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前我国把"食品安全"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重要问题之一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该领域的认识和研究普遍早于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和地区在食品安全立法、监管体系、管理方式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述评,以期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流于形式,操作性差,相继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不但造成消费者恐慌,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疑虑,食品产业的源头管理与卫生安全已成为社会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议题。为确保消费者之健康与安全,并提升生产经营者产品安全与产品责任之观念,政府应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生产经营者追溯管理责任,发展安全食品产业。在运行模式执行上借鉴欧盟、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减轻政府食品安全的监管压力,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的社会化。最后要增加消费者信心与购买意愿,"食品履历追溯"建立,已成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强化食品产业安全"总把关",让消费者可以"从农田到餐桌"可追溯生产供应链体系,以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食品质量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保障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就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以及今后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通过"四种意识"、"三个转变"让社会各个群体都参与到监管体系中来,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建立起多角度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徐新博 《科技风》2013,(23):239-239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个体生命与健康安全,事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文章经过系统论述,对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的有关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一些具体想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秦皇岛市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了秦皇岛市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出秦皇岛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形象。笔者对我国现阶段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提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笔者就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食品安全法》不熟悉,该法的宣传力度急需加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满意率也只有15.8%,成年人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满意度相对高些,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人认为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持此种观点的成年人比例更高.在中国的国情之下,这种结果有其合理性.在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上,公众最信任的是新闻媒体网络,最不信任的是企业.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分工“表面是明确,实际上不明确”.大多数公众认为食品安全应当由政府、社会组织、消费者联合监管.我们应当明确监管职能,加强社会性监管,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加强食品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民族高科技产业,重构国家创新系统,“八五”期间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今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规范运作过程中,如何实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有资本保全和增值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缺陷后,构建了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有资本营运与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涉及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内容。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2.
多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多视角分析了逻辑预警、系统科学预警、风险分析预警和信号预警,分析了系统工程预警的思想、系统的耗散和协调预警的理念以及信号控制预警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对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预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行为抵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实施有效性会使公众减少他们为避免食品安全危害的支出,进而减弱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抵消效应的存在,分别建立了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以社会全体作为监管主体的两个模型,并对两个模型中抵消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小或者相对较大并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社会全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大或者相对较大但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最后结合具体算例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对结论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亟待迈过的门槛。本文在介绍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韵凤 《情报科学》2012,(6):899-902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要素。因此,探究合理的解决途径、梳理食品流通的环节与链条已成为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立健全食品信息平台,能够使监督管理更规范、信息查询更便捷、流通环节更透明、责任更清晰。本文对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探讨,对平台的建设方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劣质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定量化的角度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失职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其次,运用行为管理制度模型中惩罚性制度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在惩罚性制度下监管部门按照人们所期望的意图选择“作为”的临界值,最后,根据这两个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中的人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与人权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中的人权已经由间接的、多重的权利演变为一项直接的、明确的独立人权。在早期的国际人权公约和各国宪法基本上都是从“适当的生活水准”、社会保障或者健康权等角度来考虑“食品”问题的,而食品安全涉及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和环境权。近年来的国际人权文件则明确地将食物权(食品权)作为一项独立人权,其内涵也得以不断丰富,更加强调人的尊严和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第一要件,触动着全民的情绪。而危机带来的恐慌激发了强烈的认知欲,直接影响消费意识。近年来台湾省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发指,因此以台湾省民众为研究对象,恐慌情绪为自变量,食品安全认知的欲望及成长为中介变量,消费意识为因变量,探讨恐慌情绪的强弱对食品安全求知欲望的影响、认知成长对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的影响。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社会型塑食品安全的参与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技术社会学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它认为社会的各种参与者(actors)型塑了技术.运用这一理论视角,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生产方、监管方、消费方等社会参与者共同编织成确保食品安全的人与非人行动者的异质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