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梳理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及其它相关论文,确立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主义诗学的奠基作用,文章从女性写作和女性阅读两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伍尔夫对女性主义诗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康晓芸 《教书育人》2010,(6):106-107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183;伍尔夫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女性主义诗学方面的文章,她将诗化小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融入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用诗意的方式重新观察世界,探索世事人生,表现出对人性的普遍关怀和对生命本质的终结追求。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中,既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传女性独特的价值,又号召女性成为自己,表现出开放的特质,而从不试图去营造一种纯粹的、封闭的根植于所谓“女性本质”的女性主义诗学理论。无论在整个女权运动还是女性主义诗学的发展史上,伍尔夫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境遇,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思想引入诗学,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伍尔夫提出的通过女性写作来颠覆男权中心、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观点指导和激励着当代的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女性自我意识和双性同体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二者代表了伍尔夫的女性文论的发展过程.文章结合伍尔夫的两部小说<远航>和<奥兰多>,论证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从以树立女性自我意识为起点到走向双性同体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被称作女性主义先驱者,她通过书写女性来为女性及女性作家获得“声音”。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提出了“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思想,并把它贯彻到小说《奥兰多》中。基于SusanS.Lanser的《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提出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伍尔夫在《奥兰多》中采用作者型叙述与集体型叙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揭示其体现出的“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伍尔夫对女性作家遭受不平等侍遇状况的讽刺。  相似文献   

6.
女性作家弗吉尼亚&#183;伍尔夫早在20世纪末就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探索。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考察妇女的创作,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寻找女性的话语,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从《一间自己的房间》来探讨伍尔夫对女性话语方式建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多丽丝·莱辛是两位杰出的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女性文学先驱,而莱辛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女性文学大家,被公认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国内已有许多著作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献却十分少见。实际上,两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些许差异性。本文结合两位作家的作品,对她们的女性主义观点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引起中国文坛广为关注的英国作家,社会与家庭给伍尔夫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拥有了对女性细致独到的洞见,在其坚持不懈的写作中形成自成一家的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从多元视角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男性搭建起沟通与交流之桥.本文旨在探究形成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与当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家庭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家,她在作品中用女权主义视角审视了父权制社会里妇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批判了男性文化霸权和男性政治,开创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以文化诗学语境为切入点,以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为依据分析其代表作《到灯塔去》,可以看出20世纪初英国男性文化的霸权地位和女性自我缺失的社会现实。作品体现了作者希冀超越性别、实现两性融合的美好愿望。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思想对人类和谐发展,对争取"人"的解放,促进两性携手同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丹 《林区教学》2010,(4):11-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其作品中多以女性形象为主,通过叙事等手段反映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将伍尔夫的代表作与中国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及作品进行对比,找到了二者在女性意识上的相似体现。这种关联一方面来源于中西方女性相似的生存境遇,更重要的是伍尔夫作为著名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先驱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主义诗学到性别诗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主义诗学向性别诗学的转变是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女性的主体、身份及身体与权利的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它们对从女性主义诗学向性别诗学转变的方向起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女性的主体、身份及身体与权利的问题未解决之前,性别诗学的建立也只能是另一种性别不平等对话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权主义运动的理论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大力提倡女性应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既是女性独立自主的物质空间,也是女性自由创作的精神空间。作为将"双性同体"理论引入女性文学创作的先行者,伍尔夫着力倡导男女两性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平等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其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她所提出的"双性同体"观点为两性和谐共存开拓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秋瑾和伍尔夫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有一个共同的源头——欧美社会思潮。回顾20世纪前中西女性的生存状况;分析18、19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对男权社会的冲击;阐述秋瑾对欧美思想的接受及实践;梳理欧美社会思潮对伍尔夫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秋瑾和伍尔夫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有一个共同的源头--欧美社会思潮.回顾20世纪前中西女性的生存状况;分析18、19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对男权社会的冲击;阐述秋瑾对欧美思想的接受及实践;梳理欧美社会思潮对伍尔夫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伍尔夫和李健吾、林徽音、陈染他们的文学作品属于共时性或历时性层面上的文本,主要体现在意识流技巧或女性主义诗学上的互文性。作为"释义的读者",把他们的相关的文本放在一起来互文阅读和解析,可以探讨李健吾、林徽音、陈染对伍尔夫文学创作的模仿和借鉴,以及他们在个性气质上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运用意识流叙事技巧的力作之一,更是向读者展示她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之一。文章从空间政治学角度切入,通过分析伍尔夫在作品中塑造的艺术空间,解读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伍尔夫认为女性生活在一个由男权话语、权力结合而形成的层层网络的真实空间中,其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外界空间的排挤和渗透,致使女性思想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轨迹发展,只能在和外部空间不断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体性是长期困扰女性主义理论的问题之一。女性主义者科拉·卡普兰的《潘多拉的盒子: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主体性、阶级和性征》一文分析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困境及其原因,并通过对沃斯通克拉夫特、伍尔夫、夏洛蒂·勃朗特等女性主义思想家的考察,揭示了在精神分析和符号学视域下女性主体性、阶级和性征的相关性,从而为女性主义批评开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思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伍尔夫将它具化到文学创作当中,提出了一系列女性写作的可行方法。当今的女性主义研究,要么越来越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要么越来越陷于精致深奥的理论,与创作和批评实践越来越远。那么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伍尔夫留给我们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宝贵遗产,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弗吉尼亚·伍尔夫就开始探索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也正式迎来了女权主权思想意识的解放。她认为作为女性,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成为自己思想行为的主人,创作只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本文将从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来解析《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