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由于余秋雨先生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点评时,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乐”的读音读错,引发了传媒上的大讨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语出《论语·雍也》,云:“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中“知”通“智”,“乐”字应该读作“要”。《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乐”字,第三个读音:“ya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  相似文献   

2.
文人与山水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世界其他国度难以与之媲美,而且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尤其是学者文人、诗人画家都对山水自然有着一份特别深厚的情感。与古代西方相比,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与山水自然建立了亲和协调的审美关系,并赋予自然审美以丰富的内涵。孔子从自己所奉行的仁学立场出发,提出“乐山”“乐水”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他以水的奔腾不息比喻君  相似文献   

3.
名山游记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具有挺拔坚毅之质、雄伟博大之势,是果敢和稳重的象征。高山之上我们可以闲坐竹林,笑谈世事,也可以聆听细泉,品味人生。山,滋养了珍花异草、参天古木,孕育了彩蝶昆虫、飞禽走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人的心理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其意是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为什么喜爱水?仁者为什么喜爱山?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熹朱四书集注·论语》卷之三)用今天的话来讲;思维敏捷的人(智者),善于通达事理,有如流水活跃,对待世界事物,应变如流,灵活性大.带有这种气质的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水,感受最深,所以乐水.懂得义理,安于义理,  相似文献   

5.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是以“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许多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一话题,人教版高语第四册中的《愚溪诗序》的注释中曾涉及到。该文的注释注曰:“[夫水,智者乐(yào)也]水,是聪明智慧的人所喜爱的。语出《论语·雍也》:‘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爱好、喜爱。”这里教者、学生可深问一层,为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因为山沉稳,仁德之人讲求方正,有操守,故为之所乐;水灵动,智者灵活、善变通,故为之所乐。其问就蕴含着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谈到学语文的苦恼,认为文本中学到的升学考试也不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考试出题也是根据教学大纲出的,二者是同一根上结出的果,只不过语文学科所考的是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课文要点的再现。课本应该是教与学的根本。本者,根也;本固,才能根深,根深才能枝  相似文献   

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山”壮美,象征着稳重、宽厚和刚毅,“水”柔美,象征着灵活、周流和顺达;“乐水”者善于权变,“乐山”者善于坚守。它们都是对立的统一体,是“和谐”世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旭 《语文天地》2015,(10):33-34
人教版高一教材中《论语导读》收录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教学实践中,多数学生对其中“乐”字读音颇感疑惑,《汉语大辞典》将“乐”标音为yào,“喜爱”义,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却未收“yào”音,面对古文中类似的多音字,在教学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因为字音变化多而繁,多音字教学已经成为字音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我们常用的多音  相似文献   

8.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9.
《乐记》论艺术的社会作用,是从对人性的认识开始的。《乐本篇》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由此可见,《乐记》对人性的看法,既非荀子的“人性恶”,又非孟子的“人性善”,而是避开了对人性善恶的抽象思辨,在某种程度上逼近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人生而静,这种天性举世皆然。人被世上万物所感,而生出种种发展变化,习相远也。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学说,是为人性作本质上的规定,带有浓厚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化论坛》2012,(5):19-19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弄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先民在劳动过程中敏锐的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山水之美。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孔子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以“比德”为基本特征的先秦自然美学思想,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学重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美学命题的内在原因在于自然山水在净化人格、培养情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骆霞 《文学教育(上)》2008,(13):134-135
自然,有自由发展之意。其字面上可解释为“本来的样子”。“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庄子在其《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论语》思想中,道德教育所居地位 《论语》思想中,道德教育应该说是居于首要的地位。《论语》中有不少孔子的言德之语。他常叹“知德者鲜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最忧虑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因此,他在教学中最重“德教”。并以“君子”的标准要求学生。孔子最称赞子产的君子之道四大品德,这就是“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些都体现了论语中孔子主张的为人道德至上,育人道德第一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奉”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人就是孔子所说的“成人”,即“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培其智,修其德,养其勇,习于艺,再加上礼乐之文,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备的人了。孔子还指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孔子强调“成人”主要是德.德是“成人”的起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朱熹受程颐的启发,把理分为“所当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两个不同的层面,并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上一层”。朱熹以此诠释《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而认为“所以然之故”就是“天命”。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所当然之则”相当于具体的特殊的自然法则、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属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然之故”相当于抽象的普遍的最高原理、原则,属于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美在雄伟、峻峭;水,美在潋滟、奔放。山水之情,孕育了人类的生命;山水之美,陶冶着人类的情感。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如何去获得这些融于语言文字之中的“美”呢?又如何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去感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趣呢?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卓越课堂”,动于智。“智”由“知”与“日”组成。知者,了解、明白之意;日者,本意指太阳,太阳施予万物生长的根本。“智”引申为知道世间之道。  相似文献   

1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士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仁是为人的境界,知(智)是处世的典范。为人如山,处世如水,既是道德修养,又是行动指南,不变的是如山,变的是如水,仁者稳重不迁,故无忧,智者与时俱进,故不惑。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中国古代,知识垄断于官府,《汉书·艺文志》称“诸子之学,皆出王官。”是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学下私人之风。孔子以其“有六艺以教民”的儒者身份,深刻剖析了教育理论的人性基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文凡引文出自《论语》者,只注篇目);概括阐发了教育的原则和宗旨———“有教无类”(《卫灵公》);全面论述了教育方法和手段———“循循然善诱人”(《子罕》);概要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造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的君子。可以说,透过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其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黄英 《文教资料》2010,(32):71-73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旅游文化观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该思想一方面重在以旅游主体的主观感受为归宿。另一方面又强调无论乐水还是乐山,都是君子对精神文化的一种追求和享受,只是各人享受的方式与享受到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别。但同时知者乐水和仁者乐山又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兼而有之的旅游思想.已成为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较为显著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子在川上曰     
《论语》大多直陈孔子之言,强调“子在川上”而曰,颇值得玩味.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尽管山水各有千秋,但都令人心向往之,所谓“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然而,水作为自然的重要元素,却与生俱来与生命息息相关,是为人类生存的依托,并最终与人类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辞源》,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尤其是“氵”部,古神州文明的滥觞,便悉在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