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城市大北杏村是王尽美(1898~1925年)烈士的故乡。在诸城市档案馆里珍藏着几件王尽美烈士的珍贵实物档案。王尽美烈士由于去世较早,其间历史风云变幻,遗物大多散失。那么这几件珍贵的实物档案又是从何而来,它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英模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是英模辈出的时代。宣传讴歌英模人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然而,过去媒体在宣传英模人物时.有时不免失之偏颇,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将英模其人其事加以拔高,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展现英模人物的高大形象。作家映泉先生在长篇报告文学《于无声处响惊雷——王涛事迹纵模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劳模王涛的宣传,却没有这种偏颇。  相似文献   

3.
蔡艳 《东南传播》2021,(10):67-69
英模人物传记片作为主流电影的重要分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特定表达内涵与形式特征.本文主要从英模历史片梳理、叙事策略、视听呈现等维度对《革命者》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探索出一条将个人风格与主流题材故事融合英模人物传记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英模立传扬时代精神———采写先进典型人物的启示张克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写和宣传英模人物,是对记者功力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近几年,在举世瞩目的京九和南昆铁路会战中,我采写并在全国新闻媒介推出了一批铁路系统的英模人物,不仅给...  相似文献   

5.
2011年,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以弘扬老区先烈精神,加快淮安发展步伐为目的,在3月18日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68周年之际,启动了“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的大型新闻行动,通过一年实践,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学习英模成效。  相似文献   

6.
8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抗洪英雄赵家富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重点稿件<对一位英模人物的"污点调查">.稿件发出后,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不少英模人物和动人事迹。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的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身患绝症,坚守工作岗位,顽强和病魔作斗争;有的同歹徒搏斗,英雄献身。弘扬英模人物这些品德和精神,无疑将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革命精神文化。烈士事迹的宣传是学习、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方面。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有1519人,然而很多烈士的生平与革命事迹不详。和记洋行共产党员邓定海是1930年南京"四·三惨案"的重要历史人物。文章充分利用了历史档案、党史文献、口述历史以及新闻史料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42):34-38,40,41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设立了一面空军英雄纪念墙,镌刻着中国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1551名飞行人员烈士,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一代代英雄舍生忘死。60年前,新中国的礼炮声正隆,中国空军诞生伊始,便奔赴了血与火的战场;60年间,中国空军完成了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建设蓝天长城的重任;60年后,中国空军开始向建设信息化空军的目标行进,一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强大的中国空军正在崛起之中。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安宁。  相似文献   

10.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1.
李斐 《新闻世界》2022,(6):63-66
在今天这个呼唤英雄的时代,如何让公安英模人物报道出彩,作为平面媒体更需“出圈、出新”,才能使报道直抵人心,从而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本文以安徽公安英模报道为例,阐释了典型人物报道应从细节出发,从挖情感、找故事、看精神三方面,探寻平面文字背后的“立体”人物。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如果把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归类一下,大体有英模人物、先进人物、知名人物、反面人物等几大类。而兼具"同乡、骄子、荣耀、励志"关键词的采访对象,就有点儿难以归行入类了。可是,这类人物正越来越多地走上地方报纸版面和电视屏幕。励志类人物,就是许多省、市媒体笔下的堪称骄子的故乡人。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技术权威、行业领导、军队将领,也有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体育明星、海外游子等。在这类人身上,既具有拼搏进取  相似文献   

13.
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根据中宣部、中组部等单位组织评选的"双百人物"而策划出版的"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时代先锋》不久前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该丛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丛书针对目前英模人物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实效性弱化的问题,用我国传统史学中的传记形式代替对英雄模范人物简历式的介绍,生动地再现了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轶事、光荣事迹,同时对英雄模范人物成长的社会历史环境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从而强化了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感染力,增强了宣传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王瑛 《声屏世界》2013,(9):29-30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辽宁省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衢州广播电视台的《最美衢州人》专栏从2012年7月开播至2013年6月,先后播出500多篇报道,其中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报道十分重视报道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全国宣传系统和新闻界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发掘出一个个感人的英模典型人物,为人们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榜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梁万俊、李素芝、牛玉儒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综观这一年来的英模人物通讯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英模人物报道对象的选取上呈多元化特色,而且与近年相比,报道的人数…  相似文献   

16.
刘新颖 《军事记者》2006,(1):44-44,50
1990年4月23日,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作家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再三讴歌的十三烈士之一——李玉安还活着。从此,活“烈士”李玉安成了一个在全国持续报道两年之久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时间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但笔者作为当年第一个采写报道这位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工作者,回想起采访报道活“烈士”李玉安的得与失,和活“烈士”李玉安面世背后的故事,仍像口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底《咬文嚼字》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位居榜首,很快"正能量"成为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认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孙阳 《军事记者》2010,(9):I0002-I0002
纪实,传情是新闻摄影追求的境界。《玉树不哭》--这篇荣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没有抓取众所周知的英模人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图书出版进行英模宣传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出版工作在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中契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需要,适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坚持繁荣与管理同抓共进,推动英模图书繁荣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宣传英模在主流价值观和中央精神中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在宣传工作转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指导原则下,英模图书内容上不断革新,推动英模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出版工作应深入推进英模宣传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烈士档案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烈士审批(认定)过程中产生的文书材料,包括审批材料和确认材料,称为"基本档案";再现烈士革命历程的档案,包括烈士生前产生和使用的物品,以及反映烈士革命事迹的材料,称为"扩展档案"。烈士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或进行烈士生平事迹研究,都离不开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主题鲜明的烈士档案,因此做好烈士档案的收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有效地开展烈士档案的收集工作,是烈士纪念馆的重要职责,也是纪念馆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