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8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指出:“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到位,才使一些地方教育机构、学校,包括省级政府通过各种变相的名目乱收费。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一)新的“读书无用论”和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在部分农村学生家长看来,一些个体老板,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比如麻城市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板,其文化程度是小学四年级,自嘲为“小学本科”,但每年业务量上百万。笔者去年11月随团到昆明,看到一群十二、三岁左右的孩子拿着擦皮鞋的工具到处拉生意,我们估算他们平均一天的收入在三十元以上,月收入在一千元。而据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消息报道,一群大学本科生到浙江找工作,唯一录用的一名作为仓库保管员,月薪只有八百元。因此,不少的学生和家长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错误地认为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但得不偿失,不如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只要孩子能写自己的姓名,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在农村,独女户可以生二胎,部分家长重男轻女,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把主要精力花在对儿子的培养上,至于女孩子能否上学就显得不够重要,这也是农村学校女生流失大于男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农村税改以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其一,农村一费制学校实行“两免一补”以后,一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收入,县...  相似文献   

3.
在各地农村调研时.常常看到一些新建起来的校舍里.学生稀少,据知村里的孩子不少被父母送到镇里或城里更好的学校上学了.村里的学校虽经投资改建还是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建薄弱学校。还看到一些政府投资建起来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单调、艰苦,表示想家,甚至一些孩子明显营养不良。由此想到,农村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解决了农村教育资金问题之后。没有及时予以重视,缺少实地调查。因而也没有切合实际方案,从而遗留下或者说新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乡镇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口头上重视教育,行动和措施却不敢恭维。一些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的教育发展需求。2.基础教育无“休养生息”之时。当前,广大农村小学有许多是在搞“应付”教育,而不是在搞自主教育或什么特色教育,偏远贫困地区就更不用说了。原因在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的少,检查的多,检查不合格要受批评。检查指标不论哪类学校都是一个尺度,为了不挨批评或者得到表扬,学校只能应付检查,疲于造假。学校没有办学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资源规划”是从教育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设计一个地区或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对结果负责”。美国政府在2001年提出的“不让一个儿童落伍(NCLB)”教育法规提出,“只要我们使学校和LEAs(地方教育代理)对于改革和所有学生的成就负责,我们就能达到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目标。”在NCLB法规中反复被强调的一点是:联邦的资金将投在被证明有效的,基于研究的计划和实践上。资金的投入以改善学校和加强教师质量作为目标,确保每一美元都被用于帮助孩子学习上,决不在一个缺乏绩效责任机制,不注重结果的教育改革系统中投入资金…  相似文献   

6.
警惕义务教育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7同样是接受义务教育,一个农村孩子与一个城市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在质量上却有很大差别。一个一般学校的学生跟一个重点学校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也有很大差距。这种受教育权在质的方面的不平等,势必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乃至其一生的前途,其实质是人的发展权的不平等。而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则与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在人、财、物等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投入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责任者,有责任和义务在量和质两方面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在基本实现“普九”之后,则应把重点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质…  相似文献   

7.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审计署发布的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调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撤点并校的口诛笔伐。实际上,国家“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的政策并无不妥。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撤点并校也是大势所趋。但保证每个孩子有学可上,显然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应有之义。而一些地方在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中实行“一刀切”,使得十里八村没有一所小学,显然违背了“因地制宜”和“就近入学”的要求,缺少了教育应有的温情与关怀,不是以人为本,不是着眼于一个个孩子鲜活的存在,而只注重“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的表面光鲜。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教育在全国教育范围内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农村的孩子能去好一点学校上学就被安排到好一点的学校了,剩下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数量逐渐减少,在更偏远一点的农村教师可能都承担着多门学科的教学。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也已经被列入国家改革教育发展的重点对象,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改变农村小学教育显著现状。本文就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深入研究,发掘其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及原因,找出对策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9.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了普及。然而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初中生的辍学人数却没有因为教育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在有些地方还有反弹的趋势。农村学生辍学的情况到底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辍学人数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和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很大,加之过去长期以来在教育投入方面受“效率优先”(实际上更多的是各级政府把教育效率锁定在升学率上)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为地采取城市优先的教育投入策略(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树肜象工程、捞“政绩”而将本来就不宽裕的教育经费集中倾斜投入到极少数的所谓优质学校而人为培植的“重点学校”),  相似文献   

11.
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一些地方的“学困生”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将笔者在农村中小学见到的各种“学困生”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形成原因,并通过一些转化范例说明转化的可行性,以期达到和同行互相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熊丙奇 《教育》2008,(8):16-16
针对教育乱收费现象,除了检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情况外,还必须分析乱收费为何能在中小学畅通无阻。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纵容。它们不愿承担教育投入责任,还想把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视为唐僧肉咬上一口;而作为不给学校拨款的“补偿”,是允许学校自立项目收费,甚至出台文件,  相似文献   

13.
一、阻碍农村教育效益的主要因素(—)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深层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第一,“以县为主”的各级部门的责权不明晰,不协调一致。地方政府的思想不一致,认识没有到位,县级领导就觉得如此一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乡级领导则认为是一种工作上的解脱;政府责任不明晰,原来由乡镇管理的学校由于体制的变化乡镇不可能再管理,而县没有及时接管,从而导致了管理上的空档,使一些既定的农村教育工程和项目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开展。第二,校长自主权名不副实以及校长权利的民主监督难。从实质来看,地方和基层学校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科层化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进城务工农民逐渐增多,农村学生随父母转学进城,使得农村学校的学生近几年骤减。再加上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成果显现,农村学校的学生新生入学人数也在递减。分析发现,社会全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开始真正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环境更好的地方和学校。这些原因使得现农村班级人数由原来的三四十名到一二十名,特别是一些偏僻农村学校,有的班只有几名学生。  相似文献   

15.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不够,而工资低廉的代课教师恰好解决了农村特别是偏远的西部省份的农村学校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缺乏足够认识。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上没有投入,造成城镇与农村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档次低、不规范、不统一。同时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且素质偏低,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而且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了“重建设轻使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资源白白浪费。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和网络支持。这些问题和困难致…  相似文献   

17.
家校路路通     
马卡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从理想的角度我们都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但问题恰恰在于,教师和家长作为有着不同“蓝图”的雕塑家,他们并不总是能够协调一致进行“教育孩子”这项人类生活中最为重大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根据社会要求的理想模型来雕塑孩子,另一方面,家长在不反对这一理想的同时,可能有更为现实更为功利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数十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是任何一所学校的灵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却也恰恰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环节。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往往为了实现达标的要求或者受所谓的“客观条件”限制,对学校文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文化”可言。本文拟从校训和校园标语入手,对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作一番浅要的探讨,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以谋求改进。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部免费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副部长张保庆透露“,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将全部免费。他表示,政府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的主要投入单位,教育决不能“市场化”。教育收费应是政府投入的补充,但绝对不能代替政府对教育正常投入。“我认为,当前影响中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张保庆表示,目前中国许多地方以收费代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这是造成教育乱收费问题的症结。治理乱收费的根本问题是标本兼治,政府该拿的钱一定要拿足…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健 《教育探索》2008,(11):71-7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财政经费严重短缺、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地方政府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不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软化等原因造成的。重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分地区、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以“地市级财政收支缺口”为标准的农村义务教育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系统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监督和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