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郑桂芳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176-177,184
采用“亲子关系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问卷”,对29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亲子关系与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具有显著相关,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影响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也影响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初中生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相反,不良的亲子关系对初中生自我价值感的提高有消极的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亲子关系是当下学校心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缺乏亲子关系培育的系统性内容设计、亲子辅导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亲子关系的培育力量相对单薄等局限,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借鉴国际上广泛运用的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法,面向初中生研发并实施了“艺术心理疗愈课程”,家长与学生的亲子依恋、亲子共情和亲子互动显著提高,亲子冲突频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亲子关系诊断测验,了解当代初中学生亲子关系和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导致不良亲子关系的因素,探讨初中生问题行为哪些是与父母的教养态度相联系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否差异。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为了探讨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学校适应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亲子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生活满意度。(3)学校适应在亲子关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本研究结果表明,亲密的亲子关系和高水平的学校适应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元薇 《教师》2015,(5):17-18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初中生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性格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对10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维度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生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特点与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结合,以改善初中生的亲子关系为主题,设计出一套计算机辅助软件。为了验证软件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其用于初二年级学生,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实验设计进行为期六周的干预。两组学生亲子关系状况的前后测对比结果表明,该软件在总体上的效果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并结合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爱”品质的活动案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亲子关系问卷、同伴关系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582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与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亲子、同伴、师生关系能预测初中生的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9.
龚洁 《江苏教育》2022,(16):41-44
不断涌现的初中生自残、自杀现象,警示家长、教师乃至社会亟须重视引导初中生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提升需系统地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层面开展,其中社会层面要净化网络环境,塑造良好文化价值观;家庭层面要有意识采用民主教养方式,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学校层面要创设公正、关爱的人文环境,开展丰富的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学生数据,分析作业时间、校内作业时间和校外作业时间对初中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业时间及校内作业时间均会对初中生的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校外作业时间对初中生的非认知能力无显著影响。应理性看待作业功能,拒绝功利化;科学调整作业时间,拒绝统一化;合理设计校内作业,拒绝机械化;建立作业统筹体系,拒绝叠加化。  相似文献   

11.
父母的立场、教师的态度、同学的评价和社会的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初中生"早恋"的发展变化,甚至可以说是男女双方和亲子、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早恋"进程的。如把"早恋"的标签到处乱贴,带来的是误解、偏见,造成的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学生成长的"逆境"。家庭和学校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的教育管理体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疏导"的原则,让初中生安全度过美好的青春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我国西南、东北、中部四所工读学校初中部的264名学生为被试,深入探讨工读生毒品使用行为的特点以及各环境因素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工读生毒品使用率为32.2%,呈现出低龄化、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和女生吸毒率较高的特点。(2)父母、同伴因素和工读生吸毒行为显著相关,父母、同伴吸毒行为越多,对毒品态度越开放、亲子互动越差,工读生越容易出现吸毒行为。(3)同伴吸毒行为与态度在父母吸毒行为与态度、亲子互动和工读生毒品使用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随机整体分层抽样的300名农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MMCS)量表和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TAI)进行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存在性别及年级间的差异。(2)当前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良好,年级差异显著。(3)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相关。为引导初中生合理归因、保持适宜考试焦虑,提出相应的教育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1791名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中学生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的特点,结合同伴特征和问题行为分析了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初一、高一好于高二,在亲密性和支持性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类型、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高一、初一略好于初二,女生好于男生,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3)重点校拥有不良同伴的学生和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比例均显著少于非重点校;(4)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社会疏离感。  相似文献   

15.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以1036名小学生、5011名初中生、1915名职业高中学生和8608名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关系,结果发现:山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几乎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居于正常范围。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且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维度上,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初中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的差异非常显著,且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心理不平衡维度上,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心理健康在强迫、抑郁、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敌对、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6名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整体上表现出积极趋势,但其结构的内部发展不平衡,学习效能乐观明显低于学习期望乐观,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学习乐观水平较低;(2)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年级差异;苗族学生的学习乐观水平显著低于汉族学生;(3)各来源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包括烦恼倾诉、团体参与)对学习乐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我国初中生家庭劳动现状,探究家庭劳动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2.1%的初中生不参与家庭劳动,且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家庭劳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并且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合适的家庭劳动。同时,各方要积极构建以家庭为主体,以学校为引导,以社区为支持的内外交织、多元协同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某中等发达城市的四所学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440名小学生、500名初中生、500名高中生共1 440人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中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成负偏态分布,整体水平较高;(2)学业成绩依然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校普遍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自由度较低;(3)中小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较高,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影响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