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下惠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贤人。孟子称之为“圣之和者”,后世尊之为“和圣”。本文从领导学的角度,来探究柳下惠治国思想的内涵,以期对柳“和圣”这一历史人物取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马克思在评价林肯时,肯定了华盛顿不但在美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位有影响的名人。华盛顿在十八世纪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四十多年,就其政治态度和所做贡献来考察,他一生的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本文就按这一线索对这位杰出历史人物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起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史学界不少论者都把李密看作反面人物,并将其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队伍中“开除”了。孙达人同志的《论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的失败》一文(载《思想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尽管孙达人同志说:“在历史研究中,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语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却给李密这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着一个清清楚楚的判语,即全盘否定。他首先从“原则”上肯定了“认为李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阶级立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为什么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在中国历史上首开封建统一的局面?历来人们议论得够多了。这里且不论客观条件,因为统一已是当时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实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历史仍需要一个杰出的人物来完成统一。正如马克思引用的爱尔维修的名言所说:“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50页)这样的人物是迟早一定要出现的。然而,统一的客观条件,并没有规定谁能够成为统一者。秦始皇之所以能“为天下一统”,除了他本人的雄才大略外,其根本原因还得从秦国本身中去找寻。  相似文献   

5.
旻梓 《八小时以外》2014,(11):36-36
“当所有人都说对的时候,等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也等几分钟,仔细地想一下事情本身。因为当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这是马云在亚洲协会首届“创变者”颁奖典礼上的致辞。在为促进亚洲地区发展做出杰出创新和贡献的获奖者中,马云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家代表位列“创变者”名单榜首,获奖理由是“开创中国商业及慈善历史之先河”。  相似文献   

6.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文学巨著。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好作品。并且说,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的小说“乃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以后也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采用高度写实的创作方法,以现实中的人为小说的原型,讽刺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首…  相似文献   

7.
对历史人物的合理定位是人物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不仅是对人物历史贡献的科学评定,而且有助于充分去认识和理解该历史人物,进而更好地去学习借鉴其思想、人格、活动中的有益成分。以往对陶行知的定位一般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的“三定位说”,纵观陶行知一生在我国教育事业、民主事业等的事迹和贡献,他的历史定位应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或者说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集教育、思想、政治和文学四大家于一身的综合型文化巨人,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教育大师。  相似文献   

8.
段祺瑞身处清末民初时代,是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历史人物。其生平和性格诡异复杂,“功罪兼有”,在历史上一直是有争议的人物。为推翻帝制,他“三造共和”,一手断绝了大清王朝300年的命脉,为中国历史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北洋三杰”之一;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为政清廉,人称“六不沾总理”;他临死之前还留下“八勿”的遗嘱,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他是一个亮点大于暗点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功大于过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基本可以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9.
<正>通常,高校杰出校友在入学时以学校的品牌形象为傲,高校则以成为精英人物的杰出校友为荣,两者形成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亮点。杰出校友累积起高校品牌形象的标志,名牌高校又不断地培养出杰出校友。这是一种互为表里、相互生成的良性循环关系。国内著名院校和全国重点美术院校与其杰出校友亦复如是。今天,全国高校艺术专业衡量艺术人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看学子能否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因此说,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出人才、出作品;顺理成章,高等书法篆刻教育出人才、出作品是硬道理。多所具有近百年文化历史积淀的艺术院校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学校大多以“出人才、出作品”为教育目标,以“立足经典、注目当代;化古融今、守正出新”为教学、学术宗旨,形成常规教育教学与特色、英才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书法篆刻教育为例,全国多所艺术院校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培养出一届又一届“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的书法篆刻艺术人才,取得良好实绩。多所高校的书法篆刻毕业创作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0.
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有人问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一个球是哪一个?”他说:“下一个。”两位世界球星的惊人之语无不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谦虚的人熏在胜利与成功面前,时刻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在自己的前半生都曾创造了辉煌的功绩,但后来却遭到失败的厄运。究其原因,都是他们在胜利后居功自傲,从而导致功败垂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起义前期能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日益显著,他骄傲的情绪一…  相似文献   

