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邓添天 《杂技与魔术》2023,(1):30-31+71
<正>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兵工厂》是四川省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剧目资助项目。该剧将戏剧精神植入杂技创作,为杂技与戏剧的进一步融合打开了一扇窗。本文试以《兵工厂》为例,探求杂技与戏剧融合的可行性。杂技是演员挑战身体极限,展现具有高危险系数技术的一种艺术门类。而戏剧是“人学”,以人为中心。“人学”深度和人文关怀是提升戏剧精神境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杂技 魅力无穷的艺术 高、难、美、险 不断向人类的极限挑战  相似文献   

3.
孙伟杰 《杂技与魔术》2013,(3):51-51,50
众所周知,杂技是对人体机能的潜力挖掘,是不断冲刺和挑战人体潜能的极限表演,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惊险。在现实的杂技训练中,杂技演员经常因为练习高、惊、险的难度技巧而受使身体受到运动创伤,并在日后留下长久病痛,影响着杂技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好杂技演员在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工作,使其在训练过程中将身体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训练走弯路和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4.
杂技艺术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是借物质支点向肢体极限挑战的艺术,其艺术美的传达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它造成的艺术悬念和期待也是在新、奇、难的肢体动作中产生的。杂技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试图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类高难特技,不断出新、出奇,制造惊险和动作悬念。我以为,杂技不是"再现性"艺术,也不像是"表现性"艺术,倒更像是"展现性"艺术。  相似文献   

5.
杂技是一门挑战人体极限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泛指从百戏演变而成的手技、口技、车技、驯兽和魔术等技艺表演,现代则是演员靠自己身体完成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动作的表演(驯兽、魔术、滑稽已从杂技中单列出来)。要保证演员能够完成高难度技巧的训练、演出,长时间的苦练加巧练是不可少的,而其中教练的执教作用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执教《抖杠》节目的心得体会,来谈谈杂技节目创作训练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杂技人幼小励志,潜心苦练 冬不畏三九,夏不惧烈炎 无数次冲刺绝险,无数次挑战极限 从清晨到夜晚,从初春到严寒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为追求卓越, 你披肝沥胆,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7.
<正>杂技作为新时代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现已成为表现极限技艺、阐释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杂技艺术团联合创作团队打造的《极限快乐SHOW2》,是继2019年《极限快乐SHOW》后,历时4年重磅推出的大型文旅驻场杂技秀,在公演首日接待观众近2000人次,2023年“五一”假期接待观众近1.3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观众的文化品位也在逐渐提高,杂技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更加注重艺术的表现力。人们对杂技的审美要求也从单纯的欣赏技巧提高到整体审美,再升级为要求有文化意境的内涵。如今,杂技正逐步从挑战身体极限潜能的表现形式,趋向于技与艺相结合的舞台剧目演绎。可以说,当代杂技融汇着古今中西的多种艺术元素,秉承着探索创新的艺术精神,借鉴着不同的艺术类型,经历着继承、创新与发展的蜕变。  相似文献   

9.
正杂技因为有追求人体极限的特殊要求,一直被认为更能表现民族精神、人文情怀。在杂技艺术的发展中,首先是继承,然后是创新。在杂技艺术创新中要不断从生活中发现灵感,产生创意,然后运用道具、灯光及现代舞台科技,呈现一个个完美的杂技新作品。基于如此认识,笔者产生了将人文情怀与杂技艺术创新相结合,人文情怀需要靠艺术形式体现出来,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今天,杂技教育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发展新形势下的杂技人才教育,是每一位杂技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杂技人才教育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舞动的马戏     
马戏艺术与舞蹈等其他艺术有着诸多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舞蹈与马戏一样,都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并以此展示人体的优美和力量。而且两者都需遵循一定的动作韵律。事实上,非常精确地区分舞蹈、体操、杂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手技杂耍,就非常的古老,它与舞蹈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再如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游戏,可以说是舞蹈、体操、杂技等多种艺术综合的奇观。  相似文献   

