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驻波演示实验的改进装置和制作方法,并阐述了用修正值测波长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二物理教材174页,要求演示此实验,本实验属于定性演示,按书上要求:“三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有电流通过导体将摆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安培力的大小。”因这个摆角的大小,学生很难观察,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应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高中物理新教材采用水平弹簧振子替代以前用砂摆来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 ,但教学中仍发现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描绘图线的笔和振子会受到纸和金属杆较大的摩擦阻力 ,不利于描绘图象 ;二是课堂演示时绝大多数学生既不能直接观察到图象的形成过程 ,又不易直接看到所得图象 .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个较好的实验方案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 ,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器材幼儿用磁性画写板 (带磁性笔 ) ,废旧铁锁 (或稍重金属块 ) ,轻软弹簧、支架等 .二、实验装置将弹簧、铁锁做成弹簧振子 (把磁性笔头粘附在铁锁上 )并固定…  相似文献   

4.
对“曲线运动条件”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物理》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中有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的演示实验 ,教材里这个实验太粗略 ,一般情况下这个实验演示的效果不明显 ,使教学很难有说服力 ,笔者通过对这一演示实验的探索、改进 ,使这个实验能够达到其目的 ,效果相当好 ,而且还参加了全市创新课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下面是这个实验的改进情况 .教材里的实验有几个问题 :1.用手给小球一初速度 ,小球初速度难以确定 ,效果难保证 .2 .实验桌不水平、不光滑 ,小球不受外力时难做到直线运动 .3.小球做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之间区别不明显 .4 .磁铁…  相似文献   

5.
高一物理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具体操作见课本)中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测定声速的实验中,利用听觉很难辨别声波干涉形成的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变化.文章采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接口,利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配以专用DataStudio软件,用共振驻波法测量声波的波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强弱的变化,而且可通过计算机演示波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酒精灯、铁架台、具支试管、干燥管、玻璃管、橡皮塞、铁钉、磁铁、火柴、硫粉、铜丝、碱石灰。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反射和折射》一课时,我设计并制作了“光的折射演示器”,取得了极佳的演示教学效果。欣喜之余,拿出自己的偶得与科学课的老师们分享。下面介绍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NO生成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在观察该实验时也就自然进发出对其进行改进的欲望。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时,我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把改进实验装置作为他们初次涉足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彭强 《甘肃教育》2005,(9):59-59
布朗运动实验的演示在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演示实验材料的选取,课本中建议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材料用花粉来做,但在实际教学中是不现实的。第一,受到季节的限制。教学本课时,不一定有适合变验的花可用来采集花粉。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中,安排了演示实验“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按书中的要求可燃物用“浸过乙醚的棉花”,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点不燃棉花而使演示实验失败。通过模索改后用“硝化纤维”,效果很好,“硝化纤维”很容易引燃,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只是要注意到“硝化纤维”燃烧迅速,用量不可太多(只要用小黄豆粒大小的一团即可),否则会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问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盛建国 《物理教师》2000,21(1):20-20
1教材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教材上该实验(见图1)用手电筒作光源,让光通过玻璃盖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观察光折射现象,再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每一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手电筒的光强度不够,且为白光,进入水中的可见度很差,又没有可参照的法线,入射角的变化具体很难操作,而且现象不明显,无法激起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演示效果很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实验提出以下改进方案.2实验的改进2.1实验装置的改进 (1)光源的改进:用市售的小型激光手电作光源,并将其点触开关加长接线后改接…  相似文献   

15.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验 ,若按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做 ,成功率不高 .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与沪科版两个版本对本实验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15 8面介绍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按照此方法笔者在实验中 (使用的弹簧称的最小分度值为 0 .1牛 )先用弹簧称直接挂两个钩码 ,弹簧称的读数为1.18牛 ,而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 ,弹簧称的读数为 0 .6 5牛 ,这样钩码重与弹簧称读数相差达 0 .5 3牛 .经多次实验发现 :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称的读数始终小于钩码所受的…  相似文献   

16.
一、改进演示实验1 .关于平面镜实验的改进方案将同桌的两位同学编成一组 ,发一块厚度为 3毫米、长约 1 5厘米、宽 1 0厘米的玻璃片 ,在桌子上放一张信纸 ,一位同学让玻璃片靠着物理课本立在纸上 ,保持玻璃与纸面垂直 ,且让玻璃片与信纸某一直线重合 ,这条直线用 GH来表示。在玻璃片前的白纸上画一任意三角形 ,在顶点分别标出 A、B、C,此时 ,可以在玻璃板前面看到△ ABC在玻璃片后的虚像 ,用笔把三角形虚像的对应顶点标出并写上 A′、B′、C′,用虚线连接 A′B′、A′C′、B′C′,得出△ ABC的虚像位置△ A′B′C′,沿着 GH线对折…  相似文献   

17.
波的叠加及驻波的形成在力学课程中是重要的内容.传统的讲授方式着重于理论推导和结果的显示,很难把物理过程直观的传达给学生.用Mathematica程序对波的叠加及驻波形成过程作进行模拟和动态演示,生动直观,适用于课堂演示,同时,模拟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大君 《物理教师》2003,24(2):26-28
在物理教学中 ,藉助于演示实验所展示的生动而具体的实验现象 ,对于建立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 ,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学习和领悟蕴涵于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 ,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并未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效果 ,而是出现了观察、分析活动误入歧途或中途受阻的僵局 ,我们把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情况称作演示实验的“失谐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对“失谐现象”形成机制的探讨 ,来寻求有效防范“失谐现象”产生的措施 .1 实验现象的似是而非演示实验 ,通常是通过教师的表演操作来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五节在研究两个力合成时采用了一个演示实验(详见课本第12面),在教学中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和学生、同事进行了探讨,得出两点粗浅体会和看法,提供给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对摩擦力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做了一个组合式的实验演示器,并能在投影器上演示,效果很好。 1 实验演示器的制作 如图所示,它是由底座、滑块、有机玻璃平板测力计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