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并且赶上了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够买好多碗了。搁在现在,就是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岁‘文革’结束,1980年我25岁。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这10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比我大的人,‘文革’前章乃器这些藏家,让人整死一半,比我小10岁的人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贵了。”在物求人的年代,马未都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在人求物的年代,他已经不怎么收藏了。  相似文献   

2.
刘飞锋 《新闻三昧》2006,(12):40-41
因为职业习惯,平时喜欢将多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对比起来看,却屡屡看到让人“迷糊”的报道。为何?因为各报对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尽相同,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信谁。试举例如下:巴金到底享年多少岁?人民爱戴的文学巨匠巴金到底活了多少岁,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后,各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却说法不一。《南国早报》2005年10月18日头版导读《文学巨匠巴金逝世享年101岁,一生中创作与翻译1300万字的作品》,细看内文得知,巴金于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计算一下,正好是101岁,没错。可9月17日《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贾庆…  相似文献   

3.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4.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知青生活》出版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了,这期间来自各方面对这本书的不同反映,使我深切地感到,要让不同时代的人互相了解与理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倒让身为责任编辑的我,觉得很有必要为这本书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5.
六年的往事     
在我的印象中.北大有个醉侠孔庆东写了一篇文章叫做《47楼207》.里面记录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说得平凡些是大学的那些人那些事,说得诗意些是流过的青春和逝去的年华。孔老那个年代离我们十分遥远,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他们没有游戏可玩.在这一点上,我想他们的大学生活就会少了众多色彩。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挨了一个逃课的处分准备忍辱负重升入二年级.这过去的大学时光显得短暂而缺乏厚度,  相似文献   

6.
那天在MSN上遇到高中死党峰,照例 问他:"还是一个人?" 他照例答"一个人。" 我应:"你不会是真的喜欢男人吧?" 说完,莫名地将"晚景凄凉"这个词 和25岁的他联系在一起。 尽管我经常打击他,但不可否认,峰 其实还是算帅的,至少,当一个男人时刻觉 得自己像木村拓哉,说明多少还是有点底  相似文献   

7.
新闻人的职业生涯是与纪律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中外皆然。香港资深新闻人士阮次山甚至这样说:“在编辑台上,没有‘民主’可言。总编辑对所有文章和工作人员有绝对的指挥权,这和新闻自由无关。”但是,新闻人的心灵世界,又是要求最自由的,他要比常人站得更高,要有比平常人更强的精神企求。对于新闻人,如同莎士比亚所说:当一个人的思想不能比飞鸟上升得更高,那就是一种卑微的不足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在大山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母为了我能考个师范学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在80年代,我一个农家娃点着煤油灯昼夜苦读,终于以5门课4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动笔之前     
这几年,我在新民晚报一版《未晚譚》专栏上写丁一些小言論。这个专栏的小言論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我写得多一些就是了。下面談談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有一段关于工匠的电视解说词:"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工匠精神"是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党报新闻记者该具有什么样的"工匠精神"呢?笔者在本文中就此加以浅论.  相似文献   

11.
短评     
没有阅读快感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尘埃落定》我看了一遍,写得不好。给我什么感觉?整个感觉就是没感觉。阿来想学《红楼梦》,写整个大家族的衰落。小说整体的叙述非常沉闷。精彩的地方不多,看下来让人觉得木头木脑的,没多少阅读、审美上的快感。 它以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大概因为小说有一种异域色彩,传奇色彩,让那些评委们觉得很新颖吧。当然啦,得茅盾文学奖的那些作品,我都没有读出多大的好来。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40年代初在上海滩脱颖而出.那时还不到20岁.文章写得那么淡雅清丽,一上来就红遍了东南半壁.我认识她,但无深交.她是贵族后代,又和日伪上层人物事有来往,恃才傲物,性情怪僻,是个冰冷冰冷的女人,不大好接近.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从此再未见过。对他后来的情况和她的第二次结婚,我可说一无所知,放本文只写写1945年胜利前的她。写张爱玲的文艺不少了,这里只从几个侧面,说说她最走红时的点滴,作为补白而已。一、旷世才女张爱玲自己说过,她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此话不假。她是清末大臣张凤给的孙女。张佩组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13.
写作三勤     
我为各报刊台写稿已有20多年了,有了一点小小“名”气。近几年,我每年有200多篇稿件被各级报刊采用,能取得这点成绩,主要靠三勤:勤看、勤思、勤动笔。勤看:收集信息了解动态为了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我每年订阅报刊十几种,每天回到家里,无论有多少事,第一件事就是看报刊、信件,写阅读笔记;每到一个部门,就尽可能地翻阅其各种报刊和已形成的资料,抄下报刊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了解报刊特点,学习行规行话,摘录精彩语段,为写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纺织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薛迪庚,科研成果多,应用于生产快,效益佼佼。1987年的一个冬日,我决定采访他。一路上,我思忖着:写科研成果如何美妙,这是介绍技术;写科研人员如何废寝忘食,苦心钻研,这类报道已多得很了,有不少看来似曾相识。洋洋洒洒、六七千字的“大块头”,是作者容易追求的,但到底有多少读者能耐着性看完它?……东郊的研究所到了。新技术的成果真是五光十  相似文献   

