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早已盖棺定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然而考察历史事实,本人对此观点不敢苟同。 一 蒋介石办事,往往一箭双雕。廖仲恺惨遭暗杀,蒋氏乘机拉拢汪精卫,以胡汉民的弟弟胡毅生参与暗杀为借口,逼走胡汉民;继以许崇智有与叛将陈炯明勾结的嫌疑,驱逐许崇智;不久,蒋又制造“中山舰事件”,左打共产  相似文献   

2.
192 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 ,广州虽然是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 ,但却是军阀杨希闵、刘震寰把持的天下。杨、刘自恃讨伐陈炯明有功 ,驻军广州 ,控制广州的财政和一切税收机关 ,对新生的黄埔军校百般刁难。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 ,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廖仲恺尽心竭力 ,使出了浑身解数。那时候 ,军校武器奇缺 ,资金也捉襟见肘 ,全部依赖廖仲恺一人东奔西跑筹款勉强苦度。军校开学前 ,孙中山批准发给黄埔军校 3 0 0支粤造七九式毛瑟枪。但当时的兵工厂 ,并不以军校为重 ,只知道惟军阀马首是瞻。廖仲恺交涉了不少时日 ,说了不少好话 ,到开学时 ,也…  相似文献   

3.
廖仲恺的爱国主义思想萌芽于海外侨居的幼年时代,成熟于辛亥革命时期,完善于五四运动以后。其爱国主义思想包括反帝、联共、扶助工农运动、加强国家民主建设和经济建设四项主要内容。廖仲恺毕生忠实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谋求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堪称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1922年6月16日,驻广州的陈炯明所属部队在粤军总指挥叶举、粤军司令杨坤如、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等率领下突然围攻孙中山总统府,并炮轰孙中山住所粤秀楼。孙中山事先得到密报,前往永丰舰避难。关于这一事件,海内外从来一致认为是陈炯明主谋的。也即,“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围攻总统府”。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首先看此说的理由: 一,事变前陈炯明与孙中山因政治主张不同已产生矛盾,而这次叛变的军队又是陈家军。一些人因此而断定事变的主谋者是陈炯明,连孙中山也不例外。6月15日也即事变前夕,孙中山还不相信陈炯明会叛乱,但当陈家军炮击总统府后,便在永丰舰上对记者说:“余信上星期五晨之轰击,乃出于陈炯明命令。”自此,陈炯明是主谋这一说法便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廖仲恺早期参与中国人首次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探索,受到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这时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未达到科学的高度.但对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廖仲恺把西方社会主义与中国土地问题相结合,宣传和实行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这是孙中山的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观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使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中国将来之光”在社会主义.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使他坚定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捍卫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6.
台湾学吴相湘曾撰认为陈炯明在1922年“六一六”事件前后与中共关系暧昧,章经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订,认为:吴相湘说法有误,尽管陈炯明曾经一度对中共在广东的活动给予庇护,但在“六一六”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与之断绝关系。而且,在思想上,陈炯明也从未认同中共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1922年6月16日,驻广州的陈炯明所属部队在粤军总指挥叶举、粤军司令杨坤如、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等率领下突然围攻孙中山总统府,并炮轰孙中山住所粤秀楼。孙中山事先得到密报,前往永丰舰避难。关于这一事件,海内外从来一致认为是陈炯明主谋的。也即,“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围攻总统府”。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首先看此说的理由: 一,事变前陈炯明与孙中山因政治主张不同已产生矛盾,而这次叛变的军队又是陈家军。一些人因此而断定事变的主谋者是陈炯明,连孙中山也不例外。6月15日也即事变前夕,孙中山还不相信陈炯明会叛  相似文献   

8.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事业,廖仲恺贡献了一生。通过查阅大量与廖仲恺有关的专著、论文,对廖仲恺革命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新知的启迪、革命风潮的熏染、亲朋好友的理解与支持对其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廖案之谜     
廖仲恺被刺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廖案主谋者是谁?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认为是一个谜,也有人怀疑是胡汉民主谋的。本文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考证,作出了新的结论:香港英政府出钱二百万元帮助当时广州革命阵营中的以魏邦平为首的一批“失意军人”拉拢凶手陈顺等人暗杀了廖仲恺。  相似文献   

