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秦毓婉 《唐山学院学报》2024,37(2):44-49,56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视域,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强调分配正义能否实现根本取决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发展适时调整,分配正义的根本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实践指南,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要把握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实现前提,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要把握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分阶段、分步骤推动共同富裕;要把握马克思分配正义的价值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正义观的特色在于他把正义和人的解放相联系,并把分配正义作为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关注分配方式背后的生产方式,探讨生产方式与实现社会正义和人类解放的关系,这表明马克思的正义观并不是不讲分配正义,而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为目标的正义观。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辩证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正义观经历了一个转变与重建的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马克思从早期的法律正义转向经济正义,解构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并从经济基础、实现路径和价值目标等维度重建了科学的正义观,认为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本质内容,经济增长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前提,公平分配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正义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人类社会探讨的永恒话题,是人类公共生活的价值诉求,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制度是调整个体与集体行为方式和关系的一系列规则结构,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度结构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功能。我们要在分析制度正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制度承担的正义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义是不同于公正、平等、公平的伦理学词语,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理念直指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强调从个人的发展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关注从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评价所涉及到的不同的正义要求。发展正义要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研究发展正义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克服、减少发展的不正义性或发展的负效应,使发展活动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在发展伦理视域下思考正义问题,终极目的是求得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批判,其目的一是为了揭露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质,二是为了同庸俗社会主义的抽象正义观划清界限。马克思的批判有其伦理基础,但与那种抽象的正义观根本不同,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同时,还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7.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形式正义的过程中孕育的,经过了形成、转变到成熟。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出发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解放,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是个人自由平等、自我实现发展和全人类解放,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着全人类何以可能在未来理想社会中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正义目标而确立。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个体对自因自足共同体的服从之古典共同体主义正义,也不同于作为权利中心的个体对共同体的本质征服之近代个体主义正义,马克思是在遵循辩证逻辑而不断生成的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重构中阐释正义的,具体而言,是在批判割裂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正义观的基础上阐释正义的.基于异化劳动所致的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挖掘借鉴马克思有关正义论说的理论资源:正义观念的社会历史现实性、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生态正义的阶级维度、理想社会的生态正义意蕴,主张从强调自然内在价值的生物平等主义走向社会公平正义、从分配性正义走向生产性正义、从正义规范设计走向生态对正义运动实践的倡扬。这种生态正义论关涉当今社会在环境问题上公平正义的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丰富扩展了马克思正义观的生态视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正义理论强调理想正义原则的构建和制度正义对个人行为的引导与规制,但此路径存在理论与现实相分离之弊,且无助于现实非正义的消除。阿马蒂亚·森反其道行之,将非正义视为正义研究的核心内容,强调完美正义标准既不可达致也非必要。社会秩序的演进规律与维持秩序所需的规则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成非正义成为首要概念的深层原因。制度正义并非绝对优先,个人行动与个体正义不仅具有反作用,更是前者存续的前提之一。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对西方传统先验制度主义正义观进行了系统反思与批判,并为我们思考正义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高阶正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使正义成为一种不必要存在的过时的有限的现象,一种不再引人关注的理想,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超正义社会.由正义社会走向超正义社会有着现实的实现路径.但是,马克思在这方面的思考却存在着自身的限度,正因如此,马克思还提出了一种低阶正义理论作为高阶正义理论的补充,思考二者的关系,是推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期,分配问题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也是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哥达纲领批判》蕴含了许多分配正义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哥达纲领批判》出发,分析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内涵、特征、形式,探究以分配正义思想推进社会分配改革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郏宁扬 《文教资料》2011,(30):213-214
文章论证了正义观教育的时代意义.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多种方法.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合力,从而提升个体的正义德性.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要走出正义理论纷争、形成正确的正义理论、制定合理的正义原则、建立有序的社会生活,就必需考察正义的合理方法.这一方法就是整体性方法,它以人类社会为其立论基础,将社会整体的各个结构因素、发展过程和目标结合起来以寻求正义,克服了目前仍然通行于西方的个体论方法所具有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法哲学思想在中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祥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62-64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是西方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法哲学家之一。《正义论》集中体现了他的法哲学思想。罗尔斯强调自由具有优先性,强调正义对效率的优先。罗尔斯的法哲学思想作为人类文明和思想智慧的成果对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成熟与完善的政治与法律制度,确保一种正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越正义考量的两极视阈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社会正义的关注视阈究竟是个人本位还是群体取向所发生的当代论辩,揭示了西方正义理论中的困扰及由此生发的一系列问题.从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到社群主义、多元文化论以及女性主义,这些理论的开创和互竞充分彰显了人类试图解决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矛盾的不懈努力,然而,这些历时性理论的纷争不断也充分说明了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视阚的理论缺陷:摆荡于个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之间,分析个人和共同体谁更重要,或者认为维系共同体的纽带要么单纯是"文化"(如多元文化论),要么是"公共善"(如社群主义),这些争论都极易使人们陷入误区.而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以反映现实社会关系之中的具体的人的发展为理论旨归,所以,正是在对以经济关系为主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刻剖析中,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其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公平正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要求,对马克思的经济平等、制度正义、实质正义、自由人联合体等正义观点的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继续深化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全面依法治国一体化建设,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的完整的公平正义思想处处闪耀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正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正义思想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私有制基础的非正当性、国家权力主体(少数人)对权力客体(大多数人)统治的不合理性以及表征社会成员政治生存状况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政治价值的虚伪性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围绕上述问题对新世界即无产阶级国家进行了构建。其中,马克思对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揭示与展望,是马克思政治正义思想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政治正义的超越性追求,它同时具有现实性。这是马克思政治正义思想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所追求的幸福、正义、美德三大价值之间应有怎样的价值秩序?有别于生存价值哲学和心性价值哲学的社会价值哲学意义上正义优先于美德价值,超出社会价值哲学界域则可另当别论。正义主要是指"不损害他人",是自由平等价值的社会规范性表征,美德主要是指出于善良意志的"帮助他人"。优先有知识论和道德论等不同涵义。此即正义规范优先于美德的根据。价值就是人本身,正义规范优先的最终根据和意义在于人本身,正义规范展现和成全着作为价值的人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