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诗人的生活状态中,“自然”揭示了诗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在诗歌创作和审美中,“自然”是诗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遵循的最高法则,是审美主体对生命的体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诗学体系,我们可以说,“自然”是中国诗学的基始范畴。  相似文献   

2.
冷月孤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具的人文意蕴。一轮明月,给了中国诗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想像。冰轮的清寒冷洁,契合的正是诗人那颗寂寞孤独的心魂。于是月亮成了诗人最好的情感愿望的寄托。“诗心无知音,惟有月相明”,“清辉艳影,孤心夜语”,这是中国诗人们独有的风雅。于是,在中国古代的月亮诗歌中,就有了那一章章“冷月孤心篇”。  相似文献   

3.
王书怀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黑土诗人”。当时他可能算不上中国诗人的代表,用作家吕中山的话说:“但这不妨碍他在60年代成为龙江诗坛的首席。”  相似文献   

4.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诗作《乡愁》意蕴深刻,脍炙人口,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5.
编者寄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不同年龄段的诗人曾群体性地崛起于中国当代诗坛:“归来诗人”、“青年诗人”、“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女性诗歌诗人”、“城市诗歌诗人”、“新边塞诗歌诗人”……诗坛真可谓风起云涌,引领文学潮头。但孰料仅仅过了十几年后,这一前呼后涌的文学大潮便沉寂了下来,诗歌在文学中的位置逐渐趋于“边缘化”,文学女皇风光不再,再不象她在黄金时代那样引人瞩目。我们认为,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要者有两点:一是相当多的诗人将自己的写作视野缩小到了只关注自我内心的狭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诗歌是“进口”的产物,它和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一样,“求新声于异邦” (鲁迅语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出来了,现代欧美不少诗人进行诗歌革命的时候,都要到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中国现代诗歌学外国诗歌,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有“出口转内销”之嫌 ?中国现代诗歌为什么不直接从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求创新发展的动力 ?  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明清两代的诗人,他们继承传统不可谓不到家,但除了极个别诗人能称得上优秀之外,整整两代诗歌是平庸而低劣的。现代诗人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海外。现代欧美诗人诗歌…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一句话》是闻一多1925年夏天从美国回国后所写的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诗人热烈歌颂的“咱们的中国”,其所指不是“死水”一样的旧中国,而是指一个独立、文明、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中国的热烈歌颂,由于表达了这种崇高的理想,因而“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说出来就是祸”,说出来“能点得火”。它象“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会使一切反动派“发抖、伸舌头、顿脚”。  相似文献   

9.
戴望舒是一个爱做梦的诗人 ,《雨巷》作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是他的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白日梦”。诗中巷、丁香姑娘、雨三个意象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 ,分别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特性、诗人颇具传统特色的忧郁心态、现实理性层面的“自我”。因此 ,《雨巷》也可理解成是诗人对在梦中穿越中国传统文化之“巷”的所见所感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做诗”与“做人”论,实质上是诗歌创伤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的观点认为,诗人是人格创造的表现,诗的风格来自于诗人的个性与人格,学诗者首要的就在于学诗人的人格,“做诗”和“做人”应是完全统一起来的。它对中国现代诗哥创作与理论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修辞”,顾名思义,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已经非常重视言语表达,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人更是着力推敲词语,唐宋诗人词人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  相似文献   

12.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文艺界曾一致决议定这一天为“诗人节”。除了屈原,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一位诗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如此隆重的节日,更没有哪一位诗人,历经两千多年,受到全国百姓如此隆重的祭奠。屈原,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还把大诗人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诗人遭遇到都市社会文化语境,精神上经历了巨大的惶惑和痛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以陌生人的身份流浪在都市中,对都市文化的态度呈现着二重性:纵情于都市文化的物质繁荣,但又在孤寂与颓废中把都市看成是“恶之花”。“都市-妓女”的表达模式成为中国新诗这一时期对都市的主要感知方式。纵情于欲望的狂欢,怀想失去的乡土家园,形成中国诗人精神上的颓废与忧郁气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想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的强烈的致用性质,使中国古代诗歌自学步时起就一直走着“言志”的路。带有浓厚儒教色彩而偏重教化作用的“诗言志”说。弱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纯粹性,却强化了它的人格的伦理色彩。于是,诗歌成为诗人活生生人格的晶化物,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形态。因此,假如我们要比较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人格,而作为诗人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成的诗歌。则是我们赖以倚仗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中“今”“我”两字以其频繁出现而成为诗人内心倾向的两个强烈的符号,“今”反映了诗人务实重今的价值选择,对中国历史命运和机遇的深刻把握和于有限中贯通于无限的宇宙意识;“我”是阶级之我同个体生命的有机统一,是诗人历史主动性和巨大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特定时代和诗人独特生命体验的结果。这种“贵我”“通今”精神直至今天仍为中华民族所必需。  相似文献   

17.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对中国诗人卞之琳的影响。本文从诗歌史的连接性方面、现代性和古典性结合方面、诗歌韵律和技巧方面探讨两位诗人在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和理论上的某种契合和个性特征,以期更好地理解卞之琳在“融古化欧”方面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于20世纪,特别是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革命的浪漫时代,新诗诗人又是以年轻人为主体,很容易与浪漫主义精神产生共鸣,因此浪漫主义思潮流行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成为对新诗产生了最大影响的外国诗歌流派。这种影响不仅来自浪漫主义诗歌本身,也源于新诗诗人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误读”。新诗诗人夸大了浪漫主义诗歌从抒情内容到体形式上对传统的颠覆作用,特别是夸大了诗人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和诗体方式的“自由性”,助长了新诗诗人在做人方式和作诗方式上对“自由”的过度追求,特别是误以为诗体的大解放是浪漫主义最显的一个特点,严重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杨建文 《师道》2012,(4):6-7
在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学校,提起勾长吉老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诗人、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等头衔证明着他的才气。20年前,勾老师就已经是享誉全国的青年诗人,有许多作品发表在《诗刊》、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静夜》是他的优秀的咏怀之作,收在诗集《死水》中。诗人在诗中郑重地宣布:“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静夜》写于离美回国后不久。那时诗人闻一多正值青春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