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战士报》精心组织策划了“学雷锋——延续40年的历程”、 “学雷锋——传递40年的火炬”、 “学雷锋——做新时代的传人”、“学雷锋——高歌新时代的乐章”4个专题。这4个专题报道在二三版以彩色通版刊出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雷锋专题的宣传报道,从竞争上版奇招迭出、  相似文献   

2.
由于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的缘故,今年书市的雷锋书籍品种明显多于往年。或许是意识到“雷锋”在出版上的含金量,诸多出版社也将雷锋书籍的出版作为今年年初出版的“重头戏”,随意在书市上走一遭,《走近雷锋》、《雷锋现象》、《雷锋日记选》、《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故事》(均为解放军文艺版)、《雷锋——平凡的英雄》(长江文艺版)、《雷  相似文献   

3.
邹赜韬 《浙江档案》2023,(3):11-12+14
<正>2023年是“学雷锋”运动发起60周年。1963年1月起,全国多地相继组织了各式各样的“学雷锋”活动。3月2日,共青团中央刊物《中国青年》的“学习雷锋”专辑,首次登载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经久不衰的动员号召。此后在3月5日,各中央党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毛主席题词。“学雷锋”活动也因之升格为全社会的“学雷锋”运动。“雷锋”这个英雄名字,与雷锋在平凡中创造的非凡人生成绩一道,传入千家万户。如应斯响,不少群众在学习过雷锋事迹后,纷纷将之立为标杆,一缕敬本职、为人民、忘小我、献大爱的新风吹拂四面八方,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相似文献   

4.
上高中一年级那阵子是1990年,当兵四年并提了干的哥哥探家了,全家了却相思之苦,当然像过年一样高兴而热闹。当看到哥哥那各类获奖证书和金光闪闪的二等军功章时,全家人更是欢天喜地。我在帮他整理东西时,无意间在他的皮箱内看到一张报纸,“解放军报”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二版登载了全国学雷锋标兵张子祥、李润虎这几位人们熟悉的雷锋式人物,再朝下看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篇题为《唤回春风化细雨》的文章里详尽地记述了我的哥哥——毕军昌立足本职学雷锋,并与张子祥、李润虎等人一起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的消息。手捧着报…  相似文献   

5.
不知有无人预料到,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坛,从“推理热”、“武侠热”、“琼瑶热”、到“外国小说热”、“人体艺术热”后,竟然开始出现了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雷锋热”。《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沿着雷锋的足迹》、《中小学生学雷锋之歌》等等相继问世。印数从几万、几十万到上百  相似文献   

6.
董汉章 《大观周刊》2012,(16):153-154
从毛泽东等一代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后,中国人民此起彼伏的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不仅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也经受了以实践雷锋时代精神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取向的检验。在雷锋同志以身殉职5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方向性、战略性地写进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为重大目标,同时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对我们中老年学雷锋志愿者这支以学雷锋活动专业队伍一种鼓励、一种鞭策、是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7.
陈荣荣 《大观周刊》2012,(9):53-53,14
一提起雷锋,我们头脑里首先想起的是做好事,于是,我们对雷锋的理解也主要停留在哪里需要雷锋做好事,雷锋就在哪做好事这一层面。所谓的“学雷锋”,也主要是做些诸如给老人让座、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捐钱之类的献爱心事情。简言之,现在很多人对雷锋的理解仅仅只限于“道德雷锋”这一层面。  相似文献   

8.
雷锋地图     
《兰台世界》2019,(3):2-2
雷锋若是一座高山,雷锋地图就是攀登的路标;雷锋精神若是一片沃土,雷锋地图就是挖掘的工具;学雷锋若是一条长路,雷锋地图就是形象的导引。让数据来讲故事……《雷锋地图》是一次对辽宁雷锋文化资源的整体扫描,其内容来自"辽宁学雷锋大数据普查"活动。"辽宁学雷锋大数据普查"活动由辽宁日报负责实施,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在全国尚属首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8日是我有生以来难忘的一天——我的处女作《“雷锋小姐”》在《战士报》上发表了。连队为此给我嘉奖一次。也就是“雷锋小姐”使我从此走上了搞新闻报道这条苦中有乐的道路。那是去年3月,我因病住进了广西边防某部医院。住院期间,我采写了一篇题为《“雷锋小姐”》的小通讯。写的是这个医院陈冬岑等4位护士,无论是在广州军区护校学习期间还是在南宁实习期间或是后来到广西边防工作,都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到街上、  相似文献   

