责,决定了他归来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思辨色彩。当下,距艾青所处的拨乱反正的时代已过去了30年。许多年轻人读到(《在浪尖坳等诗作中的落实政策的呼唤,已很难再激起如当年读者那样强烈的共鸣。这在让我们为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未能超越他20世纪30年代曾达到的高度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把伦理的内涵通过诗的审美评价表现出来,把美与善统一起来,从而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诗歌伦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蓄了新时期以来创作实力和锐气的甘肃诗歌,爆发出的逼人气势和蓬勃生机,引起了全国诗歌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中国诗坛的前沿重镇,被誉为"诗歌大省"。甘肃诗人凭借雄厚的创作实力,已经走在全国诗歌创作的前列,不仅诗歌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而且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继"甘肃小说八骏"之后,"甘肃诗歌八骏"又新鲜出炉,娜夜、高凯、古马、第广龙、梁积林、离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中期 ,李健吾、朱自清等人的诗学批评 ,肯定了李金发诗歌在意象的创造方面的价值。李金发自身的诗歌意识 ,也十分重视意象创造在诗歌中的地位。诗中拥有的“移人的异国情调”,使他关于异国风情、文化、习俗的描写 ,以一种新奇的气氛和色调进入新诗的意象世界。他笔涉女性时敏锐的感觉与细腻的观察 ,给诗中的意象带来了特有的异国的色彩。现代大都市充满矛盾的生活和气息 ,进入他的感觉和想象 ,使他的诗中出现了一些富有新鲜感的多样呈现的城市意象。这些异域城市意象创造的尝试 ,在新诗现代性的发展中 ,具有美学探索的前驱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读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本切入海子诗歌,同时解读海子本人。海子诗歌内洒从命题和意象两个方面得到呈现:命题足海子对世界的假定和命名.意象则作为求证的结果消解命题,最终从诗的本质上观察到海子理想的毁灭。  相似文献   

13.
诗人穆木天是 2 0世纪神州诗国天空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2 0年代 ,他构建象征主义诗歌理论 ,成为我国象征派诗论的奠基人 ;他以象征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 ,写出了“别创一格”的诗集《旅心》。到 30年代 ,他的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成为左翼诗歌运动的骨干。他组建中国诗歌会 ,高扬诗歌要“捉住现实”、诗歌要大众化的旗帜 ,并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 ,写出了《流亡者之歌》。抗日战争期间 ,他撰写诗论《怎样学习诗歌》,创作诗集《新的旅途》,进一步探索诗歌艺术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卞之琳集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其创作迥异于以往的“滥情”诗风,以“智性诗”一改中国新诗面貌;诗歌翻译则选择了许多外国的抒情佳作.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构成了卞之琳文学生活中“情与理”的协调和互补.当然两者并非截然二分:其诗歌创作有“冷凝的抒情”,诗歌翻译也不乏智性的诗作.智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卞之琳的创作与翻译互补共荣,共同构成他瑰丽辉煌的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15.
月人,当代青年词人、词学家。其创作最显的成就和特点,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次,手法灵活,技艺圆熟;再次,风格多样,富有古典韵味;第四,依谱守格,贵在创新;第五,词作巨浩,数量空前。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学发展史上,何其芳是一位产生了一定世界影响的诗人和散家。较长时期以来,不少研究都一直强调何其芳早期诗创作主要是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是西方现代诗学的东土移植。何其芳早期诗创作虽然也学习借鉴了西方诗艺,但他毕竟是一位有着深深的民族传统学情结、丰厚的中国古代诗学修养的现代作家。他早期诗中的浪漫主义风格、象征主义、佳人芳草的结构范式以及诗化的散与独语体散等,都无不折射着中国传统学与民族诗学的深刻影响,显现着鲜明的民族风姿。作为一位带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其本土化创美倾向对当今正面临着全球化冲击的中国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晏殊词的抒情视阈及审美意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殊是一位融丰富情感于冷静理智的词人,他的词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述,表现了乐极生悲的人生哲学;宣泄情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学说的中和之美;写男女艳情、离愁别绪,思深而不滞,意高而不俗,达到了情中有思、物中有我的境界;写饮宴祝颂,能透过富贵安逸的生活表象揭示深藏于内心的隐秘和苦痛.词风清新闲雅,意境澄明圆静,在宋初词苑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诗人兼译家。在翻译外国诗歌的过程中,他积极地吸取外国诗歌的营养,将其用之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从而促进了新诗的发展。刘半农对其译诗主题的借鉴是其译诗对其作诗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所创作的一些抒情诗、叙事诗等诗歌中都可以读到外国诗歌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本立足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从郭沫若接受外国学影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早期泛神论哲学思想和浪漫主义艺观的形成,外国学影响在郭沫若诗歌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三方面,思考,探究来自异域的哲学,学营养是如何被这位中国现代诗人所吸收,消化,综合进而产生新的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