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部重头戏。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以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爱去关心和帮助后进生,才能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新学期,在我接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王/的学生。他年龄小、基础差,而且还因打架、旷课等原因受过学校的处分。对此我并没太在意,可开学头一周,他就连续请假、旷课。一天,我对他说:“王x,你这段时间为什么总缺课?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能把你的家长找来和老师谈谈吗?”没想到他却说:“老师,我不愿意学习,能来上学就不错了。你要找家长,我就不念了”。说话中,目光充…  相似文献   

2.
教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离不开谈话。谈话是一门艺术,而谈话的技巧直接关系到做思想工作的成败。一是要注意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在找学生谈话时,要事先设计好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这是谈话成功的关键,假如你的谈话空而无物,满口说教,那么再多的谈话,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只能事倍功半。譬如:有一个同学两天没到校上课了,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劈头就说:“你缺了两天的课,无故旷课是要处分的”,同学马上对答道:“我生病了。”教师说:“生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抬头一 看,见我班班长万萍焦急地站在门口。她走近我说:“邓老师,龚强同学把玻璃打碎了。” 我们走进教室一看,只见碎玻璃洒了一地,龚强若无其事地坐在位子上。我问:“玻璃是你 打碎的?”他却不承认:“是别人打碎的。”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龚强是个顽皮学生,经常旷课,爱说假话,做了坏事不承认,还常和同学吵架。但根据我 的观察,他也有不少优点,比如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爱科学、爱看科普读物。后来他又 一次旷课,我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他听了很高兴。我接…  相似文献   

4.
小波分到我们班的时候,他在全年级的"鼎鼎大名"我早有所闻:他好出风头,在他周围有一个敢说敢为的小群体;一上课他就蒙头大睡,不听讲;他总是找种种借口旷课,还常常跟老师顶撞……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怎样在刚成立的班集体中洗掉他这些毛病?我决定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今天期终检测,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但小文的座位还空着。“怎么回事?”我不由自主地瞟向窗外,焦急地巴望着。这个小文从没让我省心过,迟到、旷课、作业不做……想起他,我的雷霆之怒就想爆发。  相似文献   

6.
那年,我初任班主任,接手的是一个问题学生集中的班级。全班50人,1/3是单亲家庭,相当一部分男生在初中就曾因旷课、打架屡受处分。如何令这些“顽劣少年”“改邪归正”呢?这一问题无时不困扰着我。一日,翻看《青年文摘》,有篇名为《刀爱》的文章吸引了我。文中讲到:每年  相似文献   

7.
“警告”     
报载成都地质学院学生章方良曾因“擅自旷课”而受到学校警告处分,后来竟以较好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吸收为研究生。诚然,学生应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这篇报导也并无提倡学生旷课之意。但章方良究竟为什么“擅自旷课”?“旷课”而能取得较好成绩,这又说明了什么?据那篇报导说,章方良要想获得“自学时间”,而“课程表”却排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8.
个案姓名:小东;性别:男. 一、小东的表现 小东,初二(4)班学生.小东同学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我刚接该班时,发现他有点特别:满嘴脏话,总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与老师同学交流.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经常会走神;有时会在课上找其他同学讲话,传纸条;有时眼睛呆呆地望着窗外.作业经常漏做或不做.有时干脆旷课,溜出去上网.老师批评他,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或是低着头,摆弄衣角,任你说破嘴皮,就是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9.
宋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28-128
我有机会接触到学校颁发的一些布告、通告、决定之类的东西。每当讨论学生处分问题时,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很不情愿处分,又不得不处分;而当我看到一些处分决定的文字时,就更沉重了,此时,我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不是“不得不”去看了。 只要我看到“勒令退学”这四个字时,我就断然地把“勒令”两字划掉了。我们文字起草人员:这个“勒令退学”与那个“退学”是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教师博览》2008,(11):33-33
1.“男同学站在我左边,女同学站在我右边,其他人原地不动。”结果就他没动。 2.有一天外面下大雨,老师满脸雨水地走进教室,在讲桌前不知道找着什么东西,找了一会就问前排的同学:“我擦纸的脸呢?”  相似文献   

11.
我班有一个学生过去经常迟到、旷课;上课时不是搞小动作就是打瞌睡,尽管多次家访,甚至对他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但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思想上也很纳闷.后来我反复学习毛主席“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深入到学生中去做调查,思想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这个学生之所以经常迟到、旷课,是因为他觉得“毕业后反正是抓锄头,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什么文化,学不学都一样”,因而无心向学.于是,我针对他父亲出身贫苦的特点,首先从阶级教育入手,布置学生写家史、讲家史.  相似文献   

