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前预习,培养阅读感受力微课主题:走进四季【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2.学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微课设计:小朋友们,我是大自然的使者——美丽的蝴蝶精灵(出示动态蝴蝶),我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我轻轻一点……(音乐渲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图)  相似文献   

3.
任光升 《中国教师》2012,(18):37-40
<正>课程建设是学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对"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已初具成效。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策略。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的前提,而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又是对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真正推动和支撑。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制定了如下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相似文献   

4.
正【学习内容】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第四册:《动物的伪装自卫术》《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等五篇文章,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2.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把书"读薄"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mountain,rock,tree,forest,infrontof,behind”,并能较好地运用方位词进行交流(说话或口头应答句子等)。2.文化目标:通过了解加拿大落基山脉的自然景观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拓展新的学习资源和开发新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4.学习策略目标:认识网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信教学重点:1.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mountain,rock,tree,forest,infrontof,behind”,并能较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6.
蔡艳芳 《早期教育》2003,(10):29-29
活动目标1.学习用树叶、花瓣、干草等自然物拼绘有趣的画面,感受并表现大自然的美。2.愿意与成人、同伴交往,共同探索、体验合作创造的乐趣。3.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丰富词汇:调皮、亲亲热热. 2.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产生美感.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对仿编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认读14个生字;(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学生体会到太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2.品读重点语句,了解说明方法,感受文本语言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3.运用所学表达方法,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2.品读重点语句,了解说明方法,感受文本语言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3.运用所学表达方法,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丰富词汇:调皮、亲亲热热。 2.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产生美感。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对仿编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12.
郑志新 《成人教育》2015,35(3):71-73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多高校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忽略了成人教育的教育特点和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没有达到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形式、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知识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运用科学观察方法可能了解更多的事情。能力培养目标:学生通过亲历观察树、学写观察记录、拓印树皮等实践活动,培养科学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情感培养目标: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观察活动中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培养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学生从中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把握教材教学重点:通过开展科学观察活动,学生体会到,运用科学观察方法可以了解更多的事物。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对专业教学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电气电子类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电气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技能学习打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严海波 《考试周刊》2012,(71):55-56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读、会写书后的三个生字,理解生词和新出现的词语意思,了解小品文的一些常用写作方法。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学习其中运用比喻等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3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中讲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目标确立】1.基础知识目标: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相似文献   

18.
邵露葵 《黑河教育》2014,(11):70-70
正教材分析这次习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把看到的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写景的文章,已对写景的要求有所了解,课前通过观察景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能把感受体验写下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难点:恰当的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师的目标管理范近先 (无锡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必须加强目标管理,按照中师培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怎样加强目标管理,我的体会有三点:一、把中师培养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断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做到:1.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指导、规范和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科的要求,符合社会、学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