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戴苾芬 《物理教师》2013,(10):64-65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有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滑坡现象.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如何通过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姜婷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23-124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体现科学精神,促进高等师范教育人文化,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未来教师,是对人文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更是现代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馆与人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中人文化的内涵非常深刻,人文化是未来中国图书馆变革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认清人文化在图书馆的深刻意义,积极推动人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分裂出发,指出通识教育是解决两种文化分裂的途径,并以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为例,谈谈由通识教育产生的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贡献:然后介绍了中国接受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最后则是作者对当前国内学校教育中两种文化分裂现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地注重了教育技术应用的科学性,而相对忽视了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人文关怀.为保证教育技术学的健康、持久的发展,我们必须崇尚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文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思考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使现代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技术化的误区。本文运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旨在探讨人文化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是20世纪90 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普遍的看法是,古代及近代早期的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但在20世纪,科学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 “遮蔽”了人文教育,“遮蔽”了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生活世界;为了保证受教育者及社会的健康发展,须要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在我看来,在这场讨论中,对科学教育的批评是找错了对象,而研究者对人文教育的态度, 又显得缺乏深思熟虑。 一、不是科学教育,而是市场社会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素质与科学素质应该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翼,但随身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重人”的特点被大大削弱,以至于在今天的现代高等教育中人精神普遍弱化,甚至缺失,使现代人的物神家园日渐荒芜、枯萎、凋零。本旨在重申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教育比重亟待增加,人精神亟待加强,否则,我们的教育初衷将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逐渐失却了自身的人意义与人精神,给现代教育带来严重的弊端。人精神是人教育的核心所在,它在今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重要的价值。人精神培育的策略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讨论基于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以及人类生活对高等法学教育的要求。一、职业化高等法学教育的功能之一是法律职业阶层的再生产。本文将这一功能称为职业化。法律职业阶层指的是社会职业分工格局中专门并直接参与法律运作的从业者的集合体,包括立法者、法官、检...  相似文献   

11.
由分野到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现代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因而也应当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野与对抗的实际状况 ,分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二者融合的逻辑通道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意义在于"成人"。人文精神影响着人的丰富性和完满性发展、有助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人文精神的建立主要靠人文知识的教育来培养,但并不排斥科学。现代教育应建立哲学、艺术、科学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文教育的内涵无统一定义,但从教育发展角度看,主张教育要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解决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探究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的个性充分而完善的发展是其核心内涵。现代人文教育体系构建应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关注人文精神的培育,优化社会的人文环境,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它与"两课"教学的内在是一致的,而"两课"起核心、灵魂作用。通过分析加强"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必要性,阐述了人文教育与‘‘两课"教学的相融性,提出一系列提高"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对策,以熏陶培养教师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变革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德育对象的主体化,是指当代中学生在日益扩大和深化的全新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已经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它对传统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学生热切希望按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那些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德育说教和灌输遭到了冷落和排斥。  相似文献   

16.
如何树立小学教师人文教育观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个人见解 :一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观 ,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三要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观 ,形成和谐民主班集体。四要树立陶冶情操 ,培养创新精神的课堂教育观。五是树立人性的评价观念 ,做好激励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随着人学成为时代的主题,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等思想逐渐为人们所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德育“无人”的传统弊端受到了反思和批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具体表现在:德育概念的人本化,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本化,德育实践模式的人本化。从“无人”到“人本”,体现了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弘扬人性,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的高度抽象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而控制自然、主宰自我生命、以“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行动准则则是人之为“人”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应的人文教育自当是从这三个方面促进人性之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能彼此分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性回归与人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来,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却逐渐被弱化和忽视。本文从现代远程教育哲学基础的成人教育哲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基础的教育技术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实施形态的远程学习的发展理路,剖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走过的一条理性回归与人文反思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