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素质”与“应试”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以来颇为关注的问题。一般的认为“素质”和“应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素质”也要通过“应试”表现出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有“素质”与“应试”不成正比的例子,并且还并非个案。正因为如此,如何把握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越来越多的地区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历史久远的应试作文陆续“下岗”了。那么,“写”适应素质教育的“作文”时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谈几点认识。其一,不能因为应试作文“下岗”就全部否定过去的作文教学经验和方法。应试作文“下岗”,除了这种作文本身的弊端外,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不再适应今日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国情。但是,如果因为应试作文“下岗”,就盲目地把“应试时期”许多有关作文教学的具体经验和方法也搁在一边,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在应试教育“时期”,许多具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贬义性概念。同理,对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亦当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的把握方式以及怎样理解“对立”的内涵,是认识两种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考试与应试》,为什么要在考试与应试的前面加上“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这个定语?因为素质教育往往被当作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或反义词,但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来,不要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因为搞素质教育也有考试和应试,有好的应试教育也有坏的应试教育。尤其最近有很多人谈起应付考试的问题,所以考试和应试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非 《语文新圃》2010,(8):20-23
你觉得现有的应试作文的选题、训练方式等等,能调动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吗? 不能,因为应试作文的功利性极强。我快退休了,从没听到有学生说“嗨,我今天写了一篇应试作文,我很开心”。只有自由作文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是“要他写”,而是“他要写”,两回事。  相似文献   

6.
“双减”背景下的减负问题仍然面临“应试”传统的挑战,为此需要讨论“应试”与学业负担的关系。从决定论和目的论的视角看,决定论主张通过逃避或抵抗“应试”减轻学业负担,但减负效果并不理想。目的论把“增负”看作以“应试”为目的的主动行为,因此减负的关键在于切断“增负”与“应试”的关联。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升“应试”的效率,减轻学生由“应试”能力不足引发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命题质量的提升与命题思路的革新促使低质量的学业时间投入不再有“应试”的效果,让“应试”的过程尽可能地靠近学生素养形成的过程,从而让“应试”也具备“育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应试教育被人称之为“取悦”或者“迎合”教育,这和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教育资源不均有关。在此形势之下,素质教育也只成了一句口头禅。基础教育其实并不是在取悦家长,而是不断地迎合形势。大学教育也因为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权,所以自主招生也成了“应试”的变种和翻版。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学》编辑部在征稿启事中说,就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趋势而言,学生应试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科能力的提升。我们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广东卷,明显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很多地方卷也向这方面发展。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是一个亟待研究问题。换句话说,高三历史复习课如何才能“对路”呢?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思路:“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9.
所谓“隐含”条件是相对于“显现”条件而言“,隐蔽性”是其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解题往往容易忽略,造成运用知识的“盲点”和“难点”,最终无法解题,或解题错误。分析和运用“隐含”条件解决问题,是高考应试能力体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年年减负年年负,岁岁出招岁岁糟”——这是减负艰难的一个真实写照。减负,路在何方?在多轮去学校执行“减负令”的实践中发现,虽然我们多管齐下,从规范办学行为、重树家教观念等方面去实施减负,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减负与应试的博弈中,只要是高利害性的选拔性考试,学生就一定会有应试负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关注命题,因为它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人们关注评卷标准,因为作文占分比重最大,阅卷的主观因素多,它关乎公平;人们还关注高考优秀作文,因为它将是来年应试的标杆.近年来,“高考体”文风盛行,人们批评学生作文假大空,又让人将高考作文与学生诚信等道德品质相联系.应试作文的指挥似乎已经将作文教学拖进了泥淖.那么,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标准怎么制定?阅卷组怎么看待“高考体”作文?什么样的作文能够得高分?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的指挥、导向作用该怎样发挥?作文教学与应试作文的关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李节采访了漆永祥教授.  相似文献   

12.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1):F0004-F0004
近来,《文汇报》连续报道,“应试科研”流弊严重.2008年7月25日的消息说:“我国的教育在应试,我国的科研也在应试”.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74岁的秦伯益教授指出,“一个大学生刚走出应试教育,立即又跨进应试科研的樊篱一学位、职称、职务、基金、论文、成果、专利、奖励、……这些都需要层层应试,哪有自由探索空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说的“背景”含义之一: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中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我对近年来“应试”作文的话题材料文字,也深有同感。因此,笔者在此借用“背景”二字,我们姑且把应试作文命题材料的文字称作“背景文字”。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应当说是走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阶段。首先是全国约94%的人口、地区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只剩6%左右人口、地区尚未普及,但有些地方辍学率还很高。第二是新课程的推广、使用现在也到了全面铺开的关键阶段。这都是好事。但是应试倾向现在也已经登峰造极,用人家的话说,有一些地方是“疯狂应试”。有一个县,因为高考比去年少了若干名额,县委书记利用电视台向全县做检讨,  相似文献   

15.
“把关”是应试的产物,短期也不可能消除。但由于其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忧虑。诚然,“把关”现象的滋生有其客观现实的一面,其存在似乎也有合理的理由,有些甚至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譬如,社会应试大背景的推动,学校应对升学的强力炮制,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差异等。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这种现象的蔓延和异化已经深深地伤及了我们学校和老师的肌骨,长此以往,无论对学校,还是对老师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首先是对大多老师的不公平。没有理由,“把关”老师可以长期坐镇毕业班不动。有的老师因为一次毕业班的经历,或一次升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并不特别喜欢规范化写作,讨厌那些结构模板、写作套路的学生,我更愿意将高中的议论文写作称为“基于阅读和谈话的半自由写作”,而不是“应试写作”。所谓“半自由”,一方面承认了应试作文的限制性我们常常说写考场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正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应试作文也不是“死的”,我们可以让自我意识自由出入其间比如自由命题、自选角度、自由立意。  相似文献   

17.
中学图书馆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藏书建设应从“应试型”转到“素质型” 先从藏书建设说起,应从“应试型图书馆”转到“素质教育型图书馆”。中学图书馆不再是单一“习题库”。很显然,原有的“应试型”图书馆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05年第3期发表的王从先生《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引出了“应用语文”与“应试语文”两种语文教育说,并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其有何不同”,“破译其何以不同”,“探究其如何能同”。最后得出了一条结论:“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与“应试”这两种语文教育还要隔江而治,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不能统一语文教育的天下。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把这两者兼顾起来”。  相似文献   

19.
“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是中学生必做实验,也是会考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为了保证学生实验正确顺利,保证应试失误减少,我们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必须强调“八要”,即: “一要”用安培表外接法,因为测定的金属丝的电阻比较小,与伏特表内阻Rv相比小得多。所以,用伏安法测导线电阻的电路采用安培表外接,这样引起的实验误差小。 “二要”通电时间短,通电电流要小。因为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若通电时间过长、通电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的病根儿,不在“应试”,也不在“教育”,而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机会极度短缺的身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