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漫画欣赏。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54年出版的《华君武政治讽刺画选集》。在“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就命令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但在解放区军民的反击下遭到了失败。在军事进攻失败和人民反内战运动的影响下,国民党被迫于1946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签订《停战协定》(即漫画中的“一月停战令”)。几个月后,这样的闹剧又在东北地区上演。1946年4月,蒋介石以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南向本溪、北向四平发动猛攻。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于抗战大局动摇犹豫,致使日寇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举而陷平津。平津沦陷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更是一溃千里,纷纷向南逃命,使得华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顿时陷入了受日寇奴役的悲惨境地。这时,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正好与国民党反动派完全相反。“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我党中央就向全国发出了紧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敌。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打算。”接着,我党的具体行动是一方面积极努力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山舰事件”后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问题,史学界论争很多,“投降主义路线”是较多史学家的结论。然而,我认为这一结论并不够全面准确。史料所揭示出的要比这一结论复杂得多。1.1926年3月20日,国民党右派分子制造了旨在“打击汪精卫、向共产党进攻、向革命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比较翔实的史料,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冀东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冀东解放区的“蚕食”、全面进攻和“扫荡”,配合东北、华北解放军大反攻,支援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斗争历程。讴歌了冀东广大军民为冀东全境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建立的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四年来到了。过去的一年,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工农兵和革命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同国内外大好形势一样,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贯彻十大精神”,“要继续搞好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从切身经历中深深感到,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继续努力改造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在这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逐渐成长、壮大;许多忠诚的、杰出的革命的文艺家,为无产阶级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瞿秋白同志,便是其中最忠诚、最英勇、最杰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比较翔实的史料,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冀东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冀东解放区的“蚕食”、全面进攻和“扫荡”,配合东北、华北解放军大反攻,支援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斗争历程。讴歌了冀东广大军民为冀东全境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8.
沙俄借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策动“蒙古独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在内蒙古,很早就投靠沙俄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王爷乌泰,在沙俄的支持下,响应外蒙古“独立”,发动武装叛乱。他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一方面发布“东蒙古独立宣言”,一方面进攻邻近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的痛击,逃往外蒙古。后又随外蒙古军队进犯内蒙古,也被击败出逃。在“独立”无望、走投无路情况下,乌泰只有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证明,违背各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1926年的河南战争是怎么回事?其经过情况是怎样的? 答:1926年河南战争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向冯玉祥所领导的国民军的一次进攻。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促使国内反动势力向革命势力的一次反扑与镇压。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工农运动的领导。革命运动的发展,影响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吴佩孚部下冯玉祥所部开始倾向革命,并于1924年10月举行“北京政变”,从直系军阀中分裂出来组成三个军,约四十万兵力,占有直隶、热河、察哈尔、绥远、甘陕及河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为了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不仅从军事上展开进攻,而且从文化教育上展开进攻。面对抗战初期敌人的疯狂进攻,毛泽东于1937年7月23日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指出实行坚决抗战的方针,就必须改革国民教育。即“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新闻纸、出版事业、电影、戏剧、文艺,一切使合于国防的利益。禁止汉奸的宣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开展了广泛的国民教育。  相似文献   

11.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取消派”主动放弃和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逐渐背离党的斗争原则和策略,进而分裂了党的政治力量。列宁对“取消派”破坏党组织的错误行为进行了系统批判,在党的组织原则方面重申无产阶级必须领导革命,明确坚持两条战线斗争,强调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列宁对“取消派”组织原则的批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增强斗争意识、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提供借鉴,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创建于1924年5月,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因校址在广州珠江中的黄埔岛上,通称黄埔军校。军校校门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军校以其先进的思想、崭新的制度和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在当时被誉为:“革命势力的创造所”,“国民革命的中心”。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孙中山在失败的痛苦中苦闷徘徊的时候,1921年底,经李大钊介绍,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的代表。他们向孙中山介  相似文献   

13.
重庆谈判,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人所共知,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公开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从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非法的地位。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主要是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反革命的武装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直至1937年“七·七”抗战前夕,在共同的民族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面前,国民党的将领张学良、杨虎城顺乎民意,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仍将中国共产党看成心腹大患,不断挑动磨擦。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一边命令日伪军只准受降国民党,一边积极调动兵力向解放区进攻,准备内战。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般认为,在对人生、人性苦闷的思索中,中国文化常常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下的苦闷,即政治抱负、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而西方文化则似乎更超拔一些,表观的多是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人性普遍性的苦闷。然而,仔细翻阅李贺诗集,我们却不难发现,诗人不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政治抱负、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多有表现,而且通过“鬼”诗的创作,对人生人性普遍性的苦闷——死与生的问题,也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讨。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久以来,人们在论及李贺的“鬼”诗时,要么完全抛开其思想内容不谈,只注意其艺术特色,要么就是忽略蕴含于其中的深层意义而简单论之,从而指责“鬼”诗乃是在“憎恨现实、无力改变现实,转而厌弃现实的情绪支配下创造出来的。”“从这些诗里不仅找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中国日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为了救亡图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曾艰辛求索,但都抱憾而终,历史呼唤新的政治力量拯救民族危亡。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在斗争中不断觉醒,迫切需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革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为苦闷彷徨的中国人民送来了新的革命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拯救国家命运、领导民众运动和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统一中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自六十年代美国首先出现“移动进攻”战术以来,对世界篮坛产生了新的影响,传统的定位进攻方式日趋陈旧,表现现代篮球运动“机动、灵活、忽然、快速”的战术思想,发扬开拓创新精神,“移动进攻”战术的发展势在必行。因此,笔者就“移动进攻”战术的特点原则以及一些战例和训练方法作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立夫先生以94岁高龄重履香港。香港报界有人向他请教中国统一之法。他答:“拿中国文化来贡献世界,拿这个大题目来统一中国。”又问“您对台独问题有何看法?”陈答:“你们想可以不可以?中国文化是讲团结的,没有提倡分裂的,主张分裂者是不懂中国文化,台独就是搞分裂的。相信凡是懂中国文化的人,他不会走分裂的路,只会走统一团结的路。”(见香港《文汇报》)  相似文献   

18.
这张挂图是配合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叙述的“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这一历史事件编辑的。清朝初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在沙俄的扶植下自称可汗,并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妄图分裂祖国的主张。1691年沙俄公然唆使噶尔丹进攻内蒙古,发动了反对清朝政府的叛乱。这里所选用的两幅历史画卷,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当年平乱斗争过程中的重要场面,反映了我国各族人  相似文献   

19.
一、提出目标经过一年的英勇战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开始全国性战略进攻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了哪些战果?蒋家王朝是如何走向覆灭的?这...  相似文献   

20.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