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女排与其他6个国家女排主动得分的三种技术(发球、扣球、拦网)进行横向分析,并结合伦敦奥运会赛后的排行榜进行纵深分析。研究发现:发球、扣球技术成为桎梏中国女排前进的短板,而拦网技术成为中国女排的长板。根据中国女排的主动得分技术现状,提出了弱势的找补———“补短”、优势的提升———“扬长”;从而促进中国女排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201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北仑赛区6场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的个人实力和得分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女排队员在年龄结构上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集团整体竞技能力处于磨合上升阶段;在专项体能方面略占优势,达到了当今世界高水平球队的标准;在扣球和拦网得分能力上具有优势,发球得分能力略逊于对手.提高队员的发球能力将是中国女排今后技术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排球比赛前四名与中国男子排球队在本次亚运会上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对比研究.其结果对比表明:中国男排在发球技术上与世界强队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发球效果上,发球失误率高,破攻效果差,发球技术不够先进.因此,找到中国男子排球在发球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我国男排的整体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排在2011年女排廿界杯上夺得第三名,并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入场券.意大利队、巴西队、美国队一直都是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的劲敌;日本队曾多次战胜中国队,实力不俗.因此,以上4支球队作为中国女排的主要对手,对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在2011年的重要比赛共13场录像,从发球、接发球环节,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中国女排在该环节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与对手比赛的非技术数据、技术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具备世界强队的先决条件,技术上中国女排除了一传到位率优于其他国家女排;发球、扣球、拦网、二传技术环节均比其他国家女排弱些.因此中国女排应在以后的训练中继续巩固一传的优势,另外应加强发球、扣球、拦网、二传等弱势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整体的技术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8场比赛得失分情况以及得失分之比作为参照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发球得失分结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扣球明显优于发球、拦网;与外国女排相比,除了发球略占一些优势外,在扣球、拦网方面不具备优势,尤其是在拦网方面还略微处于劣势。拦网实力偏弱、扣球效果偏差、自身失误增多、心理状态不稳定是导致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8场比赛得失分情况以及得失分之比作为参照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发球得失分结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扣球明显优于发球、拦网;与外国女排相比,除了发球略占一些优势外,在扣球、拦网方面不具备优势,尤其是在拦网方面还略微处于劣势。拦网实力偏弱、扣球效果偏差、自身失误增多、心理状态不稳定是导致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的比赛录像进行各项技术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扣球得分能力上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拦网得分方面还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在发球得分方面,中国女排女排与对手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防守能力方面,中国女排较对手也暴露出了一传不稳定,基本功不够扎实等缺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11场比赛视频和技术进行录像分析,得出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杯上扣球、拦网、发球和防反方面发挥较好,全队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同时也发现,中国女排在发球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战术变化上,应充分利用身高优势,学习欧美的高举高打战术体系;同时,还要继承亚洲排坛快速多变的技术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上,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逆转,取得亚运四连冠,但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暴露的缺陷却引起了我们的警醒。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全队和深入到个别队员的一攻效果数据统计和分析,望发现中韩女排之间的差异与不足,并指出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以便为中国女排备战2012年奥运会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的总体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中国女排队伍年轻,缺乏大赛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中国女排身高、网上高度在世界排名前列;中国女排在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上与世界强队仍有一定差距;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取奖牌任务艰巨,国人应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女排鼓励和关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访谈等方法对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世界女子排球强队二号位进攻之特点。研究发现其特点为对手拦网效果不好以及进攻队员身材高大。由此,世界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的研究有利于厘清当代女排二号位进攻的状况和效果,为提高中国女排二号位进攻的效果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以来,中国女排先后负于日本、泰国和韩国女排,输至亚洲的二流球队,因此,人们对中国女排在广州亚运会上,能否夺冠充满悬疑。然而,通过对信息的管理和反馈,却产生了绩效。中国女排在亚运会的收官之战充满着自信,以3:2逆转对手韩国队,蝉联亚洲冠军,坚持必胜的信念与技术信息的成功反馈,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女排世锦赛、2011年女排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的世界优秀女排主二传手为研究对象;从二传手的组织强攻和快攻方式与效果等几个层面进行动态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主二传手主要组织进攻战术依旧为传统的快攻为主,强攻为辅,而外国队伍的总体趋势还是趋向于组织强攻作为主要组织进攻方式。中国队在组织前后排强攻成功率方面均低于外国女排。通过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中外优秀女排队伍主二传手在组织战术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而比较分析中外优秀女排主二传手组织进攻方式方面的差别,为中国女排队伍科学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录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参加2011年世界杯的比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在进攻方面有着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攻击点集中、战术攻运用不多的不足;在接发球、发球和防守方面,存在接发球整体效果欠佳,自由人接发球数量较少的不足,整体防守起球数量可以,但起球到位率不高,发球整体攻击性不强。建议:中国女排应提高球队尤其是主攻手的防守能力;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改善攻手的使用结构和比例,提高强攻的进攻效果;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升球员的体能储备。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女排的相关比赛视频,将中国队自由队员与外国队自由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阐述自由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女排自由队员接发球和防守能力均高于国外女排自由队员和本队其他队员水平,但失误率有待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世界男排联赛成都赛区中国男排和与赛队的比赛为研究对象,对现代男子排球发球技术运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排运动员在发球得分、发球效果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较大。加强发球技术的训练,重视运用策略,降低失误率对取得比赛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六·二”配备是古巴女排对传统“四·二”配备阵容的创新 ,是国际排坛对阵容的一种新的称谓 .分析“六·二”配备的内涵、特点及要求 ,结合古巴女排的赛场运用做一比较 ,提出了中国女排短期内不便运用此阵容的建议 .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29届奥运会上的进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飘球方面有一定优势,然而跳发球仍是软肋;强攻和快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防反中快攻组成率低,导致4号位强攻运用次数过多,效果不及世界强队;中国女排单人拦网效果好于世界强队,然而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的组成率较低,效果不及世界强队,今后应加强队员的拦网判断及提高集体拦网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20.
论文运用录像统计(国家队专用机位)的方法,结合FIVB公布的数据,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所有比赛主要进攻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对手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得分率较平稳,没有明显优势;扣死率较往年有所提高但比强劲对手还有明显差距;快攻达不到“快速多变”的要求且战术相对单一,缺少创新;拦网水平急剧下滑,虽然占据身材高大、弹跳好等诸多优势但效果不明显.建议:发球方面应以“拼发球”战术为主;在扣球方面应追求“快速多变”作为主要进攻战术,在此基础上发展“高举高打”进攻战术并根据我国女排自身的特点打出自己的风格,敢于创新;在拦网方面应充分利用身高、弹跳等优势,并加强拦网预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