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假又到了,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校门,成为“小学生”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孩子的生活要从“游戏”转为“学习”,孩子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适应。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转换角色呢?家长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2.
9月,又到了新生入学的时候了,有许多孩子就要走入小学的校门开始新的生活。家长对刚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心态?当孩子开始学习后遇到困难怎么办?本期刊发几篇文章,给初入学孩子的父母提供些可行的方法,希望孩子顺利开始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教育的机会。如何把握这些教育的良机,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却是令人颇费一番琢磨的。为了提高家长准确把握教育时机的能力,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家长提供一系列怎样把握生活中教育时机的稿件,希望能对广大家长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作用。漫漫人生路,关键只几步一位家长曾十分懊悔自己太粗心,以致孩子在上初一时,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也不知道———学习下滑,还闹出了胃病。原来孩子长期“缩食”———省下中饭钱去玩游戏机。一个小学、初中都品学兼优的孩子,到了高二的时候,竟然和他人入室抢劫,东窗事…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中国德育》2007,(12):74-74
女儿就读的学校临近一个十字路口。学校规定: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路边,在值班老师的看护下由孩子自己走过斑马线。从路口到学校,这段距离大约为100米。但是,自从女儿一年级一次意外事件发生后(那次,女儿被同学误伤了眼睛,伤处距离瞳孔仅几毫米),无论多忙,我都会挤出时间偷偷地"跟踪"她,直到那个小小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一些小城的十字路口都能见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当地居民说,自从立了这块牌子,闯红灯的  相似文献   

6.
每天放学,我带着孩子排队走出校门,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来接孩子的家长等在学校门口,他们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着脚踏三轮车,有的骑着摩托车,还有的开着轿车。由于城里路多车辆多,家长为孩子的安全担心,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小心地呵护着孩子。  相似文献   

7.
家访小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日成人成材,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当有共同语言。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往往严重脱节。从步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学校就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而家长却成了孩子的“勤务兵”,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这样两种不同要求和做法的结果,只能导致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存在依赖心  相似文献   

8.
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几步之所以“紧要”,是因为这几步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会对人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同样,在阅读教学中,虽然环节较多,师生对话、交流繁复,教学方式多样,但紧要处往往也只有“几步”。这“几步”即使不能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也会影响其品位。我们一定要辨清阅读教学中的这些“十字路口”,选准方向,迈好“紧要”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琐记 细思     
黄美瑜 《师道》2009,(11):51-52
一看到,想到 清晨站在教室走廊上,我看到这一幕:两个家长抬着孩子往教学楼走,孩子使劲挣扎不肯进教室。两个大人估计是男孩的奶奶和妈妈。实在难以行进,从校门到教室不过几十米,中间好几次停下来。孩子是这样死死地抱住妈妈的脚,死活不肯进教室。后来,老师来了。我看他忙往后退,哭得更厉害了,在地上滚动。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望着校门前一辆辆送孩子的汽车,一位位充满期望眼神的家长,一个个表情肃然的学生,三十多年前我高考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给小学生减负,但是新学期开学后,郑州各类培训班依旧火爆。在兴华街南段,路两旁的商铺楼上有很多家培训机构。每到下午放学时间,一些刚出校门的小学生就背着书包直接走进这些培训机构,开始接受校外培训。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学些知识,一口气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培训班,往往是下午放学刚走出校门,立刻又走进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刚结束,立即又赶往下一个培训班接受学习。孩子晚上回到家,还  相似文献   

13.
《好同学》2005,(5)
在德国,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作出榜样。记者曾在德国一个小城的十字路口见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当地居民说,自从立了这块牌子,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毛芹芹 《家庭教育》2004,(7A):52-53
又一个新学年要开始了,又有一批学龄前儿童将跨入小学的校门。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家长要为孩子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姜小英 《江西教育》2005,(10):32-32
当了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所谓有问题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是进了校门才有间艇.而是在进校门之前就有问题了。因此,要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说服家长.力求家长配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圆满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每天放学.当我带着孩子们排队走出校门时,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来接孩子的家长。他们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着三轮车,有的骑摩托车,还有的开小轿车。由于路上车辆多.家长为孩子的安全担心,就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呵护孩子。这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相似文献   

17.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18.
每天的上学时间,如果有心伫留在小学校园门口,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没戴红领巾的孩子被值日的学生干部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只好冒着迟到的危险返身回家去拿;也有的孩子幸好是家长送来,便赶紧从校门旁的小店新买一条系上,以解燃眉之急;还有些孩子急匆匆走  相似文献   

19.
孩子没考好     
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我因为常在校门口接他放学,于是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家长,他们对儿女的态度各色各样,尤其是当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比如蔡彩,她是低着头走出校门的。她是我儿子的同班同学,一个  相似文献   

20.
每天放学送孩子走出校门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来接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嘘寒问暖,而一个个小家伙却无动于衷,有些甚至对自己的父母又是摔打、又是责骂。每当这时,我就觉得真寒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