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培养学生提问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很重要。提问题就是在创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用问题的眼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新课标确定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勇于有根据地怀疑,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际就是缺乏质疑能力。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等方面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尝试情景,激发创新欲望良好的尝试情境,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的物质保证。我们应为  相似文献   

4.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创新人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振兴中华民族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最好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创新人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振兴中华民族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最好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高桂芬 《辽宁教育》2005,(10):57-58
人类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创新的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一、自主探索,激发创新兴趣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7.
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艺术的繁荣,就没有经济的腾飞、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应从小处着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改革创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决定着国家的发展。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学校就成了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培养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我认为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去落实。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几点尝试和探索。一、合作探究,探索新知,培养创…  相似文献   

9.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和能力,他也就没有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思想、知识、意识、创新的竞争。为此,作为普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使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创新必须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思考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新的纽带.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孕育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教师需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课堂内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  相似文献   

13.
燕蓬 《甘肃教育》2014,(13):97-97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思想性、工具性、基础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注重创新教育。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情境,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自由",要"宽松",没有"自由",没有"宽松",就不会有创新。自由、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是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思路广阔,思维  相似文献   

14.
刘胜增 《学周刊C版》2014,(6):105-105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物理学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及创新人才的前沿学科。物理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提出新的见解,也更谈不上创新。所以,在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相似文献   

15.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兴趣、创新能力、创新性格等心理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教育,或者说,创新精神其实是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任何创造性活动都不能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物理学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及创新人才的前沿学科。物理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提出新的见解,也更谈不上创新。所以,在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没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那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师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创新、有爱心、知识渊博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启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在教学中,欲想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通过强烈的问题意识,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探究、创新的技巧与方法,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不断地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使我们的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