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部分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或各种传说,所以相当多的成语中仍然留有古代汉语所特有的各种语言现象。因此,只要认真研究成语,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古汉语知识。研究成语,也不失为学习古汉语的一条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各种语言中的成语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成语的互译关键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得体将有益于保证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和信息值,有助于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陈玉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2):42-43,101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炼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英汉民族语言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成语,由于语言之间,不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两种语言在成语上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本文旨在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浅谈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范继娟成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它在任何语言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采,源远流长,在汉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鲜明锐利,表达的内容也很深刻。翻译汉语成语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事,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汉语中能够独立运用的固定短语,在使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表意上具有极大的生动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有些成语沿用至今数千年,经久不衰,足见成语强大的生命力。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其文字精辟简炼、言简意赅,结构上凝固不变、易记易用等原因外,其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起各种修辞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成语的炼字  相似文献   

6.
俄语成语是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起着一般自由词组无法替代的作用。成语以一种原型结构的方式存在于语言中,既包括典型的原型形式,也包括各种常见或不常见的变体形式,甚至是作者临时独创的仿拟形式。成语的可变性反映出人类对语言单位认知和运用的特点,各种变体丰富着成语的内涵和应用功能。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发现和更好地理解成语形变和意变这两种方向,以及其变化的限度,有利于指导成语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许多语言上的不同。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与英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存在许多不对应的词。本文以汉语中的成语为例,说明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要真正译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活动之实际出发,多角度提取成语翻译的例子,通过系统阐述和分层详解,论述了成语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具有之特殊性,及其四种基本译法;同时强调了成语在各自语言中的重要性,也阐明了成语为什么会成为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成语深入地发掘了语言的各种潜能,巧妙地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要透彻、准确地了解成语的丰富含义,掌握成语的实际用法,就必须仔细地辨察成语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成语中的“数”是指成语结构中表示数目的语素,这些数语素从“一”到“十”,直至“百、千、万”,于成语中屡见不鲜,其语义成分也较复杂多变,绝大多数成语中的“数”呈各种不同程度的模糊状态。数是一种计算数量的特殊语言符号,从静态语义方面来看,它本身的功能决定了数的语义的单一性和精确性。但是这种计算数的特殊语言符号,往往在非计数的言语交际场合中出现,它和语言里的一般词语一样,要受到语言运用方面的某些规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语言的再创造,是二次符号系统。是语言集体利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资源在言语运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再生语言单位。创造成语的过程中,语言集体还调动了语言中的修辞资源.或者说成语中包含了各种修辞手段——辞格。刘叶秋先生等说得好:成语的“意义亦往往不限于字面,而多引申,比喻,借代。夸张。形容等等手法”。所以,探讨成语中蕴藏的辞格。  相似文献   

12.
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中的精华。本文试图从分析英汉成语的成因以及它们的文化差异着手,提出英汉成语互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成语.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既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文化的差异也必然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成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成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方面,比之其它语言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征.成语虽然是一种特殊词汇,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可视为短语,但它在语言中的性质和作用,仍然和普通词汇一样,它的两大基本特征及其在语言使用中的可重复性都决定了它可以作为句法分析的最小单位--词出现,从成语在句子中充当的句法成分来看,它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而相当于虚词的成语则未曾发现,故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性质与特点,可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  相似文献   

15.
徐晓婕 《考试周刊》2007,(50):136-138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共性,更显示其个性。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英汉成语的互译已成为翻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翻译时,不仅要体现原语成语的涵义,还要准确传达原语中蕴涵的文化色彩,最大程度体现原语中的"神"。  相似文献   

16.
考场作文中提供的任何话题,都具有多角性。本文从典故和成语这两种语言形式人手,谈谈典故和成语的多角性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以此抛砖引玉,开阔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在语言中经过长期实践,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因而正确地辨析和运用成语也一直是历年高考试卷上的必考内容。重视成语学习,加强成语积累,本应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中学生在这方面却不懂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在成语学习上盲目随意,而且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显得模糊混乱。本文就此谈谈成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世界上古老而又发达的语言之一。不仅有丰富的词汇,而且有各种形式的固定词组,成语就是其中之一。汉语成语具有一般词所不能比拟的表达力,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很久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并被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毛泽东、鲁迅的著作中,  相似文献   

19.
成语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定型性,意义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性。但是成语的稳定性并不排斥运用上的灵活性。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增强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改换它的成分,拆散它的结构,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活用成语的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成语翻译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语言学习中经常遇到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翻译中比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文从成语的语义结构分析总结了成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以及在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