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从《物权法》的颁布看《档案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将施行。这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于进一步明确物的归属,定分止争。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对于形成者、保存者和利用者会带来各种不同的权益。因此,《物权法》的颁布对《档案法》的修改必然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物权法》1998年正式准备立法至今时间并不算长,但自从去年面向全国征求意见之后,似乎社会对此普遍比较迫切,能否说中国社会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一个大的变化,急需《物权法》出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民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其中初中生占37.9%,高中、中专和技校生占25.5%,且有逐年向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比如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存在着一种发泄和游戏的心态,以“愤青”的面目出现,激情澎湃、口无遮拦、全无理性可言.而真正的民意则是一种理性的、严肃的民意,它兼顾了国家策略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等因素.因此,网络民意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如果让网络民意支配一切,就意味着主流群体意见的缺失,就意味着真正民意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编辑如果对早已熟悉的编稿工作,做一理性反思,就不难发现:稿件的修改有绝对修改与相对修改之别。 所谓绝对修改,即更正与权威依据相悖的内容或表达形式,如纠正错误观点,删除失实或互相矛盾的材料,更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纠正病句等。 所谓相对修改,即对写作欠佳的稿件做些加工润色,通过“删、改、补、调”等方法,使其变得流畅、精练、完美、精彩。 绝对修改的正确结果往往只有一个,因此修改丝毫不能含糊,否则,稿件刊出后,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批评,甚至需要公开更正道歉或检讨。相对修改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可…  相似文献   

5.
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eb2.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注入了新元素,Web2.0通过上述革命性的传播特性为网络民意表达搭建了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开放动态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以及以自组织的弱联结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从而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成熟理性和集中有序.  相似文献   

6.
民意与民愤     
很多媒体及其记者动辄以国家、社会、公众的名义说事时,其实更像赶集、看戏、逛庙会.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的舆论空间和思想阵地,网络民意近年来颇受关注,但其易变性、跟风性、随意性和非理性等特点极易使其形成所谓的"民意审判",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民意审判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对网络民意审判进行理性反思,旨在为建立全新的网络民意应对机制和避免其负面影响提出一点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物权法》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缺席者。通过《物权法》立法的坎坷和争议,人们看到:不同的群体正试图通过影响立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而可以期望的是,通过争论求得最大的共识,将是民主与法治的一次有益实践。[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意”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民众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和社会热点事件日益成为常态,高层与基层、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网络民意,作为反映民众意愿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正在成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独特景观,成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吴丽  李景龙 《新闻世界》2012,(5):115-116
作为网络问政的方式之一,微博问政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特别是在2010年到2011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开通了网民民意表达的新的渠道。作为新媒介,微博提供的空间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
蔡士博 《大观周刊》2011,(31):121-121
近十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民众意愿表达方式一“网络民意”。本文从其概念、特征和对我国司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政治生活中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网络民意的勃兴。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公民的参与能力,加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当前,网络民意方兴未艾,对建设公民社会既有推动作用也有不利影响,而公民社会的推进反过来也对网络民意进行了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民意表达新通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论开辟了反映民意的新通道 ,并将互动扩展到媒体之外 ,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它不仅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开启了一个视野宽阔的窗口 ,也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政府领导者能够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世间百态、发掘民间智慧、看到来自网上的建议和批评。然而 ,网络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不平衡的一面 ,它代表民意的程度还毕竟有限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12月北京、广州等城市拟设“乞丐禁讨区”之后,又有一批城市加入了这个行列,并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相当多的民意支持。然而,我们对民意跟对习惯一样,都不应盲目地接受,需要进行理性的辨析、判断,而进行辨析、判断的标准.就是西方人所说的自然正义,中国人所说的“天理良心”  相似文献   

15.
民意难违     
舆论大多认为,中国之所以腐败滋生,在于对权力的监督乏力,尤其是代表民意的人大监督力度不够。但是,这种情况已开始发生变化:在沈阳,中级法院的报告未获通过: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沉痛检讨自己。种种迹象表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开始上路、到位。“监督法”是出台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毛兴勤 《大观周刊》2011,(17):105-105,96
民意是一个令人迷茫的概念,其常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历史上的政客们常煽动和利用民意来实现特定目的。必须对民意进行理性的引导.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阶段都必须尊重民意,但这一尊重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才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意体现的是大众普通理性,而司法裁判体现的是法律人的精英理性,近年来这二者存在着紧张的对峙关系。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通讯手段的便捷化,社会典型案例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民众表达的心情和愿望对司法裁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沈某某集资诈骗一案来探讨民意对具体的司法程序及司法裁判的影响,分析了民意能够对司法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进一步阐述如何来平衡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众在参与社会监督、舆论批评的过程中,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当代中国民意舆情的重要表征。然而,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对于这一本源性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媒体认识自身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尚杰 《网络传播》2009,(10):95-95
我们处于一个人人都在拼命做事,却绝少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那样做的时代,因为没有什么可想的,目的明确而简单。我们处于一个谁也不拿思想当回事儿的时代。结果呢?凭着生命的本能做了很多事情,幸福了身体,贫瘠了精神,因为我们几乎从来不思考那样做的意义,或者我们认为那样的意义很简单,再没有什么可以想的了。  相似文献   

20.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