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晨晨 《视听》2018,(11):78-79
《光荣的愤怒》与《烈日灼心》是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但其中姓名意象的巧妙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姓名意象一方面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凝结着多层叙事意义,彰显创作主旨。《烈日灼心》中的"尾巴"意象糅合着父爱、赎罪双重寓意。《光荣的愤怒》中的熊姓意象既暗喻着熊家兄弟的凶残与贪婪,又是阶级斗争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2.
穆磊 《今传媒》2014,(3):72-74
晚间档的黄金时段,大部分卫星频道会选择播出影视剧,但凤凰卫视却把重心放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上,看似出人意料,可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除了凤凰卫视独特的受众群定位之外,频道内地覆盖率、政策和版权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也是使凤凰卫视做出这样一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个看似无奈的选择却带来了令人惊奇的成功——不仅吸引了较有文化品位、注重选择节目品质的中年受众群,同时也带来不错的广告收益。这为国内媒体在黄金时段的节目运作模式和内容定位,开辟了另一片值得探究的新大陆。本文以《我的中国心》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背景、栏目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受众定位、题材选择等方面,从传播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入手,对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解读,希望能对国内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政治是用某一部分人的理念与情感诉诸所有人、打动所有人,以成其普遍性;美学亦是作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激情创造,来引发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共鸣。观看电视剧《红色黎明》(以下简称《红》),我们能很深刻地感受到政治与美学的同源共生。《红》剧通过演绎以贺云峰为首的狼悚山土匪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踏上红色征程的传奇故事,一方面在剧内完成了政治上共产党人对土匪势力的争取,对其意识形态的重构;另一方面在剧外完成了美学上《红》剧对受众理念与情感共鸣的引发。《红》剧中,共产党人对土匪势力的争取或瓦解,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感化匪首贺云峰;二是征服狼悚山土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综艺《妙墨中国心》,由浙江卫视与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出品。这档电视艺术节目开中国“书法”专题综艺之先河,围绕“中国墨宝”展开了一场场溯源寻根之旅,借古今艺术的形式跨界与类型融合,彰显出华夏书法技艺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妙墨中国心》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书法传播矩阵,联合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等一众专家、青年学子,共建“妙墨赏习屋”,由艺人担任“寻墨团”,以“寻墨”与“解墨”的故事性叙事,为艰深晦涩的书法艺术开辟了大众视角和扩散式传播路径,突显了电视艺术节目“活化”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