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对象 四年级学生某某,女,10周岁 个案研究背景 1.家庭情况。该女孩是两岁时在孤儿院里抱养的孩子。领养期间,养父母经常虐待她,四岁时养父母曾几次将孩子送回孤儿院,孤儿院觉得难管又将其送回。最后,养父母的母亲看着孩子可怜将其留下抚养,一直到现在,孩子都跟随着六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2.
每每忆起金菊在我家的那段日子,我总会感叹:与她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那是两年前的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妈妈响应学校“献爱心”的号召,从银川市孤儿院认领了一个名叫金菊的女孩。她将在我们家度过一个星期的日子。在那七天里,发生了一些让我想不到的事。和金菊吃饭的时候,我无意间问她:“你的名字真奇怪,怎么叫金菊呢??原本还快活的她,眼神中立刻掠过一丝不安,“孤儿院里的孩子都是没有名  相似文献   

3.
<正>画个妈妈抱抱我,幸福、温馨,又令人心酸的话题!伊拉克战乱不断,致使许多孩子成了孤儿,达娜就是其中之一。达娜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失去父母后,她无依无靠,被送进了孤儿院。虽然孤儿院里有保育员的细心照顾,还能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可她并不开心。她经常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有时做梦都会说:"妈  相似文献   

4.
苏美惠 《课外阅读》2012,(20):38-40
路易莎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什么地方,从她记事起,她就待在圣彼得孤儿院。孤儿院里有很多和路易莎一样的孩子。不过,在这群孩子中间,路易莎算最难看的了:她是兔唇,眼睛尽管大,但呆滞无光——从出生时路易莎就是一个双目  相似文献   

5.
正说良心话,我不能说小时候在佛罗里达的杰克逊维尔孤儿院过的是饥寒交迫的日子,但确实有过半夜里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一天,因为举行了一场防火演习,我们春园学校二年级学生提前放了学。学校和孤儿院隔着一条街,在往回走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女人正在她家门前的草坪上吃着三明治,我停住了脚步,瞅着她。  相似文献   

6.
《简·爱》     
简·爱是个孤女,从小被寄养在盖茨海德庄园的舅舅家里,在那里她受尽舅母的虐待。十岁那年她被被送进了罗伍德孤儿院,不幸的是院长极度自私和残忍。所以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身心的摧残。更糟的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恶劣,她最好的朋友海伦也因身染肺病而过世了。但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  相似文献   

7.
夏绿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马克思曾把她同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一起称为“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夏绿蒂于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山区的一个穷牧师家庭,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虔诚的牧师.童年时,她和几个姐妹都先后进过名为慈善学校,实则是牢狱般的孤儿院.青少年时期,她们是在非常清苦微寒的生活中度过的.以后,她又为生活所迫而当过家庭教师.在当时英国社会里,妇女远没有获得平等权利,家庭教师的地位实际上与女仆相去无几.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34):5
正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从没见过妈妈,她就在地板上画了一个妈妈,想象着自己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这一场景是由伊朗女艺术家巴哈丽·比希在一家伊拉克孤儿院里拍到的,令无数人心碎。睡吧,宝贝,让人心酸的画面,原来水泥地也可以那么温暖。  相似文献   

9.
<正>1.寄宿制孩子≠半个孤儿院儿童尹建莉老师的一个结论是:"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实是她偷换了概念,将"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与"遗弃孩子"画上了约等于号,也将"寄宿学校"与"孤儿院"归为一类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以后就永远不管不问,孩子平时在学校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就可以回家团聚。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依然可以感  相似文献   

10.
编辑推荐 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玛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来帮忙干农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接来了红头发的女孩安妮。安妮,拥有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一张小嘴巴总是讲个不停。她给身边所有的事物取可爱的名字。她无心犯下的错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强的天性使她在学校里赢得了很多朋友,并获得了学业上的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吹梦的巨人     
苏菲睡不着。
  月光从窗帘的缝隙间照进来,正好照在她的枕头上。孤儿院的宿舍里,别的孩子早就睡着了。只有她睡不着,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尽量想睡着,但就是睡不着。  相似文献   

12.
"你们放开他!"我走出孤儿院的大门时,正巧看见学校里的两个小流氓在欺负一个聋哑男孩。于是,我冲他们大叫了一声。我不认识那个男孩,看他的个头儿,我知道我俩是同龄人。我住在孤儿院里,而他住在孤儿院对  相似文献   

13.
这个孩子傻傻的,孤儿院的修女告诉我他有点智能不足,不是很严重,他可以照顾自己,可是不会念书,在学校里念的是启智班。  相似文献   

14.
为你而歌     
十几年前,生活在孤儿院里的丁源,被荣飞的爸爸领养了,荣飞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她的哥哥。后来,爸爸出车祸死了,荣家失去了顶梁柱,生活越来越艰难,兄妹二人的学费成了问题。因为丁源学习好,校方就破例让丁源在学校借读,只收三分之一学费。而哥哥为了资助妹妹继续上学,只得出去打工赚钱。  相似文献   

15.
《三个臭皮匠》根据同名经典喜剧改编,讲述了三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又丑又滑稽的男人,在生活中处处倒霉和出洋相,而当他们的孤儿院面临倒闭的时候,他们三个又一起努力拯救孤儿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她喜欢吹牛,说大话,这大家都知道,但我们还是非常喜欢她。卓拉是个黑人小姑娘。从伊顿山来的,到中国不久之后就跟学校里的同学们融洽在一起了。她在哪儿都能引人注意,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相似文献   

17.
作家连线露茜·蒙哥马利1874年11月30日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上。她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美好的田园生活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小露茜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写各种小故事和短诗。她15岁就在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一次,露茜应约写一个短篇连载故事。她在翻阅以前的笔记本时,一条已褪了色的笔记引起了她的注意:“一对老夫妇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结果一个女孩被错送给了他们。”就这样,露茜的第一部感人的小说诞生了,这就是《绿山墙的安妮》。大文…  相似文献   

18.
卓拉是个黑人小姑娘,从伊顿山来的.到中国不久之后就跟学校里的同学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她在哪儿都能引人注意,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因为卓拉非常善于讲故事。  相似文献   

19.
阿湘     
阿湘是我童年时代最好的朋友。我和阿湘同住一个院子,上学一起走,学校里同桌,回家一起玩耍,形影不离,可谓是青梅竹马的伙伴。阿湘的爹娘以及村子的长辈们都管她叫晓湘。唯有我,直接叫她阿湘。  相似文献   

20.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双眼睛。那是在15年前,在我的课堂上。她总是来得很早,坐在第一排勤勉地记着笔记,偶尔抬起眼睛看看我。从她的一份作业中我得知,她自幼失去了父母,在孤儿院里长大,受到过不少的折磨和凌辱,但她靠自己的顽强不屈的学习和斗争,终于考取了清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