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鄂伦春族生产关系变迁的历史表现,迄今为止,鄂伦春族难以发展出个体经济,合作经济是对鄂伦春族最适合、是具生命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从生态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视角来看,合作经济,集体-公有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并无先进与落后之分。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鄂伦春族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其生态经济限制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具有民族化特点和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鄂伦春族的经济类型变迁并不是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果,相反是改变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因,不是按生态—经济规律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是在“单线进化论”基础上形成的“进步观”和“政府干预论”的支配下人为进化的逻辑结局。像鄂伦春族这样的小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应在其拥有充分的“环境权”的前提下由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鄂伦春族的经济类型变迁并不是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果,相反是改变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因,不是按生态-经济规律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是在“单线进行论”基础上形成的“进步观”和“政府干预论”的支配下人为进化的逻辑结局。像鄂伦春族这样的小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应在其拥有充分的“环境权”的前提下由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狩猎民族,告别原始部落的时间较晚,保留了丰富的原生态文化。本文将聚焦其原生态文化,揭示其中的生态伦理观并探寻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明演进中环境问题的生态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明的发展中又影响甚至损害着生态系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作用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经济活动又是由人类的化和社会所塑造和规范的,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明观。  相似文献   

7.
生态安全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能超长期地保持稳态延续的态势,是各民族文化生物性适应积累的总汇.生态人类学关切的生态安全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生态改性.任何形式的生态改性,都应当定义为生态不安全.生态人类学认为,导致生态灾变的原因主要是人类错误地使用了不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办法和管理办法,从而导致了人类活动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相兼容.生态人类学强调从人类文化的属性出发,以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去缓解人为生态灾变,乃至根除人为生态灾变.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是人类学中与经济学对话的部分。20世纪40、50年代,经济人类学在美国人类学中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人类学研究中对经济部分进行关注的新兴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缓慢的发展,经济人类学逐渐成为中国人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目前正在经历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的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9.
狩猎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是涉及呼伦贝尔民族发展繁荣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狩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面,临“两难”选择。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促进狩猎民族经济发展和狩猎文化传承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具有低耗、高效的特点,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态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生态经济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在生态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支持作用,同时还存在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不健全,生态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影响金融支持的积极性,金融支持生态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狭窄,以及金融支持生态经济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我们应该健全支持生态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调动金融主体支持生态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开发支持生态经济的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开放融资。积极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旅游成为人类消费行为的时候,其他一切都随着游客的需求而发生着改变,这种主客颠倒的现代旅游使得旅游城镇也浸没在经济的浪潮中,失去其独有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民族地区旅游城镇的建设必须通过乡土化的文化建设、社区化的空间建设、绿色生态的经济建设来重塑颠倒了的主客关系,以社区为主体、以目的地的真实日常生活为理想景观,在多元化的碰撞中、跨文化的交流中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是从日常活动中与人相依的真实、复杂与虚拟的情境来研究职业能力开发的。在人类学视野中,职业能力开发是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开发过程,就是受训者在实践共同体中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的理解和参与过程。它强调职业能力开发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必须与生活世界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云南边疆“直过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与自然等原因,“直过区”和边地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很突出。要与发达地区同步奔小康谈何容易。但回顾上世纪50年代上述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实现“直过”腾飞的经验来分析,国家继续实行特殊的民族优惠政策,可以再创第二次“跨越式”辉煌而缩小差距实现同步奔小康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一样,充满了来自时代变革的挑战。在信息和资源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如何帮助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适应时代需求和新一轮课改要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西南地区五城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旨在揭示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教师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壮族文化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壮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着与东盟国家民族同源、文化相近、地域毗邻的天然条件。通过分析壮族文化的特色及其与东盟各民族文化的渊源、与东盟各国文化的认同等,提出在尊重东盟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壮族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实现多方赢利,以此促进中国—东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土家族地区,其古代水陆交通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陆路交通依托纵横的古道联系四方,有大量的桥梁、关隘和汛塘;水路交通依靠长江、乌江、酉水和郁水等河流,由厚板船和蛇船等完成水上运输.研究其古代交通状况,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京族是一个以海洋经济活动为特色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渊源,其饮食明显地体现出越南越人(京族)稻作文明的烙印。通过对居住在中国北部湾畔的京族这一海洋民族饮食的考察,发现京族饮食既具有汉族等农业民族饮食文化的共性,又不乏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其饮食受地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经济与文化互动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到了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我国仍然有必要鼓励技术创新,在加强资本投入利用率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