11.
一、《蔡文姬》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属于艺术范畴的历史剧,则是历史生活的形象反映和历史人物的艺术再现。它要求以真实的史实为基础,把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然后在史实的基础上和历史剧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夸张、想象和虚构,构成完整的情节,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蔡文姬》也正是这样。郭老说:“我写《蔡文姬》,一部份是根据历史上的材料,一部份是我编造的。有些人物是虚构的,有些事情的过程也是想当然的。”①在《蔡文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运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课中怎样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重视介绍杰出历史人物,是历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但这并不否认杰出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每一个重大历史运动总是由成千上万群众参加的,而群众总有先  相似文献   

13.
一部《红楼梦》,简直就是一个“人物”的画廊、一个“人物”的宝库。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备样的人物(主要是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各种人物)都在这里登台表演了,而且表演得那么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就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固然是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但是作者对王熙风和薛宝钗所投注的心血和所达到的高度,也是罕见的。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艺术创造的难度上鸟瞰全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者更比前者高  相似文献   

14.
周远喜 《初中生》2015,(14):18-19
细节描写是丰满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细节描写”,即对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细微的动作等进行具体细腻的刻画.著名作家李准说:“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担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说,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收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宝库里,《水浒》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一百零八人的艺术形象。在这众多的绚丽多姿的人物画廊里,宋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艺术形象。自从《水浒》成书以来,对于如何评价宋江的问题,《水浒》研究工作者们一直争论激烈:对他褒勉有加,热情肯定者有之;对他贬责无已,全盘否定者也有之;对他有褒有贬,一分为二者亦有之。这里,我不准备参加他们的辩论,我所要谈的是:我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所谓“独恶宋江”说。  相似文献   

16.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佼佼者”,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夏东元先生所著《盛宣怀传》前言中对盛宣怀所作的概括性的肯定的评语。人们常说“青史凭谁论是非”,要评论象盛宣怀这样的政治上的保守与经济实践的进步间的矛盾人格頗为复杂的历史人物,的确是一件难事。何况长期以来,盛宣怀几乎成了“大买办”、“大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同义语,要恢复盛宣怀应有的历史地位就更不容易。夏东元先生根据自己“评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事件有一个标准,即不仅要看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人民大众的认识、态度与作用,而且还要看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态度与作用”的标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全集》第三卷,第379-380页)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早在四十多年前说的这些话,至今,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论曹操仍有指导意义。曹操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罗贯中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把曹操刻画成为“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败坏朝纲”、“欺君罔上”的典型奸臣。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是象罗贯中所描绘的那个样子。曹操是东汉末年继秦皇、汉武之后,执行法家路线的一位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是三国时代一大批法家人物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8.
“江山代人才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必然产生出一些领导运动、指导群众前进的杰出领袖、政治家和思想家、列宁说;“历史上取得统治地位的每个阶级,都推出了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①。任何一个阶级,如果没有自己能够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先进代表,就不能得到统治,更无法巩固统治。历史唯物主义承认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普列汉诺夫说;“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是因…  相似文献   

19.
“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历史题材创作铺天盖地而来,存在的问题很多。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文选材典型。文章记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充分地显示了闻先生的个性特点。这就是前期作为学者的闻先生的埋头的“做”,和后期作为革命家的闻先生勇敢的“说”。特别是闻先生的从“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到大声地“说”,“说”了就“做”的变化,更反映出闻先生生活道路的特点。闻先生的这种变化,是有社会原因的。这就在闻先生的鲜明的个性特点上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正是从这个理解出发,作者选取闻先生的言和行,以及前后的变化作为素材,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历史人物闻一多,而且再现了“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语)的生动形象。“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语)这只是他们中间的一个杰出的代表,这样选材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