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LP(用户端程序)所建立的大众和传媒的交互方式和内容获取途径,极大地丰富了远程教育的媒体接触形态,极大地简化了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对于在远程教育的超阅读以及大量的多媒体学习资源面前犹如坠入五里雾之中的学习者来说,这一简化使其认知负载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2.
林汉达 《红蜻蜓》2023,(15):7-9
<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与宋之问、沈佺期同时期的著名诗人,对五言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母亲崔氏早逝。杜甫从小就饱读诗书,正如他在一首诗中自称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知识渊博,也很有政治抱负。公元736年,杜甫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考中,于是他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写下了他留存的最早的几首诗,其中《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3.
<正>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多媒体也顺理成章地走进语文课堂,成了语文教师教学最主要的辅助工具。诚然,把各种素材通过电脑制作成课件运用到教学上,可以再现课文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于是多媒体似乎成了一节优秀语文课的重要标准,不论走到哪里听课,教师鼠标一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作者及写作背景等详细文字介绍,再点是标准的范文有声朗读,是与课文有关的唯美  相似文献   

4.
丝绸古道上的明珠——楼兰(下) 楼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地理位置。2000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担负着丝路迎来送往、补给给养的重任。丝绸之路的南、北二道,在相当长时期就是以楼兰为界而分的。且楼兰处于“西当焉耆,南壮鄯善,北捍匈奴,东近敦煌”的战略地位.以致汉朝、匈奴都竭尽心思要将楼兰收为自己的麾下。楼兰在历史上的兴盛,还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年的楼兰,受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恩赐,形成一片广阔的河流冲  相似文献   

5.
成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不仅在古蜀文化时期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它的文化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唐代的成都还是当时的诗歌文化重心。唐代最有名的两个诗人都跟成都有关,一个是从蜀地出走的诗人李白,一个是从河南入川的诗人杜甫。一个出去,一个进来,把成都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成都一共写过240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赞扬成都的和谐与美好,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花重锦官城”等,都是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你知道成都市的杜甫草堂吗?它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我们成都市草堂小学,就紧邻杜甫草堂。今年,为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我们学校成立了草堂诗社,全校的同学已写了2000多首诗歌,选编了9本诗集。有的诗集还陈列在草堂博物馆,向中外游人展出呢。  相似文献   

7.
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而杜甫使诗歌成为"人歌"。李白总是往一般化、抽象化上靠,而杜甫则总往具体化、形象化上靠。读李白的诗,使我们感受到人生宇宙之中的莫大寂寞,而读杜甫的诗,则使我们颇感  相似文献   

8.
“狂”是中国古代文士的一种特殊的个性气质和文化精神,历代不乏以“狂”闻名的人物。杜甫虽自称“奉官守儒”,又被树立为儒家文士典范,然细察其生平与创作,“诗圣”也有极为狂放的一面。杜甫之狂既不同于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之狂,也不同于盛唐时代的“诗仙”李白之狂。杜甫的“狂”主要表现出对自我人生的自信,对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入世之狂”。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数学各系统、各分支、各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是同一部分的知识之间也是如此.但同学们解题中往往关注联系忽视区别,关注共性忽视个性,关注正面忽视反面,关注整体忽视局部,关注类比忽视证明等,常常张冠李戴、真假不分,得到一些错误的结论.下面介绍九种“混同”,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11.
杜甫,一代诗圣,他以诗记录历史,用诗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用诗冶炼苦难,用诗书写血泪。正是杜甫诗中之“泪”,成就了他诗中“圣人”之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领学生从杜甫的“泪”中感悟他爱国爱民、悲天悯人的圣人精神,带领学生用一颗沉静的心走进杜甫的诗,走进他用“泪”编织成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点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技巧,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点拨"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行巧妙排除并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要使用好这一教学手段,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最根本一条就是要抓住"点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礼貌地说:“喂,您好!”“请×××接电话!”“谁?”哦,我明白了,原来是对方拨错号码了。自从家里装上了电话,就经常碰到这类拨错号码的事情。有一次,我和表妹正在下棋,电话铃响了。“烦死了!”我懒得起来去接电话,可铃声还是不断地响着,我只好拿起话筒:“谁呀?”“哦,请问×××在家吗?”“怎么搞的?你打错了,真讨厌!”我狠狠地回了一句,随后“喀嚓”一声挂了。从那以后,凡是遇到拨错号码的人,我都会毫不留情地“打击”他们。爸爸曾经提醒过我接电话时要注意礼貌,我根本没听进去。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忽…  相似文献   

14.
15.
2012年8月31日,国际环境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消息称,在2008年,美国一家科研机构曾选取湖南衡阳某小学学生,做转基因“黄金大米”的人体试验,其试验结果已形成学术论文。该论文刊载在2012年8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其第一‘作者就是领导该试验的美国塔夫茨大学华裔女教授唐广文。  相似文献   

16.
无奈很常见,学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经常会表现得很无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却无效后,也会感到无奈。无奈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会让我们想起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问题在于,困住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是外界环境还是我们的内心?面对无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7.
在肯尼亚的东部,有一个巨大的休眠期火山口,这里终年阳光充足,云雾缭绕。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树木葱郁,古藤攀绕,奇花异草,四季如春。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刊载的《“拨刺”小议》是《“拨剌”小议》之误,全文中的“剌”字都误刊成“刺”。(编者按:徐斌同志的意见是对的。)“刺”“剌”误用频繁,例子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眼睛时常会被一些迷雾笼罩,以至于我们无法更好地洞察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法辨明是非。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天平,用来称对错、量轻重的天平,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放上诸如感情、亲疏、远近这样的筹码。显然,天平会偏袒一方。回溯历史,春秋时期,齐国内乱之中,公子小白遭管仲一箭之怨,后来,小白登基,自然要肃清党羽,杀掉管仲。亏谋臣鲍叔牙规劝,小白便放掉感情上的私怨,惜才重才,任管仲为相,齐国一跃为春秋五霸之一。试想,如果没有齐桓公的坦诚公平,摈弃感情亲疏、个人恩怨,怎会有齐国的国富兵强?放下感情上的砝码,不以个人亲疏…  相似文献   

20.
求解函数的零点问题,只要掌握“函数的零点”、“方程的解”以及“函数图象的交点”三者之间的联系,就不难将这些问题相互转化,从而使问题顺利获解.关于函数零点,常见的有以下曲种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