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清主动和被动在动词性谓语句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生者,这种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是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如“他拿走了《新华日报》。”或者选用被动句,如“《新华日报》被他拿走了。”报纸上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复句中,几个分句有的是主动句,有的是被动句,分不清主动和被动,前后主语不一致,造成语义不连贯,表达不清楚。例如:  相似文献   

2.
新闻卖不得     
新闻有花钱“买”的,指的是要付给作者一定的稿费,同商业无关。最近听说某些新闻单位居然“卖”起新闻来了,实为怪事一桩。所谓“卖新闻”,即:你要我报道你的企业和产品吗?那好,请掏钱来!名之日“有偿新闻”。这样给新闻裹上一层金钱的外衣,实在是新闻的不幸。  相似文献   

3.
有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有个西瓜摊,西瓜标价是:四斤以上,每斤一角四分;四斤以下,每斤一角一分。一位顾客挑了一个西瓜,刚好四斤,卖瓜的要他按每斤一角四分付款,说“四斤以上”包括四斤,买瓜的则坚持按每斤一角一分付款,说“四斤以下”包括四斤。双方争持不下。文章认为,造成这场争执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对“以上”以下”有不同的理解。“以上”“以下”都是涉及数量的概念,其“科学的规定”是:“‘以上’是指包括本数和一切高于本数的数,‘以下’是指一切低于本数  相似文献   

4.
新闻卖不得     
新闻有花钱“买”的,指的是要付给作者一定的稿费,同商业无关。最近听说某些新闻单位居然“卖”起新闻来了,实为怪事一桩。所谓“卖新闻”,即:你要我报道你的企业和产品吗?那好,请掏钱来!名之日“有偿新闻”。这样给新闻裹上一层金钱的外衣,实在是新闻的不幸。此种干法何害之有?至少可以举出三点:  相似文献   

5.
“光顾”,《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修订本469页)从这个释义中,我们当能明确:第一,“光顾”者(即句中“光顾”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亦即“光顾”的主语)应是被“敬”之人;第二,“光顾”者不能是自己(谁会称自己为“客人”呢);第三,“光顾”的场所应是某个具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商家促销花样叠出。如某商场曾搞过这样的活动——只要女顾客当众脱至仅着贴身内衣,即可免费穿走一件羽绒服;某商家为吸引女顾客,打出一则广告——“购满1800带帅哥回家”,而跟随女顾客回家的“美男”的职责,就是做3小时家务;再如,有厂家“出价百万聘公厕形象大使”……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中的一些作法,可谓恶俗,但往往能见诸报端。之所以出现这些作秀、炒作,无非是因为一些商家认定“新闻就是最好的广告”。在此,笔者无意谈论商家的道德水准,倒是想提醒媒体同行几句——对商业炒作行为,我们理应提高辨别能力,因为我们肩负着社…  相似文献   

7.
张洪霞 《大观周刊》2011,(23):11-11
1进口合同方面 合同范围,简单讲,就是买什么。是买方进口成套设备的基础性条款。成套设备进口不同于普通货物进口,通常由卖方在双方设计联络的基础上进行起草;设备提供则在卖方提供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由买方将卖方交付的设备进行安装、试车并进行性能考核;卖方对通过考核验收的设备还要承担一定期限的质量保证责任;同时,  相似文献   

8.
李强 《新闻前哨》2014,(12):14-14
11月的莫斯科,早已是寒风刺骨的严冬,可每天仍有大批的泳装从哈尔滨发往俄罗斯各地,当地人正在翘首以盼他们网购的货品。是俄罗斯热衷冬泳么?当然不,而是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太有吸引力了。这些被称为“淘戈利克”的网购者,对阿里巴巴、速卖通、淘宝网如数家珍,甚至还总结出“中国网购攻略”:同一商品报价中间价往往最好,买服装鞋子要找广州上海商家,买电子产品则选深圳卖家。  相似文献   

9.
作者原文: 北京市百货大楼实行“消费者赔偿办法” 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忧虑,商家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市百货大楼本着这个原则,在京城率先实行了“消费者赔偿办法”。 最近,一位外地顾客得到了百货大楼的退赔费2000余元。他因去年底从百货大楼购走一台空调机,回去后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年初虽已退款退货,但经过多方鉴定,大楼发现在买退过程中,给消费者造成了误工、路费等方面的损失。经与消费者协商,大楼向这位外地顾客退赔了误工、旅费、运费。  相似文献   

10.
这两天,新记者证发到了手里,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记者证代表着什么?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早上上街买油条时,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令在场的很多人嗤之以鼻。我们也暗为这位老兄脸红———记者证用来买油条,真是给我们记者丢了脸、掉了价。但事儿越小,越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记者手里,记者证代表着一种牛气十足的感觉。兜里揣着它,脾气大了不少。还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去商场买东西,同样亮出了记者证,要求商场免费“卖”给他一台空调。在遭到拒绝后,便以曝光相要挟,并扬言:“这么大个商场,找你点问题还…  相似文献   

