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神林青霞是不老的——她曾以貌倾国,如今,更以文动人。继第一部作品《窗里窗外》获得好评后,她的第二部散文集《云去云来》也已上市。"别叫我美人,我现在是作家",这是女神的宣言。她把写作当成下半生的事业来做,文字质朴而有情怀;用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话说,《云去云来》最大的特质就是"真"与"善",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动人。在她的笔下,张国荣、邓丽君似乎从未离开;那些恍若隔世的岁月,也可在某个午后的瞬间被找回。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一生中,命运可能会赐予他一件珍贵的礼物——那就是书,以及读书的兴味和习惯。”(《一年四季》) 我已经很早得到这个礼物了。但是,我要特别感激命运女神的是,她终于给了我礼物中最宝贵的珍品:鲁迅的作品。早在我上小学也即十来岁的时候,已经读过一次《阿Q正传》,但对于这部人类杰作,当时确实是不甚了了,只觉得小说写了一个可笑的“乡下佬”,此人有些怪癖,挨了打不敢回敬,却还能自得其乐;此外,对小尼姑动手动脚于前,又调戏寡妇吴妈于后,用吾乡的土语来讲,是个“流里流气”的脚色。……勉强读完也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6)
我与“秦镜”文/亦杰我与《西安晚报》的杂文专栏“秦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她是我的“杂文母校”,也是我的笔耕园地,还是我的人生镜子。副刊部主任赵发元戏说我是从“秦镜”走出来的“杂文家”,如果把“家”改为“作者”,赵君所言大抵概括了我的涂鸦轨迹。《...  相似文献   

4.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序章已在,开启未来.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口述实录”的新闻兼文学的模式,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殊荣.她把沧海装进杯子,她把历史收进一页;她记录过去,她开启未来.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做记者属于科班出身.在她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1983年)、《我还是想你,妈妈》(1985年)、《锌皮娃娃兵》(1989年)、《被死亡诱惑的人们》(1993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1997年)、《二手时代》(2013年)等作品,并创作了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  相似文献   

5.
马焰是从新疆来到山东济南电视台的。在新疆的时候,她有个外号叫“获奖专业户”。的确,她所编导撰稿的片子多次获奖,有三部片子获全国一等奖; 四部获全国二等奖;三部获全国三等奖;七部获省级一等奖。其中担任编剧的电影《神秘驼队》,被誉为“天山上的又一朵红花”;担任编剧的电影《火焰山来的鼓手》获得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儿童片金奖、中  相似文献   

6.
宗炳《画山水序》有一句云:“而贤者通”,“通”字甚少有人注意,而实至为重要者。《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疏:“通晓于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唐君毅称之为“交感之际”,即吾人生命体验之起点。察《全晋文》卷二九王修《贤人论》,有云:“敬未能暗与理会,何得不求通?”《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洞”者空也,空者通也。故《全宋文》卷二十宗炳《答何衡阳书》:“佛经所谓本无者,非谓众缘和合进皆空也……贤者心与理一,故颜子‘庶乎屡空’,有若无、实若虚也”;卷二十一《明佛论》:“虽以颜子之微微,  相似文献   

7.
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就是以日本的名著《竹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月亮女神”而命名的,她是美丽的竹子所生,竹林里的竹取翁夫妇将她抚养成人。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美丽聪慧的绝代佳人,无数个富人家的公子哥向她求婚,都被她一一拒绝,值此难办之时,玉皇大帝召她上天宫,8月15日,花好月圆这天,她飞往天宫(月球),成为月球女神,也被誉为美竹公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339的联想     
在一次国际笔会上,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男作家,打量一位坐在他旁边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士,判断她很可能是一个初入门的新手,于是在与她简短交谈几句后,不无炫耀地说:“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一部”。女士回答。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飘》。”女作家平静地说。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时至今日,世界上知道小说《飘》和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数很可观,而对上述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年轻作家,人们无从查考也无人愿意去查考。看来…  相似文献   

9.
翻开今年第七期《新闻战线》,《好党员刘衡》这个题目吸引了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心情非常激动。对于刘衡同志,我既陌生,也熟悉。说陌生,因为我没有见过她,同她没有过任何来往;但是我对她又是熟悉的,因为二十年来,我常听人们谈起她,大家说她“犟”、“死不承认自己是右派”、“太吃眼前亏”……逐渐地我对她产生了兴趣,有机会就要打听她的消息。当时人们在谈起她的时候,语气间没有憎恨却是同情,是呀,这么一个老党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象刘衡同志这样坚决不承认的是少数,因此她吃的苦头也最大,作为一个女的,我也就特别同情她。后来听说刘衡同志的右派问题被改正了,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但是她后来又怎样了呢? 凡是刘衡同志写的文章我都读,我的好奇心变为亲切感,我对她产生敬意,从她身上受到  相似文献   

10.
在“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福建省莆田市,有一位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作家于一身的“三栖记者”。他曾先后3次晋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新闻颁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全国记协主席、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先后3次为其专著题写书名和贺辞。前不久,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两会”联合开展的“大力弘扬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巡回演讲活动,他那题为《我圆五彩梦》的动人演讲,  相似文献   

