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巧化争执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和矛盾,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协商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较差。虽然老师多次教育引导幼儿:不能争抢玩具,要和小朋友商量着玩。孩子们往往前面明白道理后面就发生冲突,搞得同伴关系较为紧张。一天,佳佳和文文在“娃娃家”里玩,游戏前协商好由文文当娃娃的妈妈。不一会儿,佳佳跑过来,一把抢过文文手里的娃娃,“我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娃娃的姐姐吧!”“不行!我还没当完娃娃的妈妈呢!”“我就要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姐姐!”两个孩子互不想让,“娃娃家”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是任由他们这样争吵…  相似文献   

2.
场景一 :班上有五个“娃娃家” ,两个分别在活动室拐角的城堡里 ,另三个在阳台上 ,五个“娃娃家”的玩具、材料都一样 ,但教师发现孩子每次最先选择的总是城堡中的“娃娃家” ,然后才去选择阳台上的。场景二 :活动室里有三个“娃娃家”。第一家放了一张床及一排封闭的柜子 ;第二家有独立的、仿真的粉红色娃娃家灶台 ,可以同时供两个孩子游戏 ;第三家设在一座塑料仿真小屋里 ,里面有灶台和灶具 ,窗外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第一、二家几乎无人问津 ,而第三家则热闹非凡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告诉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幼儿园看了两个教育活动。其一是“角色游戏”。游戏一开始,教师分配一组孩子玩“娃娃家”,另一组孩子玩积木,这时一个幼儿提反对意见,说不想玩“娃娃家”,要玩“理发店”,老师说“现在  相似文献   

4.
区域活动刚开始不久,我就发现“娃娃家”的孩子一趟趟往楼道里跑,而且每次都是拿着东西去,空着手回来。我好奇地来到楼道,只见平时闲放在此的一辆木制“火车头”里坐满了孩子,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正在把“娃娃家”的“食物”放在车头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如果单从游戏规则来讲,这种在楼道里乱跑,并把“娃娃家”中的东西随意搬出来的行为似乎是违反规则的,但我想,孩子们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于是,我走过去问坐在“驾驶室”看书的明明:“你们‘娃娃家’的人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时,我看见一溯一个人站在“娃娃家”旁沉默不语。一溯有点内向,他是不是因为不敢与小朋友交往而游离集体呢?于是,我走过去,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一溯,你快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吧。”说着便想把他往“娃娃家”拉。可是,他不理会我,仍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娃娃家”里的孩子们做游戏。这是怎么回事呢?顺着他的目光,只见那些孩子有的去买菜,有的在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游戏所吸引。我再回头看,一溯正在“咯咯”地笑呢!过了一会儿,他便愉快地参与了他们的游戏。小班孩子缺乏游戏经…  相似文献   

6.
成成和强强是两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游戏。可今天在玩“娃娃家”时,两人吵翻了。原来,在玩“娃娃家”时,强强做爸爸,成成做妈妈。他们一起先带娃娃玩了儿童乐园,又带娃娃去菜场买了菜。回来后,为了谁做饭的问题,争吵起来。“我是爸爸,你是妈妈,你去做饭。”“爸爸就不做饭吗?我爸爸在家就经常做饭!”“哼,做妈妈的就该做饭”“那你干什么呢”“我嘛,看  相似文献   

7.
“着火了!”     
一天,“娃娃家”里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妈妈”在烧饭、“爸爸”在哄“宝宝”,家里还来了一位“客人”。  相似文献   

8.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 ,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 ,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第一天 ,齐齐哭着对我说 :“他们不让我玩 ,我好好地对他们说 ,他们还是不让我玩。”齐齐无奈 ,只好选择别的游戏。第二天 ,齐齐玩到了“娃娃家”游戏 ,他对我说 :“真好玩 ,明天我还要玩。”第三天 ,齐齐不肯出去玩。他说 :“他们不让我到‘娃娃家’。”我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呢 ?”过了一会儿 ,我看见齐齐高兴地在“娃娃家”玩着 ,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说 :“我送了他们家一个水池 (用纸盒…  相似文献   

9.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村外的小树林里,感受着美丽的秋天所带来的气息。孩子们自由结伴,尽情嬉戏。咦!怎么于宙、王萌几个孩子没在我的视线里呢?经过寻找,原来他们躲在一个大沙坑里玩着“娃娃家”呢。大石头做锅,小石头做碗,沙子做饭,于宙一家“吃”得正香呢!于宙还  相似文献   

