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从西南民族地区就业导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就业引导下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可能性,提出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区域和谐社会、加速发展西南边疆现代民族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云南现代民族高等教育历史及现状,将有助于我们对其未来改革和发展有一个更清醒、更客观的认识,也可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高等教育大省、人力资源强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期,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和谐社会建构、教育公平理念及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域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追求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应注意: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特色化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GINI系数的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校的区域布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高考的体制及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四个方面入手,基于GINI系数理论,量化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不同区域高校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需要,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呼唤,更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属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的阶层差异成为入学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各个阶层学生在家庭城乡归属、家庭职业类型、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经济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四大指标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缩小区域差距和阶层差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和均衡,是推进区域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边疆地区各民族富有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全国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大局的重要因素,而边疆地区主要缺少的就是文化认同。其中最大阻碍就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危机,要打破这种阻碍,进而实现文化认同,就要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充分反思,从而实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边疆地区各民族农村教育体系构建与文化认同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慕彤 《考试周刊》2014,(49):147-147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高等教育作为促进人力资本增值的有效手段,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通过政策导向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有效平衡了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也对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有利于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双方面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由于经济、政策、地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云南高等教育在布局、规模、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区域协作、增强经费投入及推行区域化战略四方面推进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南边疆地区社区治理能力,事关西南边疆地区民众福祉的改善增进,西南边疆地区对外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以及西南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的创建营造,是推进西南边疆地区社区治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关键依托。为此,必须从社区的居民参与能力、服务供给能力、文化引领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矛盾预防化解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等六个维度,推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从而促进西南边疆地区社区治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贷款中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N Li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2):61-65
从经济学受益公平原则来看,适度、规范的高校贷款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高校贷款拉大了我国本已悬殊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异,不利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了公有产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垄断地位,挤占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当前我们应特别关注高校贷款中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问题,它们不仅关系到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高校贷款,而且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客观要求。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配合,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对于和谐校园建设乃至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从构建和谐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和谐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学校发展、高校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文章结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着重对构建高校和谐后勤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作了深入探讨与详细介绍,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高等教育既是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是否成熟、繁荣的重要标志,又是影响和谐社会进程与高等教育走向的一股巨大力量。文章提出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和谐高等教育的理念及未来发展图式的两个基本要求。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提出的两个历史性要求,隐含了以法治型教育公平观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子系统、各项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谐”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谐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均衡合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促进社会人才结构均衡、社会合理流动、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持续发展。政府、职业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高等教育公平是重点和难点。高等院校要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则需要给予所有社会成员平等竞争的机会,所以只有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社会才能公平,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会有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推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政治进程;有助于传播先进文化,增强社会活力。应解决江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这对构建江苏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加强高校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是满足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之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在安全理念倡导、安全教育渗透、安全活动实施、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避免出现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安全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体育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述了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其重要性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