15.
作家最好不要多谈自己的作品。但接到《共和国与我——100位作家说50年》一书的组稿信,让撷取自己最难忘、感触最深的事反映出自己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我就不禁立刻想到我的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三部曲来了!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在我是一件付出极大艰辛和半生精力的事,是一件曾使我最倒霉最无奈的事,也是一件使我最后获得了一些光彩的事,这样的事自然使我难以忘怀。因此决定写一写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成才》1996年第8期刊登的《军中名士李炳彦》一文中,提到了李炳彦编辑扶持帮助我的一些事情C该文发表后,有些同志关心当时的细节,问我能否补充写一写。我说细节当然有,譬如我当战士时,李炳彦编辑曾多次写信鼓励我、帮助我,这件“小事”就是使我刻骨铭心、不能忘怀的。讲“细节”不能离开说“背景”。80年代的整整10年,是《解放军报》“学军事”(以后改为“军事论坛”)副刊的“火红的年代”。主要是在曾光军、李炳彦等老编辑的具体经营下,这个副刊办得充满生气,几乎篇篇文章都跃动着时代激情,洋溢着探索精神,吸引、感…  相似文献   

17.
做个好记者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的理想。但有的人吃了一辈子新闻饭,却碌碌无为,有的人则把自己的作品和名字留在了新闻史上。那么怎样才能具备一个好记者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精神,以高洁的人品去锤炼高尚的文品.以坚实的职业精神去塑造让人敬服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生长在鱼米之乡,14岁时写的诗歌就被收入小学课本里的人,如今年过半百,戴一副厚厚的眼镜,仍显得文质彬彬。然而,无论在什么会议上,他一开口,总是自然而然地冒出那么一句开场白:“我是大兴安岭的”。弄得在场的人多少都有点儿惊诧。本来,一个江南才子,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与那遥远的大森林有何瓜葛?无奈,命运使然。当年,血气方刚的王昌珞大概是太习惯于直抒己见,对于看不惯的事,接二连三地提意见,因而接二连三地挨批判、被打入另册。62年大学毕业时,一纸通知,便把他“发配”到了北国边疆的冰天雪地。 60年代初的大兴安岭,有今天的气魄,却无今天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退休工人,说起我写稿子的乐趣,那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产生的。 1984年春,我厂出现了一股赌博风,因赌博引起打架、家庭不和的事屡屡发生。我写了一篇揭发这种歪风的报道,县广播电台播了。顿时整个工厂就像开了锅,热心赌博的人惊惶了,战栗了,风气也开始变了。与此同时,我也被震动了,没想到,一篇小报道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从此,我不顾自己文化低,鼓足勇气,坚持天天写稿。然而,只有小学文化的人,要想“爬格子”舞文弄墨谈何容易。1985年1月,我一连向省电台投稿20多篇,都是泥牛入海。于是,我自费买了十多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逝去,许多东西是可以忘记的。身边人遇到什么痛苦的事,我常劝说,没事,过些日子自然会好的,时间是医治创伤的良药。干新闻多年了,采访的人、听到的事,记不清有多少了,但真正让人记住的还真不多。我常常拍脑门:是不是记忆力衰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