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22):40-46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一批"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它的出现,是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出版"灰皮书"、"黄皮书"的背景是配合国际"反修"政治斗争,目的是教育干部"反修防修"。"文革"开始后,这些图书以各种方式流传开来,给当时参与"地下读书"活动的青少年以极大的思想启发,促使他们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实际思考国家未来发展,这些思考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向全国蔓延,逐渐汇聚成为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转型前进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
张惠卿 《出版史料》2007,(1):112-118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了配合中央反修斗争,特别是中苏大论战的需要,根据中宣部的指示,在中央编译局等有关单位的共同合作和配合下,由几家出版单位,主要是人民出版社(以副牌三联书店的名义),以及商务印书馆、世界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所谓新老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著作,都是作为“反面材料”,属“毒草”性质,封面一律用灰色纸,不作任务装饰,大家习惯上就称为“灰皮书”。  相似文献   

3.
对一代人文学者起了启蒙作用的这套丛书,如同它神秘的横空出世一样,两年多后,又无声无息地突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自办发行,主要是指依靠出版社自身的发行力量,建立自有的发行渠道、销售网点,开展方便灵活的邮购业务,设立新颖时尚的网上书店等等。近二十年来,国内出版社自办发行的规模由小到大,渐渐发展成为图书市场重要的发行模式,突破了中国的图书市场几  相似文献   

5.
一、出版物发行业处于改革开放前沿 为什么说出版物发行业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呢?是因为发行业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背景.  相似文献   

6.
7.
米淑惠 《出版广角》2013,(11):76-77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我国的"皮书"出版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出版营销模式方面,"皮书"出版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出版界深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国品牌研究者戴维·阿克的"品牌资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品牌实例,探析学术图书品牌的创建与维护。笔者认为,要通过扩大品牌知名度完成特定学术图书品牌意识的宣贯;通过建立丰富的品牌联想,充实学术图书品牌的内涵;通过完善的品牌服务,最终提升品牌忠诚度,实现强势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9.
10.
"文革"十年期间,百花凋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也自然全面停顿了,但因为她的特殊身份,除奉命出版过一些"大字本"外,也曾出版了带有强烈时代印迹的<金光大道>等图书.  相似文献   

11.
安华 《出版经济》2004,(11):64-66
有许多杂志批发商继续努力发行纸皮书,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有700多家纸皮书书店,他们还承诺,在超市内单独设立微型书店,这样把图书到处铺开,会有很大的现实潜力,并且首先在诺福克弗吉尼亚新鲜农产品超市连锁店试行,然后扩大到各地.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书衣,时人称为“灰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堪称奇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3.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4.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15.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荣 《新闻记者》2001,(8):55-58
报纸发行量越大越好吗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报纸的发行量越大 ,社会效益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 ,报纸发行量却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原理告诉我们 ,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 ,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数量时 ,报纸才能实现盈利。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 ,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世界各国都在定期出版发表自己国家或地域各领域的白皮书、绿皮书、蓝皮书等各色皮书,中国也不例外,如近些年出版的"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人口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语言生活绿皮书"等等. "皮书"一词适应社会需求应运而生,成为对此类书籍的概括词,成为图书出版领域的流行词.  相似文献   

17.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我国皮书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本文从学术传播角度梳理了皮书学术传播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的使命,分析了皮书学术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