10.
英国汤姆森报团的老板罗伊·汤姆森勋爵于1961年捐款500万镑,成立了“汤姆森基金会”。基金会为培养训练报纸和电视工作者,建立了两所教学机构,一个是“汤姆森电视训练学院”;另一个是“编辑训练中心”。这两所教学机构都有住宿设备,供来自各国参加学习的新闻工作者使用。“汤姆森电视训练学院”于1962年建院,拥有一座供训练用的电视台,设计规模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请先看几个例子: 一、“……说大约值七、八百元……”(《中国青年报》1991年7月7日二版《绝无仅有的“和谐”》) 二、“……每篇都在四、五百字左右……”(见江苏《新闻通讯》1991年第6期《多用“小号针”打好“连珠炮”》) 三、“……也可存活四、五十天上下……”(见《广西科技报》1991年3月7日四版《人断食后能活多久? 》) 以上三例中的“大约”、“左右”、“上下”均系蛇足之笔,应删去.因为“七、八百”、“四、五百”、“四、五十”都是大概的“约  相似文献   

12.
凡红 《军事记者》2013,(5):64-65
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50周年之际.我们在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见到了多年致力于聚焦“雷锋”影像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专职摄影干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盖旭辉。他以一个个生动的视觉瞬间,展示了一个个活着的“雷锋”.见证了各种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在采访中.笔者品读了他镜头中耐人寻味的”雷锋”。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发表35周年纪念日。为总结经验,推动学雷锋活动深人发展,我们对《解放军报》30多年的学雷锋宣传情况作了一次回顾。雷锋,是军报创刊以来宣传得最突出的典型,宣传规模之大、刊稿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新中国的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解放军报光盘数据库系统)显示,在37年多的军报宣传中,涉及雷锋的稿件有11122篇,其中刊登学雷锋活动的稿件5400多篇,以雷锋、学习雷锋等作标题的稿件1604篇,发表社论18篇,评论员文章115篇。军报最早宣传雷锋的事迹是在1960年。雷锋同志1960年1月8…  相似文献   

1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7):2-3
中国出版集团推出雷锋精神系列重点图书为配合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国出版集团近期组织策划出版了《雷锋全集》、《雷锋》、《雷锋精神读本》、《雷锋1940-1962》、《漫画中华英雄——雷锋》、《向雷锋叔叔学习》等系列读物。  相似文献   

15.
跨越台、港、大陆与海外华文世界 地域界限,专为选拔优良科学普及书籍而成立的“第一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名单于4月26日出台。这是由“吴大猷学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时报》”(开卷)与《科学月刊》、《科学人》合办  相似文献   

16.
“微尘”基金是青岛市红十字会公益项目之一,它起源于一位多次捐款却不肯留下真名的青岛市民.青岛红十字会早在2004年就发现,一位不肯留下姓名的女士使用“微尘”的化名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为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同时,由于她的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在捐款后留下“微尘”的化名,使“微尘”渐渐扩散成为一个爱心群体.从2005年1月1日起,《青岛早报》推出了连续5天的寻找“微尘”系列报道,使“微尘”的事迹家喻户晓,并使得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经过《《青岛早报》的推动,“微尘”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爱心团体,最终成立了青岛红十字“微尘”基金,从而成长发展为一个知名的公益组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民日报国际部“海外记事”征文的编辑,对于《啊,鼓岭!》一文(刊登于本报1992年4月8日第7版)获得一等奖并不感到意外,但对它引起的一些反响,却是始料不及的。由于本报所起的桥梁作用,这篇文章记载的动人故事得以延伸,续写出美丽的篇章。《啊,鼓岭!》的作者钟翰是位留美学生。他在与嘎登勒太太的交往中,了解到这位英国老太太同他  相似文献   

18.
雷雨 《军事记者》2013,(4):19-20
(一)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迄今还没有哪项活动能够在影响力、持久性、群众参与和社会关注度上.堪与学雷锋活动相比。学雷锋活动开展50多年历久弥新。雷锋的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新闻实践》2012,(4):80-80
6000篇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该报曾经刊发过的关于雷锋的多个“第一次”报道。从1961年5月5日第一次报道雷锋开始,到今年2月22日,该报已经刊登学雷锋稿件60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的多个“第一次”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为:1961年5月5日刊发第一篇关于雷锋的报道《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1963年2月7日第一次刊出《雷锋日记》;1963年4月3日刊发第一首讴歌雷锋精神的诗歌《雷锋》。雷锋虽然去世50年了,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该报的报道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1)但就“模式”而言,该文认为最好不要提“模式”,这似乎有失偏颇。(新华日报1986.12.11一版《也谈“模式”》) (2)有一些人不理解,不相信,或惋惜,或震惊,这实在有失偏颇!(新华日报1986.6.8四版《对朱文秋报考师范的思考》) (3)有些报刊的案例报道在描述犯罪起因时,往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