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文学”是适应旅游与旅游业的兴起而提出来的。作为旅游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山水文学,它以山水为描绘对象,通过描山绘水,尽力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古代山水文学作家,不但为我国古代文学增光添彩,也为旅游文学提供了借鉴。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旅游文学,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
姜勇 《华章》2013,(14)
山水文学是包含前人多层审美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当今旅游者的审美过程高度契合,其审美特征对后来的旅游者具有导向功能,对景观也具有典型化与艺术化作用,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怀远山水文学资源丰富,其审美特性与怀远旅游文化主题相近,可以将山水文学与景观开发结合,通过文学提炼景观的美学特征,设计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旅游者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论旅游审美与故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审美的需要 ,旅游之美是旅游对象对旅游者心灵的震撼 ,旅游者的审美思想与旅游者心灵深处的故乡情结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概述了故乡情结的涵义 ,阐述了旅游者在旅游审美中达到故乡情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寄情山水,形诸诗咏,是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之一。即使是被称为南荒之地的古代海南,即使是遭贬谪之文人臣相,也往往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海南艳丽秀美的黎母山,似骅骝腾跃天际间的马鞍山,巍峨雄伟的五指山,海南自然山水的旖丽风光,无疑都成了古代诗人的审美对象,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们写下了不少山水旅游诗,虽然各个时代的审美风范不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旅游地区地域性文化,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吸引力、向往力和张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三亚山水传说即具有多方面文化内涵,具有突出的旅游审美价值。三亚山水传说的多样主题类型,表现了三亚山水景观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从作为审美主体的旅游者和作为旅游客体的山水景观而言,山水传说有着尚待挖掘的潜在旅游审美价值;从媒体传播平台、导游素质提升、景观文化设计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四点可以探索基于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儒学对山水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学对山水文学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儒学促进了士人山水审美情趣的形成,儒家情性观对山水文学重抒情的艺术特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山水题材与山水诗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题材,是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具体描绘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山水题材,就是作为材料而出现在作品中的对山水的描绘。诗歌中有山水题材并不表明即是山水诗。作为山水诗至少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诗中对山水的描绘较多,山水是该诗的主要表现对象。第二、山水是该诗的主要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8.
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创作中,开创了盛唐诗坛上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即追求一种"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这种审美情趣主要表现为虚明澄净的禅宗境界、含蓄的感情表达方式和恬淡的色彩基调等方面。禅宗的信仰、人生哲学和酷爱自然、崇尚隐逸的生活情趣,以及受道教"守静去欲"、"安心坐忘"思想影响,是其山水田园诗创作审美情趣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审美情趣的作用下,王维才妙笔生花,写出了他人没有写出来的山水田园的内蕴美,从而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在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除借山水以娱目遣情、适性自得之外,欣赏山水之奇亦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追求。"奇"作为魏晋南北朝新兴的一种山水审美趣味,在山水文学中影响甚广,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章,明确地流露出了对山水之奇的钟爱。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奇",可以分为雄奇与幽奇两类,其中雄奇在山水文中又具体表现为形奇与势奇两种类型,幽奇在山水文中则具体表现为空灵、澄澈、迥异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山水田园文学是一种专属于文人阶层的文学,以隐逸、避世的思想为基调,因而在现代社会现实主义提倡者的眼中,一向是没有价值的。然而美本身便有其存在价值,从山水田园文学中所发掘的丰富自然美,是值得探讨与推广的。现今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相当疏离,而山水田园文学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文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审美文化,都能为现代人提供一个省思的参考与借鉴,从这方面看具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发展作了宏观性的考察与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经过了由文学中的山水到山水文学,再回归于文学中的山水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山水文学之主要写述对象的山水,其功用也由比德嬗变为感情寓托,再进而成为人物或情节之烘托和映衬。  相似文献   

12.
邵秀芳 《文教资料》2005,(34):80-82
山水情趣是中印古典文学的灵魂所在。直观性的思维方式是中印文学山水情趣兴起的根本原因,而印度佛教对中国山水诗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中印古典文学中的山水情趣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印度文学以自我消融于自然以大彻大悟,而中国文学是把自然幻化于自我,借灵心以妙悟。  相似文献   

13.
论宋祁的文     
宋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在文学、史学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思想和创作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和生活情趣。本文试图对宋祁的文学思想和骈散文创作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其文学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具有很强的文学特征。现代诗歌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艺术化的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因此,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和理解,必然会帮助中学生在鉴赏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有着很大区别,而现代诗歌正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节奏感极强的文学体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趣的培养,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要以审美情趣为基础。所谓情趣,是指人的性情志趣及其在生活、审美和人生中的情调趣味。在西方,作为美学概念的“情趣”一直具有审美鉴赏力的含义,意指一种辨别、选择、判断与享受审美对象的能力:如今,我们把情趣看作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以喜爱或不喜爱的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它具体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或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为现代人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营造了良好的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导游,作为沟通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服务中介,对于提高游客旅游审美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旅游者的美感发展阶段,导游对于旅游者的审美引导,应达到三大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三大目标,导游应注重自身美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藻的大背景下,把品德看得高于一切,同时重视文才、重视礼法,而崇尚貌美风仪成为当时社会人物品藻的突出特色.柔美山水、妖艳文学的熏染,甚至出现了男性审美的女性化倾向.这与个性的觉醒、自我的体认有关,还与男宠的大兴有关.山水审美的情趣与士人的享乐生活与男性之女性审美的追求是此时期风气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1 绪论 绪论部分是全书的一个总论,是对文学艺术的总体的认识。中心是回答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特点。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习整个课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审美意象及其特征。审美意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晶,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四大特征:虚实结合、情理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社会功利性与审美愉悦性结合。 3)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特点。文学是用语言作为媒介构造审美意象,其特点为:意象的间接性、概括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是一种与文人作家之书面文学有区别的“立体性”文学,它是民众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和文化情境的文学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全文以庆元廊桥的民间文学为例,探讨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清新深远的意境、优美和谐的音韵而脍炙人口。诗歌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滋养心灵,还能促使其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歌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审美情趣、完善思想品格、培养价值观念等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思想品德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必修课程。因此,诗歌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与思想品德课追求的教学目标是水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