11.
何静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女人,性格多面,无论是温柔婉转还是热情奔放,何静都表现得那么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流露的也是真性情。作为歌手,在音乐上无论是爱听的还是爱唱的,她也都是一变再变,从不停留在同一地点。成名作《向北方》是一首火辣辣的中国RAP;《喜欢你》旋律舒缓动人,缠绵得“要带你去飞”;而《家园》则清朗大器,质朴清丽,活脱脱一幅民族风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从出生到告别人世,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但是,“衣”却放在“食”的前面.为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古人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天下治”后,“食”的问题当然可以得到解决.所以“衣”在“食”前,是有一定道理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部《中国服饰史》,对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变迁作了开创性的论述.1995年,黄能馥、陈娟娟也出版了一部《中国服装史》.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 ,笔者访问美国的时候 ,在丹佛大学遇见来此做短暂停留的玛莉亚·托罗 (MariaSuarezToro)。得知她是中美洲哥斯达黎加一家非赢利性电台“妇女国际广播”(FeministIn ternationalRadioEndeavourFIRE)的记者和英语节目的负责人 ,并且在 1 995年来北京参加过世界妇女大会 ,我立刻对她产生了兴趣。在她给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放映了她参与制作的一部有关北京世妇会的纪录片后 ,我采访了她。笔 者 :为什么给这部纪录片取名为《只有语言是不够的》(MoreThanWords) ?玛莉亚…  相似文献   

14.
她写信落款写“莲子”,打电话自报家门说“我是莲子”,人们也都叫她“莲子”;她钟爱“莲子”这个名字,因为莲子是一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玉藕,是一朵淡淡留香、深深留情的小荷,是她生命的全部。其实她的真名叫徐春莲,只有在《家庭》杂志的版权页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的一天,我送九岁的女儿上学,在车里听玛丽亚·卡拉斯在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的唱段,但女儿纠正我,那应该是“大利拉”,因为《圣经》里是这样译的。我更想不到的是,她接下来完整复述了这段爱情与背叛的故事。为什么读经典?打开卡尔维诺这本书时,我强烈希望找到答案,用以证明女儿在“大书”上过早耗费的许多时间并非虚掷光阴。六岁那年,她已读完全本的《伊利亚特》,但过多英雄的惨死使她对另一部荷马史诗再也提不起兴趣。她对麦克白痛苦的自我分析亦不以为意,反倒留连于三女巫熬练妖丹的方子。“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  相似文献   

16.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3,(37):96-96
斯嘉丽·约翰逊 仿如希腊女神 斯嘉丽·约翰逊为《Interview》拍摄写真.不玩妖艳玩梦幻,素净的妆容和如烟如雾的布景让她看起来仿如希腊女神。斯嘉丽在访谈中谈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说因为“公鸭嗓”所以一直不太擅长拍广告,声音一出来就让人感觉兴趣全无了。  相似文献   

17.
女主角干颂伊:游走在“女神”与“女神经病”之间的“二千”。悖论式的人物塑造法,即将性质截然相反、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个人物的身上。剧中将此法运用得出神入化的角色是女主角千颂伊。剧中的她是韩国演艺圈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是众人心目中不可亵渎的完美“女神”。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女王的高贵风范。但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言行举止和“女神”的形象差之千里。  相似文献   

18.
一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倔强?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此诗题为《威权》,是一首典型的左翼诗,作者是胡适.《威权》的末尾有一个注释:"八年六月十一夜.是夜陈独秀在北京被捕;半夜后,某报馆电话来,说日本东京有大罢工举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诗歌非常时尚,连郭沫若为自己的诗集《女神》写的序诗,也会写成这样:"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  相似文献   

19.
情结     
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她帮助发表的。那是 10年前的事了。记得是办公室让我临时协助档案室搞文件归档工作 ,此时 ,正值《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出版 ,正推行用计算机检索档案的方法 ,本人尝试用主题词来进行文件分类 ,并用主题词作为计算机检索的入口词。事后就此写了论文《谈用主题词进行文书立卷的尝试》 ,不想 ,她让我的论文发表在 1992年第5期上 ,顿时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以后每看到她 ,我都会肃然起敬。当我也“为他人做嫁衣裳”时 ,面对青年教师的来稿 ,我又会想起她是怎样对待我的第一篇文章 ,我像她一样为别人的稿子精耕细作 ;当我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瑴”与“(■)”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瑴”音jue,双玉谓之瑴。《说文解字.玨部》注曰:“瑴,玨或从(■)。”《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云:“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穀、马三匹,非礼也。”晋杜预注曰:“双玉为瑴。”唐陆德明释文:“瑴音角。字又作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云》云:“二玉相合曰瑴,此玉常合生故也。”《国语.鲁语上》:“(僖)公悦,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三国吴韦昭注:“双玉曰瑴。”“(■)”音ku,意为未烧的砖,即砖坯。《玉篇.土部》云:“(?),墼土也。”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下,塼》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