10.
廖案之谜     
廖仲恺被刺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廖案主谋者是谁?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认为是一个谜,也有人怀疑是胡汉民主谋的。本文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考证,作出了新的结论:香港英政府出钱二百万元帮助当时广州革命阵营中的以魏邦平为首的一批“失意军人”拉拢凶手陈顺等人暗杀了廖仲恺。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与陈炯明尽管分属不同阵营,但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理念。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赴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与陈炯明短暂合作,并结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陈炯明与孙中山在广州决裂后,陈独秀与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地支持孙中山,反对陈炯明的背叛行为,陈独秀与陈炯明由此成为势不两立的政敌。两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也为那个时代诸多重大事件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环境提供了别样的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努力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制定和坚决执行三大政策,对促成、巩固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所起的作用仅次于孙中山。首先,廖仲恺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得力助手。廖仲恺通过同苏俄、共产国际代表的一系列接触和会谈和与中共的接触。逐步坚定了改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信心.并为改组国民党做了大量工作。其次.廖仲恺是实现国共合作的核心人物。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排除干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证了国民党“一大”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廖仲恺在巩固国共合作方面作了不懈努力。他坚决贯彻大会的决议,努力创办黄埔军校,积极进行反帝运动,贯彻三大政策.与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做斗争。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朋友去世,送副挽联,以表哀思,属人之常情。如果送挽联的人与死者生前有些恩恩怨怨,那么这挽联,就会表达一种复杂心情。下面这几副对联即是这样的例子。陈炯明挽孙中山 1921年,孙中山依靠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力量,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第二年,陈炯明受直系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收买,举行军事叛变,导致了1922年孙中山  相似文献   

14.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正式成立政府,准备全力北伐吴佩孚。不料在1922年6月16日,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内务部长陈炯明,与英帝国主义、直隶军阀相勾结,公然发动叛乱,炮轰观音山总统府,妄图杀害孙中山,成为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陈炯明叛变”。  相似文献   

15.
洪门致公堂曾经与孙中山关系密切,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贡献良多。但是,在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致公堂因在国内立案事与孙中山渐生矛盾,关系愈趋愈远,与孙中山在政治上的死敌陈炯明则日趋接近。1925年10月,中国致公党成立,陈炯明出任致公党总理,直至1933年去世,其间对致公党多有谋划。陈炯明对致公党的影响,在其生前死后都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廖仲恺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廖仲恺先生(一八七七——一九二五),广东省惠阳县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他同孙中山先生一样:“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与  相似文献   

17.
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在我党倡导下举行两次东征,讨伐盘踞于东江一带的陈炯明军阀势力。“肃清东江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很有它相当的地位”。它不仅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  相似文献   

18.
从现存的档案材料看,何香凝的绘画生涯始于日本东京。她1908年跟随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画,1909年4月进入私立女子美术学校日本画高等科学习。据传,在此之前,何香凝与廖仲恺婚后曾通过廖仲恺的转授从岭南画家伍懿庄学画,但缺乏有力的文字和作品证据.作为艺术家的何香凝,一开始是以典型的日本画画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如为人所熟知的作于1910年赠送黄兴的《虎》、作于1913年赠送宫崎寅藏夫人的《菊》等。  相似文献   

19.
仲恺中学是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的名字命各的一所名人纪念性完全中学。仲恺中学前身为陈江农业中学,创办于1964年,1969年更名为陈江中学;1984年11月,'正式命名为仲恺中学。校名由廖仲恺先生之女、著名红色翻译家廖梦醒女士亲笔提写。2010年学校由原来的镇属中学成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唯一的一所区级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94188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0平方米,共有69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廖仲恺研究中的两个热点问题作了新析,指出将廖仲恺研究、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定为“小资产阶级的主观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等性质,不妥。要动态地分析其思想过程,应说具有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发展到逐步向往苏俄社会主义思想的性质;不能笼统地说廖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拥护者、执行者。其实,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国民党内,仅次于孙中山,排在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