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至今日,历史比较研究已成为史学发展最引人瞩目的趋势之一。这种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克服专业史(尤其是国别史)中分散和割裂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验证以往国别和地区史研究中“已被接受的历史解释”,开拓新领域,提出新问题,揭示中西整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具体历史的个别与典型的区别,以展示史学在研究历史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要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理论规范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而这些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迄今尚无完整论述。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试就中西历史比较  相似文献   

2.
杨晓茹 《海外英语》2013,(8X):162-163
该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产生、演进、具体内容等多方面比较中西译论的异同,并通过分析中西译论得出启示,指出我国翻译理论建设在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口译研究是译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鉴于其瞬时性和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又是译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全球化、脑科学、语言学的带动下,口译研究取得实质进展。其神秘色彩被渐渐被剥落,但又显现出口译学科的极端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口译研究一直在该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口译界则积极吸收其理论成果,步伐紧随其后,但仍未能摆脱"跟随"实质。近年来中国口译研究在积极寻求"走出去"之路,逐渐形成了稍具中国特色的口译体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6):21-22
本论文主要分三部分介绍历史比较语言学,首先界定了比较和对比,然后对容易混淆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进行了解释说明,最后着重介绍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宏观的理论知识支撑,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西文艺批评,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对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和由此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艺批评方法论比较隔膜,因此评价或失之过低,或失之过高;而中国对西方的文艺批评,一般亦持上述两种观点。中国和西方的文艺批评方法论,都立足于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文艺创作,发展演进的道路不同,各有不同的建树。所以,中西文艺批评方法论应互相认识,互相对话,这才是坦诚的、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外国文学、艺术大量拥入,为辨别良莠,取精华,去糟粕,运用近年来兴起的“比较研究”方法,对中西、古今美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几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从学的表现形式、功能、美学种类三个方面对中西方学进行了宏观上的观照。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自不同的文化概念中。本文通过对“灵感”这一概念的研究,把握它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内在性,从而显示出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可归纳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四大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哲学基础、艺术实践等方面探讨中西移情理论的异同。中西移情理论都认为移情是人之“情”向外界事物的感入与外射,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两者的不同主要是:(1)“情”的内涵不同。西方所谓之“情”主要指人的性格、人的生命、人的整个精神气质;中国之移“情”则主要指情绪、心境。(2)移情方式不同。西方是扩张的自我同化一切,表现为由“我”及“物”的单向流程;中国则是主体与对象平等相待、互为作用的感应与寄托。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考试周刊》2013,(43):166-166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市场学理论的对比,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西方市场学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创作方法理论是伴随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而同时出现的。构成文艺思潮的首要因素是某种较系统的文艺思想、一定社会的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观念。文艺思潮不仅是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艺术实践活动,而且是一场思想运动,每一种文艺思潮的出现都意味着艺术上的变革和创新,同时也导致一个或几个文艺流派及创作方法的出现,因此,创作方法在思想上是一定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产物。西方文艺史上的几大文艺思潮: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艺思潮,又以某种创  相似文献   

13.
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乃至一个新兴学科,比较诗学,尤其是中西比较诗学在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热切关注。中国的比较诗学始于清末王国维,30年代获得发展,80年代得到复兴。由中国的文学现实所决定,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表现出一种早熟的态势,并以侧重中西诗学的比较为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西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比较文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门类,正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前辈学者垂范于先,不少新人追随于后,对此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发展的势头是令人可喜的。但是,我认为在当前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认真探讨予以解决,只有这样,中西比较诗学才可望取得新的突破。本文拟对此聊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立足本国诗学,破除“西方中心”论中西比较诗学是对中国诗学和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相关联的双方处于对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诗学意象理论在意象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二思想化的不同,达到的诗的艺术境地不一,而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诗歌意象则有相同之处。意象批评的历史长河并不意味意象就是诗歌的全部。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文艺问题正不可避免地以其自身庞大而复杂的结构机制,多触角、多侧面地与其它相关学科不断地碰撞、接轨。以至于文艺问题的探讨,我们已感到越来越难以将其与诸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截然分开。文艺作为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其中要回答的两大重要问题:一个是“文艺是什么”(本质论),另一个则是“文艺何为”(价值论)。这两大主题历来为文艺理论家争论不休,但纵观中西文艺理论发展的历程,在“文艺是什么”的问题尚未明晰之前,中西方的理论大家无不从文艺的价值功能这一角度来看待文艺。‘本文试从文艺价值观的演进入手,对中西古代文艺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探索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宋扬 《考试周刊》2009,(16):42-43
通过对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我们可以分辨出双方译论在翻译过程中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短处,知不足然后有所学,另一方面,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相同的难题,比如翻译的标准、风格的传达、文化的障碍等。对于这些问题,中西译论中都有大量阐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从而推动翻译实践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纯诗理论是诗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命题,随着象征主义诗歌而崛起,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却发生了异变。具有代表性的诗论家的纯诗理论表述中可以看出中西纯诗理论产生、流变及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历史学和历史教育界要求加强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边际性、应用型新学科——现代历史教育学的呼声,日趋强烈。我们本着继承和开拓并重的精神,在认真总结吸取以往历史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意于时代的需求和未来的召唤,就构建新的、更为完善和合理的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体系,提出我们的初步设想。现将我们的设想浓缩为一个论纲先行发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志同道合者的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20.
中西官僚体制产生的不同方式国家是从民族社会的分化中产生的.最初的国家官吏一般地是从氏族军事民主制机构中的氏族贵族转化而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历史条件的差别.氏族社会解体程度的不同,氏族贵族转化为国家官吏的具体方式以及其后发展形成的官僚政治体制在中西方都大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以大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在原始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内陆大河流域的生存环境,农业灌溉经济的自然规律,都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的先民们必须更多地依据组织的生产力,领先一个大的社会共同体,才能较好地治理利用大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