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需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寄托;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忧不惧。”并指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这些话中的“惧”与“畏”其实都含有“怕”之意。但是为什么孔子既说君子要“不惧”,又说要“畏”呢?这其中包含着圣人的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惧”与“畏”的,又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事有所趣,心有所思,才能情有所感,辞有所发,这是小学生,乃至所有人写作的心理历程。若心无所思,就情无所动,而后必然搜肠刮肚、生拼硬凑、无病呻吟。那么,我们面对“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的情形,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重中之重,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感到所学内容对自己很有用,就能产生倾吐的欲望,“情动而辞发”。一、优化习作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1.改变…  相似文献   

4.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安徽庐州(今合肥)人,于北宋仁宗年间为官,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官至右阁直学士、枢密副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司法官员。由于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又善于体察案情。不枉不纵,世人称之为“包青天”,成为封建社会清官的典范。在我国当前以法治国的建设中,包公精神作为一种法律文化传统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包公精神的光辉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其一,包公体恤民情,为官清廉。在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疾苦,多数官员只图自己仕途畅达,而不顾百姓死活,对人民巧取豪夺,中饱私囊者比比皆是。而包公以“清心为…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山西临汾某县县长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10月27日)记者采访时,忽发感慨:“为官已属高危行业……是在鸡蛋上跳舞,当太平官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这番话,现在仍颇得不少人的推崇,以致还有人进而赞叹:官员们意识到为官是“在鸡蛋上跳舞”,认为“为官己属高危行业”,这在充分体现出国务院“问责风暴”的能量和对各级官员产生的震慑之余,  相似文献   

6.
<正>三、关心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赵秉忠在他的《殿试卷》中,已鲜明地表现出他十分关心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他说自己“身托江湖”,“目击世变”,“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颠连无告”;“民氓积冤”,“抑郁不伸”等等,并严厉地痛斥那些黑心的“渔猎者”和“刻如秋荼者”.这些社会现实和思想感情,也必然使诗人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之于歌诗.在卷九《元旦早朝值雪》诗中,他以无限喜悦的心情描绘了新春伊始,风狂雪大,大千世界堆琼积玉的壮丽景象.最后,感慨地说:“丰年呈国瑞,黄竹陋歌词.”谓雪兆丰年预示了国家的吉祥,但在这大寒的天气里,是否还有冻馁之人呢?我们为官的人,也应当象穆天子《黄竹诗》中说的那样,“皇我万民,旦夕勿忘”,时刻把人民的疾苦系之于心!诗人并非无所指,他在卷十一《即事八首》三中写道:  相似文献   

7.
生命如大河     
文章以“河流”作为意象,形象鲜明地告诉人们,生命就是一条奔流的大河,在这条亘古流淌的大河两岸,分别是“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它们挟裹着江水滔滔东流。作者兼顾两岸,没有偏废一方;在他看来,“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而“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这样的认识,可谓不同凡俗。篇末归结为“我将追逐光阴不倦。遍历爱恨情仇;然后去看朝暾夕月,落崖惊风”.一语道出自己的意愿与追求,很好地深化了主旨。  相似文献   

8.
某校校园内有一条鲜红的大字标语:无所畏,有所为。学校的用意很明显:鼓励学生学习不怕困难,学有所成,将来勇敢闽社会,干出一番事业。学校这样激励学生,似乎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句口号向学生传达的信息,恐怕不止于此,对其中的“无所畏”,学生们不一定理解成“不怕困难”(起码不一定全都这样理解),就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什么都不要怕”,  相似文献   