10.
华卉 《山东教育》2002,(9):38-38
小班的时候,只要问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区,绝大多数孩子准会说娃娃家,可自上中班后,孩子们去娃娃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玩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是不是娃娃家里的玩具孩子们玩够了?于是,业余时间我用布缝制了一些包子、饺子、烧麦,用海棉做了一些大饼、薯条、香肠等,把它们投放到娃娃家。孩子们新鲜了几天又没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孩子们吧。午睡起床后,我边给小女孩梳头边和孩子们聊天。“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家吗?如果不喜欢咱就把它换成别的区。”“我们喜欢。”“喜欢?”“可…  相似文献   

11.
刘艳 《早期教育》2009,(12):47-47
【案例一】刚入园不久的孩子,进入角色游戏区就表现得很会玩,他们“炒菜”“吃饭”“抱娃娃”.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装模作样地拿个筐子去买菜,空抓两把“菜”就回来了:有的煞有介事地给“娃娃”喂东西,一口又一口.自言自语地哄娃娃。虽然老师们希望孩子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但是,孩子们玩的时候一点也不考虑自己扮的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既做爸爸的事.  相似文献   

12.
姚敏 《少年世界》2011,(1):14-14
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娃娃家”是幼儿最爱玩的区角活动之一。为了帮助幼儿成为新环境创设的主人,激发幼儿创设环境的热情。开学初,我把布置‘娃娃家’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齐心合力地把娃娃家布置好了。  相似文献   

13.
又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瞧他们那高兴劲儿。有两个两个一起“炒黄豆”的;有为了争玩某一个玩具而用“石头、剪刀、布”来裁决的;也有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看图书的……但我发现,最多的却是他们三五成群地扎堆聊天,活动室里有,游戏区里有,盥洗室里也有。  相似文献   

14.
电话打给我     
闲时找出一部坏了的电话机给“娃娃家”的孩子们。这下,电话成了“娃娃家”最受孩子们青睐的玩具。这天,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叮铃铃铃”,电话打到了我这儿:“喂,你好。请问宋老师在吗?”当时我不太舒服,便懒懒  相似文献   

15.
小角落     
活动室里摆放着钢琴、电视柜、玩具柜等东西,自由活动时有些孩子总喜欢挤在那些角落里,嘻嘻哈哈的。起初我并不在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把椅子、玩具都拿到那里去了。不到1平方米的小角落挤了四五个人,我怕有安全隐患,就叫他们不要在那里玩。但没过两天,孩子们又挤到那些角落去了。我想探个究竟,就走近其中一个角落,孩子们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赶忙“逃”了出来。我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在这小角落里,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他们笑着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家。”我又到另一个小角落,问涵涵:“你们在干吗?”她先是一怔,然后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17.
齐琦 《学前教育》2005,(5):16-16
下午的区域活动开始不久,馨馨就跑来告诉我,熠熠和朗朗这两个调皮鬼“失业”了。我询问他们“失业”的原因,舫舫说,因为他们上班时不好好工作,老是和别人吵架,而且今天当搬运工时故意弄坏了娃娃家的门,所以只好开除他们。瞧!这些小家伙工作多么认真呀!可是,熠熠和朗朗失去了工作就无所事事了。他们在活动室里东游两逛,不是到娃娃家把东西吃完,就是去建筑区捣蛋,而且一次次地去银行领钱,把银行里的钱都领光了,弄得小朋友们纷纷告状。  相似文献   

18.
黄娅 《今日教育》2006,(2):23-23
下午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班幼儿正在玩“扮家家”的游戏.我也走到孩子们身边想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可是我刚走过去就见到尧尧小朋友将玩具娃娃的头“取”了下来.然后将娃娃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旁边的餐具玩了起来。我见尧尧没有理会娃娃就问:你在做什么呢?尧尧说:“我在给娃娃做饭。”“你的娃娃呢?”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难过的看着娃娃说:“他的头和身子不小心分开了,他生病了。”我又问:“尧尧.你说怎么办呀?”她看着玩具娃娃很难为情的说:“我把她送医院吧?”  相似文献   

19.
上午第一节,一年级老师讲的一节数学课一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找规律”。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排队的游戏。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兴致极高。下课铃响了很久,他们还沉浸在游戏之中,不想离去。为了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老师只好把孩子们“轰”出教室。看着孩子们悻悻的样子,我们想: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玩”个痛快,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的吵闹声,一声大于一声,让人难以忍受。院子里七、八个孩子在闹。原来,小区的一个拐角处不知是哪户人家将一张写字台和一只橱柜弃放在那儿,成了孩子们的玩物。他们把两件家具一会儿推过来,一会儿又推过去;时而合在一起,时而又分开;有时站在上面,有时钻到里面。而每做出一个动作,都是一阵狂笑。已经有几个妇女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给孩子厉声警告了,可是毫无效果。没用多长时间,两件家具就“分崩离析”了。孩子们依然拿着一个个小件在追逐打闹着。看到他们这样“野玩”,我能感到他们那快乐的滋味。我还在想,孩子原本是爱闹爱动的,是活泼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