12.
正一这些年,杂技界谈论较多的恐怕是杂技的"技"与"艺"的关系这个话题。过去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而现在,技艺并重已成为杂技界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各类艺术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杂技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跨界与混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问题是,近些年在欧洲新马戏的诱惑下,一味重包装、重混搭、乱跨界,主题杂技、主题晚会乃至杂技剧一窝蜂而  相似文献   

13.
正从征服自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平衡、攀爬、承重类节目等不一而足,都蕴含着一种探索、向上、挑战的精神。人们通过审美愉悦后一时难以忘怀,无论你反思与否,演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任何时代、社会、个人应该具备和倡扬的精神。因此,杂技既是一门青春励志的艺术,也是一曲昂扬向上的主旋律、不屈不挠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14.
杂技舞台美术,简称杂技舞美,是配合杂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专业。从广义上说,包括舞台装置、景饰美化、灯光运用、服装设计、道具造型等与舞台表演有关的一切美术装饰手段。随着观众审美要求和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两者共同创造了杂技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多舞美元素的巧妙利用、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舞台美术装饰的多样介入、各种灯光和音响效果的日趋完善、舞台美术场景的引人入胜及杂技舞台剧的新兴和发展。只有杂技舞美与杂技实现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杂技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一、杂技舞美与杂技相比,发展落后杂技的发源可追溯到春秋秦汉时期,是一门靠代代相传、口口相授进行传承,以极限技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与之密切相关的便是杂技中的各种舞台美术。翻遍有关杂技发展的史料和表演技艺的描述,关于舞台美术的记载却难寻只言片语,可以说多年来杂技舞台美术就一直停滞不前,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且不说没进剧场演出前的杂耍班子、大蓬演出,虽然不能说没有舞台美术,但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就是现如今进入到剧场演出,舞台美术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常舞台的布置装置十分简陋,忽略了整体的美感,也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特点设计专门的布景,纯粹作为简单的道具背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所展现的主题都没有太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杂技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杂技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杂技艺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笔者认为提高杂技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应该引起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以便使杂技艺术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5月22日,因新冠疫情停演120天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大型驻场杂技秀《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在重庆国际马戏城正式复演,为广大观众献上疫情后的首场欢乐文化之旅。《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自2019年5月首秀以来,已在重庆国际马戏城上演250余场,广受观众赞誉。"22日的复演对杂技团来说意义非比寻常,选择在此时复演,除了希望能让市民欣赏到精彩的杂技秀,也希望能给同行带来更多信心。"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说。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舞台美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的任务是根据演出需要,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创造出舞台环境和角色形象,并渲染出特定的气氛和效果。舞台美术的手段多样,表现力源于生活,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杂技创作的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杂技剧的涌现不仅给杂技创新带来新天地,也给杂技舞美带来机遇与挑战,促使杂技舞美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杂技剧《楼兰寻梦》为例,试探讨杂技舞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闲杂技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国际杂技界占有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杂技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杂技艺术之中,因此中国杂技艺术培养的传统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六)杂技缺少定位发展观念。中国现有几百个大中小型不等的杂技表演艺术团体,虽然地域环境和地方经济基础给杂技表演艺术团体搭建的平台不同,但演出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是平等的。大型的杂技团队,由于家底厚基础设施全,在国内拥有剧团独立的演出场所,制作编排的杂技晚会可以得到资金、人员、物力等方面的支撑和支持,所以,进入国际演出市场的竞争机会多,选择也较为广泛。而中型的杂技团队,剧团的综合实力弱于大型团队,只能量力而行制作编排一些小型的杂技晚会或杂技节目,因此,在国际演出市场的角逐有可能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为杂技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杂技艺术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但还存在市场经营意识淡薄,用人机制不活,资金匮乏,杂技艺术的创新不够等问题。随着全球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杂技艺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通过着力打造杂技品牌,增强创新意识,探寻杂技商演市场新路径,打造正规杂技艺术管理的职业团队,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等措施,一定能够实现杂技艺术发展新跨越,中国杂技必将迎束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