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城坊刻在清代中后期走向繁荣,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书坊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刻书质量更高、辐射更强,而其兴盛原因则主要有经济发展、漕运便利、文化发达等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清代聊城坊刻业的勃兴,与大运河贯通带来的城市交通地理优势和经济文化变迁密切相关.聊城商业的发达为民间刻版印书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兼容并包的运河开放文化则直接刺激了坊刻业的兴盛,其中市民文化的崛起更成为坊刻业勃兴的文化沃土.植根于市民文化土壤的坊刻业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市民文化的烙印;同时坊刻业又起到了对市民文化的整合重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聊城民间坊刻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初年.好友堂就是最早的一家自印、自卖、规模很小的书馆,因资本微薄,只印卖启蒙读物、通俗读物、唱本之类,可以说是聊城民间书坊的首创者.清代前期,书业德、善成堂、宝兴堂、有益堂等相继开业,以后发展到二十几家,这些书坊大多为前店后坊,均集中在聊城城内鼓楼东大街及东城门内外.到清康熙、嘉庆、道光之际,聊城民间坊刻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全国刻书、印刷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
阚红柳 《出版发行研究》2017,(11):106-108,63
坊刻本缙绅录是清代北京极富代表性的书籍,自清初以迄清末,琉璃厂数十家书铺四季刊刻,广为发售,本文详细探究清代坊刻本缙绅录经营的社会历史环境、市场条件和营销策略,以有助于清代图书出版发行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明代印刷事业非常发达,其刻书地区之广、机构之多、数量之大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各代,书坊刻书业尤其发达,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明代的坊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福建的建阳坊刻。    相似文献   

6.
清代宁波书坊发展迅速,从事刻书的书坊多达20余家,刻书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主要侧重于实用。从儒家经典到医学文献,从劝善经卷到便蒙读物,宁波书坊刻书极大地满足了百姓对书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聊城民间坊刻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初年。好友堂就是最早的一家自印、自卖、规模很小的书馆,因资本微薄,只印卖启蒙读物、通俗读物、唱本之类,可以说是聊城民间书坊的首创者。清代前期,书业德、善成堂、宝兴堂、有益堂等相继开业,以后发展到二十几家,这些书坊大多为前店后坊,均集中在聊城城内鼓楼东大街及东城门内外。  相似文献   

8.
清代北方商业出版开始兴起并达到繁盛,其中山东聊城叶氏家族祖孙三代积极参与坊刻举业书的编纂引人注目。叶氏一族从叶葆自行编刻,到其子叶锡麟、其孙叶祺昌与"聊城四大书庄"之一的书业德密切合作,祖孙三代的商业出版活动,贯穿清代乾隆至光绪,内容上集中于试帖诗、律赋作法的讲解,及墨卷选集,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服务,针对性极强。聊城叶氏一族成为北方坊刻业中家族参与商业出版的重要典型,充分体现了清代山东坊刻业的繁荣与兴盛。聊城叶氏的商业出版活动,对深入了解和研究清代北方坊刻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8,30(3):F0002
《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宋刘道醇撰。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刘道醇,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为宋仁宗朝(1023-1063)人。《四库总目提要》称"不知其仕履"。刘道醇深谙画理,精于鉴赏。著有《圣朝名画评》。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书业营销手法多样,策略迭出,有图书市场调查、"扣俸还项"、"股印"图书、图书套印与插图、图书定价、促销宣传等策略,可资现代图书企业经营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苏州刻书业的发展历史,并结合清代学术活动对苏州刻书业的影响,以此来说明苏州地方官精刻古书的功绩。  相似文献   

12.
雕版印刷术发展至明朝已进入成熟阶段,明代的刻书事业相当发达,存世的明刻本数量颇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代高度强化,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的刻书业在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自然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份清代考卷,分析当时的考试制度、考试程序、考卷事前事后的运转,以及防止考生和考官舞弊的措施,或许对今天的各种考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书业中心的分布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密不可分。文章分别从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所在地的经济基础雄厚、地方文化氛围浓郁、出版业发达、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得出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奏折也称"奏贴"、"折子"、"小折"等.最初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陈事务的一种机密文书.奏折一词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上谕,但作为臣僚上奏的机密文书,则使用于康熙年间.当时,拥有这种密奏特权的只限于少数亲信官员,例如江宁巡抚宋荦在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所有密奏只能通过品秩比他低得多的李煦转奏.  相似文献   

16.
17.
左平 《四川档案》2010,(4):15-16
清制,巡检是州县的杂职官,其职责在于“掌捕盗贼,诘奸宄”。但从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来看,巡检是因需而设,因需而裁移;巡检的实际职权大小与其驻守地点密切相关;巡检衙门吏胥设置是因时而异,其实际设置超越了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诉讼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到了清代,得到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日益法律化和制度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我们即以清代民事诉讼中疑难案件的处理为例,简要分析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奉晓政 《兰台世界》2014,(10):36-37
我国古代的诉讼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到了清代,得到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日益法律化和制度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我们即以清代民事诉讼中疑难案件的处理为例,简要分析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