1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好心做错事、偶尔犯错,甚至一错再错,这都是难免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他初中表现较差,爱与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在一起。高一刚入校不久,他就引来社会青年偷窃了一个同学的高级随身听。我根据同学提供的线索找他谈话。起初,他硬不承认。后经我反复启发劝说,并保证只要他负责追回随身听,从此断绝与那些人的来往,就一定替他保密,不给任何处分。最后,他承认了自己“引狼入室”的错误,并追回了随身听。由于我既保护了他的“隐私”,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提供了他自我教育、自我改正的机会,又严肃批评了他错误的严重性,还配合…  相似文献   

13.
贾玉冰 《师道》2003,(12):5
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个叫明亮的学生有点特别:课堂上,别的学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而他从不吭声,当我的目光投向他时,他总是把头深深地低下,不敢正视我一眼。课下,其他学生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而他却独自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用一种和他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欢乐。这个学生怎么回事,带着这个疑问,我找了几个学生交谈。“他,结巴。”“平时大家都不愿意理他,一开口就是‘我……我……我’,烦死了。”我明白了。于是,我决定找明亮谈一谈。开始时,任我如何启发引导,他怎么都不愿意说,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几次无言的…  相似文献   

14.
桌上放着一份学生的检讨书,他因为旷课、偷盗学校图书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问题出在学生身上,可我这个班主任心里老不能平静,特别是反复读了这份长达十二页的检讨,更使我夜不能寐。这是一个好学、多思、爱好写作的学生。他的习作曾在省市报纸上发表,并获得过《中国教育报》“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征文比赛的二等奖。可就是他,屡犯  相似文献   

15.
我班有个学生,住家离学校较远。前一段时间,他断断续续地旷课五天,而且几乎每次旷课都是发生在星期六。每当下星期一来校时,他总是主动找我说明原因,什么头痛啦,肚泻啦,父亲留他做事啦,次次说得都象真有其事,我也就相信了。可没想到,前几天他却一连旷课三天,连个口信也没捎给我。我感到奇怪,决定当即去家访。  相似文献   

16.
祁国鸿 《宁夏教育》2008,(12):26-26
一、对待后进生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1.要拉不要推。有的后进生自感“无可救药”,觉得与其留在学校“受罪”,不如早点到社会上去,行动更自由些。对这些学生,我们应尽可能规劝、引导他们收心,留在学校接受教育,避免让其荒废学业。我班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家中无人管教,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沾染了不少坏习气,经常违反校纪,平时旷课、抽烟、打架、欺侮女生,样样都有他,他认为受处分也无所谓,  相似文献   

17.
袁健 《班主任》2020,(3):60-60
小君是班里颇有个性的女生,玩心很重,学习懒散。一个周末,她没来上自习,我发微信询问情况。好半天,她才回复我:“我今天想休息,所以没去。”我问她为何不请假,她回答:“我怕请假你不批,找你请假没那么容易。”我无奈地问道:“所以就不请假当旷课?”她竟然来了一句:“那没办法了,你登记就行!”  相似文献   

18.
我被老师训了一顿,原因是我“谈恋爱”。我很窝火,我跟他“谈恋爱”,其实是希望把他从邪路上拉回来.使他走上正路。他是一个有名的混混,这学期找我,要和我谈恋爱。我答应了他,叫他不和别人打架,别欺负人,上课认真听讲,在家里帮助爸妈做家务。他果然改正了,而且有一天,见到我就说,上数学听懂了,而且独立完成了作业。他的恶习在渐渐改正,不再欺负弱小,不再夜不归宿,自己洗衣服……我正在为自己的成果高兴,老师就把我叫去训了一顿!结果他又旧病复发了。我这样做,有错吗?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拿着分班的名单,看着“曲浩”两个字,心里一阵阵犯怵———这孩子早已是“大名鼎鼎”: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批评他,他却恐吓老师:“等着点,我找人收拾你!”曾因组织学生打架而被学校处分过,不完成作业、小打小闹更是家常便饭。对于他,我该怎么办?还是先———摸清底细我找了曲浩原来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了解了曲浩在校的情况,综合起来:聪明,就是不学习;上课坐不住,说话捣乱;作业不完成;争强好胜;容不得别人的批评;爱打抱不平。同时也了解了曲浩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开个小理发店,根本顾不上管他……很明显,这是一个缺少爱…  相似文献   

20.
查票     
《中学生数理化》2007,(2):24-24
一位数学家乘火车外出旅行,列车长前来查票时,他竟找不到自己的票,急得满头大汗.列车长说:“找不到就算了,重新补票就行了.”数学家回答道:“这可不行啊,找不到那张票,我就不知道我要去哪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