9.
夏苏娟 《学语文》2007,(2):36-37
在2006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息”不知该如何理解,想必也谈不上在行文上酣畅淋漓地抒发情志了;而浙江省中考语文卷,也是以“读书”为主题命意的,作文中,多数考生除了对基础知识、语言运用及语段阅读中有关“读书”的名言掌故“机灵”一用,难以彰显其行文该有的“书卷气”。回味考生感言和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孔子曾指出,“君子不忧不惧”,也曾说“君子有三畏”。“不惧”与“畏”,都有“怕”的意思,但也有不同的内涵,它们共同作用,塑造出君子的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学习古人智慧,在不忧不惧、心怀敬畏中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与国家。“惧”指恐惧,不忧不惧是一种不为当下困扰、不为未来忧虑、提升自我的积极态度,是塑造人格的必要基础。“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能够在自我反省中提升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有所……”“无所……”“何所……”句式的分析 在古汉语中,常常看到由“有所……”“无所……”“何所……”构成的习惯句式。关于“有所……”“无所……”句式,大率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有”或“无”是动词,“所”字词组是“有”或“无”的宾语;一种是说,“所”字词组其语法作用是作定语,用来修饰一个中心词。但此中心词经常省略,其作“有”或“无”之宾语者,乃此省略之中心词耳。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与老师主动交谈。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这项调查显示,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68%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等等。该项调查还显示,学生最怕和老师交谈以下几个话题:一是学生最怕老师对自己说“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下降了”,这一比例达46%;其次是怕“老师批评自己的错误”占14%;怕老师“说自己的作业不认真”占13%;怕“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和“请自己的家长来学校”分别占11%和10%…  相似文献   

13.
真德秀对朱子理学形而下的贯彻实践加快了朱子之学的官方化和世俗化。《中庸》之“诚”有本体和工夫两方面的含义。真德秀从“诚心”的工夫论出发,认为“诚”能正身,进而成己成物。对于官员来说,成己之极是“为仁”,由正而忠,关键要做到“廉、仁、公、勤”;成物之极体现在治好一方和“格君心之非”。对于君王来说,成己之极是“为仁”,由正而治,关键在于“正君心”;成物之极体现在“正天下”。真德秀的为官之道为后代的官员树立了典范,其所构建的治国思想也被后代君主所推重。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合群,即使是学习上的困惑,也不敢请教老师。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我的孩子不知为何特别怕老师。老师,您说我们做家长的如何是好?”这是学校教师在开家长会以及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常碰到的问题。为师者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家长正确消除孩子的“惧师”心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孩子。那么,孩子惧师原因何在?一是性格的使然。“惧师”的孩子多属于内倾型性格。内倾型孩子一般表现为沉默寡言、消极孤独,常有自卑自责、思想狭隘等倾向。其症结在于社会交往能力存在障碍,而影响他与人交往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胆…  相似文献   

15.
笔者看到在作文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的题目一出就赶紧翻出“优秀作文宝典”、“考场作文大全”来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同学竭力要求自己做到“文笔优美”,以致把作文主题抛至脑后……,这样就使作文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极重的心理负担,越怕越不会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其实,作文并不是那么令人艮惧,高不可攀,只要你端正态度,用心去写,肯定是能写好的,我在教学之余总结了有关写作的小窍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不少同学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怕作文”的心理。一是怕自己在写作文时,没有东西可写,无从下笔;二是怕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好而挨教师、家长的批评和同伴们的耻笑。长此以往,造成一见作文就发“怵”,患上了“作  相似文献   

17.
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思想障碍,影响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这种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怕”字。一怕得罪上司,明知上的意见与实际情况不符,应从实际出发提出纠正意见,但怕得罪领导,也只能顺应;二怕自己担责任,明知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那么干是错误的,也要照干,心里寻思,反正是上级定的事,错了他们兜着,免得自己另做主张担风险;三怕得罪人,别人定的事,明明错了,也不争辩,怕别人不高兴;  相似文献   

18.
一、认真阅读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完成l-8题。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覆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文之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人之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篡,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钻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刚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先,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其将安近?及世之太,人之子孙者,一欲褒…  相似文献   

19.
沈阳 《学习之友》2013,(8):57-59
地方官员“怕”内参,他们“怕”什么? 内参能“通天” 当下,各种伤害普通民众权力和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普通民众大多“有冤无处申”。  相似文献   

20.
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问题。 一、循循善诱鼓励“说”,消除“惧说”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有自身基础问题,也有青少年特定的生理、心理因素等“心理障碍”的影响。有的学生话到嘴边留半句,不敢畅所欲言,主要怕说错,有“惧说”心理;有些学生想说,但一站起来就“怯场”,想好的词儿顿时忘到九霄云外,不知从何说起;有些学生组织语言的速度跟不上思维能力的发展,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有些学生说错了怕遭到别人的讽刺,有时跃跃欲试,却没有站起来说的勇气,而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尽方法鼓励学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