11.
在繁华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南端,矗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巨幅灯箱,它醒目地告诉川流不息的往来行人:这里就是中国印刷物资公司装帧材料服务部。服务部虽然店堂不大,但五颜六色的装帧材料和精美的样书吸引着全国各地关心出版、印刷的顾客,还时有外宾光顾。即使不买东西也想看一看、问一问。来自云南的一位顾客说:“这可是全国第一家,装帧材料有人管了,看看也高兴。”出版社的一位老同志讲:“我们的出版物应该是第一流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营销专家科特勒在他的产品层次理论中将产品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其中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想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者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者利益;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网站的品牌忠诚,即E忠诚,是指在线顾客对该网站品牌的忠诚,也是指顾客重复选择该网站购买某一特定产品或某些产品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因此,只有消费者既有对特定购物网的态度偏好,又有相应行为表现,即同时满足“情感E忠诚”和“行为E忠诚”两个维度,才能称作E忠诚。  相似文献   

14.
“tie-in”中文是捆绑、搭配的意思,在其几个相关词组中,“tie-in sales”有“捆绑销售”之意,通俗来讲,就是商家所谓的“买一送几”;另一词组“tie-in film”则特指电影附加产品,是一种与电影相关联的各种商品,即同时出版改编的小说或原声带专辑唱片;而现在在国内的出版世界中,“tie-in art”这一词组则指与图书相关联的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将已出版的图书内容改编后制作成电影,然后依据电影内容再重新出版一部作品。因此,依笔者之愚见,图书与电影的“tie-in”关系似乎用“联姻”一词更能加以形象地说明。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14日天津《今晚报》副刊版《有关我的经济头脑》:“买的时候欢天喜地,,回到家中一试,大多差强人意,然后就张罗给人。”句中把“差强人意”作贬义用,即状况不佳,不如人意。令人遗憾的是,如此曲解成语本义的用法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6.
甚至,童话《白雪公主》里那个女巫在卖木梳时不吆喝木梳,而吆喝“卖好东西了啦。”“好东西”才人见人爱,才吆得来顾客,才广告得来市场。如是,我每与万千刊名中的“好东西”遭遇,才有与博尔赫斯邂逅的感觉。尽管书刊的、电子的出版物地毯式轰炸着使人几无藏身之地,但一个好刊  相似文献   

17.
再加一把劲     
某日晚,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是暑期儿童读书问题。 在一书报摊前,记者问一儿童;“想买什么书看?”答:“日本出的连环画。”问;“为啥不买中国出的?”答:“买不到,有也不好看。”记者又指着琳琅满目的小人书问摊主:“这些都是哪里出的?”答:“绝大多数是日本的,中国的很少,也不好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天,上海气温高达三十多摄氏度。记者到南京路国营商店的冷饮柜台寻觅大雪糕,发现它已经失踪了。许多顾客愤愤责问:这是怎么回事? 6月17日,记者走进南京路东的“大丰食品商店”,这家有七八间门面的商店冷饮柜上,醒目地写着出售四角多一块的冰砖、紫雪糕,五角多的软罐头桔子水、冰淇淋,就是不卖一角五分的大雪糕。许多顾客只好买冰砖吃。记者又到“泰康食品商店”、“三阳南货店”、“泰昌食品商店”、“上海儿童食品店”。这些拥有好几个冰柜的大店也都只卖中冰砖、冰淇淋。许多顾客气愤地问:大夏天,国营店为什么不卖雪糕、棒冰? 跑了二、三十家食品店,记者总算在“新建酒店”  相似文献   

19.
奇葩·奇芭错例: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芭。辨析:“奇芭”应为“奇葩”。“葩”(pā)即花,“奇葩”本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如“奇葩异草“。又常用于比喻义,喻指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非同一般的人或事物。“芭”读bā,虽与“葩”字形相近,但却是指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现多组成“芭蕉”一词,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这种植物的果实。由此可见,例句中的“奇芭”应为“奇葩”。乞求·企求错例:翟某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苦苦企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辨析:这里的“企求”应为“乞求”。“乞求”与“企求”读音相同且词义相近,但用法有所…  相似文献   

20.
红苹果点点利连锁店在方庄开业,它用低价销售招徕顾客,使得方庄居民邻里间奔走相告,热闹一时。比如说:宽字牌酱油在别的平价商店卖2.10元,在“红苹果”只卖1.92元;舒肤佳香皂,别处3.80元一块,它卖3.42元;1000克重的草莓酱,别的商场12元,它的售价8.51元;脱骨扒鸡有的卖18元,“红苹果”卖13.90元等等.它把附近几处平价商店都比下去了,难怪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别看如今的机关干部和广大职工层的收入都增加了,对于日常生活的开支还是很会计算的,一瓶酱油只差一角几分钱,也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家连锁店的优势就在低价销售。有人说“红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