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碳化硼有其硬度高、密度低、中子吸收能力较强的优势,因而受到了陶瓷制造领域的广泛关注,但同时由于单一的碳化硼材料韧性较低,较难保障其烧结密度。因此,为改善单一碳化硼材料的韧性特征,早期便有大量学者展开了对碳化硼金属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两方面,对A1B2合成反应实验进行了探析,旨在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北大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2020)和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003AA305620)的资助,对碳化硼及其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B4C、B4C/TiB2、B4C/ZrB2等材料的制备工艺,使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的体积密度达到了2.47g/cm3,并开发出碳化硼陶瓷防弹板和陶瓷球等产品,产品的性能指标已接近或超过了热压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高达99.65%的碳化硼陶瓷,研究了保温时间对碳化硼陶瓷致密化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密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发现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排出样品中的孔隙和部分区域的优先致密,但是不会影响碳化硼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7,(7):38-38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枣“凯夫拉”材料。这是一种芳纶复合材料。由于这种新型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2007,(7):38-38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枣“凯夫拉”材料。这是一种芳纶复合材料。由于这种新型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简称PRMMC)是指弥散的硬质增强相的体积超过20%的复合材料。而不包括那种弥散质点体积比很低的弥散强化金属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钢铁具有高塑性、良好的韧性,颗粒增强体成本低、微观结构均匀、性能各向同性等特性,因而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密度高刚度和高强度的增强体颗粒加入到钢铁基体中在降低材料密度的同时提高了它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性能,在进一步研究降低其成本后,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石墨粉和铅锑合金为原料,TiO_2为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石墨粉/铅锑合金复合材料。研究石墨粉对铅锑合金在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上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其微结构,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考察了石墨粉含量、烧结助剂TiO_2含量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降低,弯曲强度增大,电阻率降低,介电损耗先减小后增大。烧结助剂TiO_2含量为3. 0%时,复合材料强度适宜,导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干法成型中的干压法和冷等静压法对含3mol%氧化钇的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的粉末进行成型,并讨论了不同的成型过程对素坯致密度的影响。将经成型后的3Y-TZP素坯在常压、1300~1450℃温度下进行烧结,对其烧结性能做了初步的研究。从而可以得到,由于该粉料有很高的烧结活性,经干法成型后的,素坯可以在1300℃低温烧成下就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94%的烧结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混合和化学镀法制备了铜镍粉末,经过压片和烧结,得到粉末冶金铜镍合金,研究了其密度和硬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烧结温度提高,对其硬度和密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23)
复合材料学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使用单一的缺点,弥补了一些工程实例中使用材料的局限性。沥青对于道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沥青材料空隙率大,使得路面寿命受到影响。考虑使用新型材料对沥青作用进行提升,本文就粉煤灰对沥青作用机理的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泥和沥青是很多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其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材料作为水泥和乳化沥青的混合材料,两者之间混合料的性能和质量与两者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不同比例所产生的混合料的强度,韧性,抗压力都是不同的,针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材料特征和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稀土掺杂对碲化铋热电材料的结构性能、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RD分析、热电性能检测,可知掺杂Ce、采用热压烧结工艺,有利于碲化铋陶瓷片材的结晶性能和致密度,可使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热电优值ZT值大有提高,有利于其在超过100℃的更高温度范围内热电性能提高,适用于工业余热回收。  相似文献   

13.
金属基是一种具有较高韧性和可塑性的复合材料,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性能较高,目前它被广泛的运用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乃至国防武器等众多领域。所以本文对它的制备技术及运用发展做出了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应用材料,其硬度与强度较高,同时密度较低,具有可钻性良好的特点。然而该材料的切削加工较为困难,会对刀具产生严重的磨损,切削效率也并不高。基于此,本文对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特性进行了阐述,并明确了刀具选择思路,通过多种切削刀具的试用选择了最适合的切削工具,并对其切削参数进行了合理设定,以期提高高效刀具在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切削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三元材料由于其高容量、高倍率性能、良好的循环性能而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领域的供能电池中。这类材料在研发时,一般使用固定不动的的箱式马弗炉进行烧结制备,但实际生产中,为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适宜的生产成本,我们必须选用如辊道窑、回转窑等高产能的烧结方式,而在不同烧结方式的转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去研究烧结方式的差异问题。本论文研究不同烧结方式对锂离子三元材料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元材料在辊道窑烧结方式中获得的结果和实验室箱式炉较为类似,而回转窑的烧结方式则容易发生物料比表面积上升、电性能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一种非铁合金。制造硬质合金,要用粉末冶金的方法,把金属及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金属粉末和铁族金属把难熔的金属碳化物胶结起来,就成了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具有特别高的硬度,有相当于钢玉到金钢石之间的硬度,这是目前合金中硬度最高的一种。而且这种合金的耐磨性很强,除掉碳化矽、碳化硼及金刚鑽等特硬材料制成的砂轮能磨动这种合金以外,其他的物质很难磨动它。硬质合金在高温下也不改变硬度,一般加热到800~850℃的高温,硬度仍然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为我们的工艺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所需原材料的种类都在工艺的要求下开始略显能力低下,为了保证工艺水品的提高,相关科研人员也通过技术的提升进行了材料融合去创造全新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多材料融合的制造原材料,我们应该更注重其质量品质,所以我们在对复合材料的检测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进行检测,由于合金材料由于其合成特性,合成的原材料往往价格昂贵或材料不易损毁的特性所导致,所以对复合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亚微米级碳化硅细粉,加入少量合适的烧结添加剂,用干压成型及无压烧结这两个简单易行的工艺制备出碳化硅陶瓷样品,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工艺下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密度:通过对烧结体密度的测量,烧失率和线收缩率的计算及显微组织形貌的观察发现,当添加了适当含量烧结助剂碳和硼时,烧结温度约为2200℃时碳化硅陶瓷有最大的密度,约为2170℃时有最小的烧失率,为2130℃时,线收缩率最小。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微孔数量呈下降趋势,烧结体微孔的深浅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聚苯胺作为三大导电高聚物之一,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但单一的聚苯胺材料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以聚苯胺为基材,复合其它有机和/或无机材料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专利检索查阅国内外聚苯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从聚苯胺-金属复合材料、聚苯胺-有机物复合材料、聚苯胺-无机非金属三个方面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20.
羟基磷灰石的微波快速烧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基磷灰石与脊椎动物的牙齿和骨骼组织的组成极为相似,研究表明它与这些生理组织具有良好的亲合性.羟基磷灰石作为牙齿和骨骼移植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烧结系统对羟基磷灰石进行烧结研究.经过1000~1050℃保温2分钟的微波烧结可以获得超微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300纳米),密度大于98%TD(理论密度)的羟基磷灰石.同时还对微波烧结过程中的加热特征及热失控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