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表达持续体概念上,汉语有两种表达形式“VP+着”和“VP+中”,二者在表达意义上有一定的共性,但二者又不可简单进行同义替换,还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语法功能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NP+VP+得+NP+VP”结构在汉语中有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NP+VP+得+NP;+VP”,如“张三打得李四站不起来”、“他吓得小孩哭了”等,第二类为“NP;+VP+得+(NP.’s)NPi+VP”,如“他兴奋得脸红了”、“他走得脚疼了”。虽然两类就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3.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本上用于现实位移;A式倾向于自主位移,B式倾向于非自主位移;A式凸显位移过程,B式凸显位移目标。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8,(1):77-82
现代汉语语境中,存在着"VP1+不+VP2"和"VP2+不+VP1"的表意形式,如"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一类。该格式中,由于"VP1、VP2、不"这三构成要素前后顺序的不同,会形成选择、预设条件等不同的表意模式。这应该和"不"的否定辖域及VP1、VP2的内部动宾关系有关。通过对比分析"VP1+不+VP2、VP2+不+VP1、不+VP1+VP2、不+VP2+VP1"四种格式,探讨其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语法化的一般演化规律出发,对“怎么”的六种询问句法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规律及伴随条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看出“怎么”语法化的两个演变方向: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原因,句法上由内而外,直到独立成句;另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主体状况或性状的谓语,句法上由外而内,直到充当最低一级的句法成分定语。这两种语法化方向都遵循...  相似文献   

6.
咸安方言中“把+NP+VP+上”结构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句,有其确定的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探讨"V+个+VP"这个汉语中常见结构在形式、功能上的独特性。我们认为"V+个+VP"是不可替代有着独特构式义的构式,具有以下两个主要语用特征:表达"随意,彻底"等特殊情感;"个"突出焦点的作用。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由同一层面的五个图式构式经过传承压制而成,而具体构式又是图式构式的例示,双方互为理据性。形成了由处在两端的原型子构式(动宾构式和动补构式)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VP1得+VP2”结构中“VP1得”的话题化的考察,发现“VP1得”作为话题具有句法和语义上的一系列表现:前置性、话题后的停顿或语音延长、话题标记、话题的省略、话题的并列、话题和副词的位置关系、话题的体词化、话题与句子自然重音的关系、“VP2”部分的述谓性表现等;“VP1得”还具有体词性话题所具有的话语功能,而这些功能和“VP1得”作为话题与后面述题之间深层次的语义关系紧密相连。“VP1得+VP2”结构中VP1和VP2之间的语义关系,归结为用“VP2”说明“VP1得”所涉及的动作或状态的量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由“每”和“每隔”构成的两种数量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每式”和“每隔式”的变换比较其异同,从而揭示两种表示“每”的数量结构对应式的表意特点。  相似文献   

10.
"着(·zhe)"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虚词,虽然前人对它的研究和论述已相当多,然而,到目前为止语法学界对"着(·zhe)"的功能和意义仍然没有取得完全的共识。本文通过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等方面对汉语普通话中的"着(·zhe)"的全部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归纳总结汉语普通话中"着(·zhe)"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这对于"着(·zhe)"的本体研究和"着(·zhe)"的教学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是时候+VP”是近年来出现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兴结构,结构中的“是时候”一般整体使用,可以受到状语和情态动词的修饰。VP可以是具有祈使意味的趋向动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和使令动词等,自主动词都可以进入“是时候+VP”结构,非自主动词只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是时候+VP”与“VP+是时候”都可以对未发生的事情表示肯定或否定,但是“VP+是时候”可以肯定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受情感类情态副词修饰,句中常使用停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VP+来”中“来”的历时考察,认为这个句式自先秦就已产生,最初“来”表示“由远及近的到达义”。随着两汉以来“VP+宾语,+来”和“VP+来+宾语:”句式的出现,“来”开始实意虚化,直至唐代“到+处所+来”句式的产生,“来”完成了虚化的过程,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充当“V 到”结构的主语和宾语的有关情况,尤其对其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如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等。还归纳了“V 到”结构构成的各种句式类型。  相似文献   

15.
高等师范二本院校的做大做强,必须不断拓展办学的学科专业。非师范类的法学本科专业的办学便成为众多二本师范类院校的选择。对于个师范院校国控法学本科专业教育,我们当需倍加珍惜,不断理清法学专业的办学思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奋力直追,真正实现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入主流,创亮点,彰特色",从而实现法学专业又好又快的科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后缀"子"是一种典型的词缀形式,它的演变既体现了语法化过程,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功能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后缀"子"的语法化体现与演变过程,其次详细分析了其种类及其特征,理清了后缀"子"本身及其与词根之间的关系意义,最后从类属、色彩、虚化、区别、音节五个方面研究了后缀"子"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NP 的 VP”结构的性质,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问题的症结在于,它在功能上表现为名词性,但中心语却是谓词,这就与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相悖。因此,有学者提出“NP 的 VP”结构不是偏正结构而是“的”字结构的观点。本文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把“NP 的 VP”结构归为“的”字结构是牵强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平行分析法对“动词+数量短语”这种结构的句法属性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把这种结构与典型的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进行了比较,认为这种结构的句法属性主要取决于数量短语的性质,动词后带名量短语属动宾结构,动词后带动量短语属动补结构,动词后带时量短语可能属动宾结构也可能属动补结构。  相似文献   

19.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20.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