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学生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在实施中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本文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谈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与行为主义相比,建构主义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强调知识的“人格性”。建构主义对职业课程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强调课程目标设置的灵活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强调学生的背景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在实际情景中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在课程评价中强调采用质性评价方式对学生个性进行评价,有利于实现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3.
心理弹性理论对于当下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具体说来,心理弹性理论视域下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从四方面来实现.即:课程目标诉诸于高师生能动的心理复原力、心理抵抗力和心灵韧劲的实现与培养;课程内容诉诸于高师生心理弹性品质养成的“保护因素”的资源构建;课程实施方式侧重主动、互动、体验等能够激发心理弹性人格养成的方式和方法;课程评估引入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学科性质时表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取向;在课程理念方面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特点“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人文教育目标的维度。显然,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无不蕴涵着宏富的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有的论者强调人文精神的普遍性,认为它贯穿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方面和始终;有的强调其超越性,指出它的实质在于对终极关怀的关注;还有论者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根。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智育”与“德育”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作者从更新教育理念、挖掘高职数学在相关专业中“智育”与“德育”因子、构建“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新、改进和拓展)进行教改探究。从而促进“立德树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落实,形成既可以有效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需要,又能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学科素养、人格品行、社会价值观的“双育”数学课程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年来的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忽略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效益;体育课程内容中时尚休闲体育内容较少;体育课程内容广度尚可,深度不足;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不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不足。因此,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为课程目标服务,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前后两版课标中“问题提出”相关内容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前提条件、词义内涵等四个方面有较大的变化,揭示教育理念的改革与转型,对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艾梅 《成才之路》2012,(26):I0006-I000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改革。今天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是贯彻在师生互动全过程的评价。它既包含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也包含对学生个性、人格形成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化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化学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标下的化学课程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由两册必修内容构成,而新课标下的化学课程内容由必修两个模块加选修六个模块构成;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与师生的共同探究;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测试成绩为主要量度,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是多元的。据此,传统教学过程中积累生成的化学课程资源已不能适应这一系列的转变,必须及时的补充、更新。  相似文献   

10.
课程目标就是学校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贯穿于整个课程运行过程中,对课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目标直接受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的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课程目标,即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便有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分析计算机通识课程的特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计算机应用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文章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通识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场技术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将相关课程组成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的射频方向课程群,找出主干脉络;并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发了与课程群课程相关的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改革。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的实施减轻了学生对场技术课程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浅析高校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改革——以普通生物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文献多针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但随着高考难度增加,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现在面临一个问题:讲得浅高中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都已学过,不愿意听,讲得深高考非相关专业学生听不懂,而且会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冲突。因此本研究以普通生物学课程为对象,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提出了一些适合专业基础课内容安排的经验总结,以期望使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设置更合理,整个专业教育更有效率,学生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课程是以互联网络为主要交流平台而建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积件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师生。基于积件思想的化学网络课程是在积件基础之上生成的,它的开发理念与运行环境都不同于常规的课件,它的设计既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又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弹塑性力学”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也是一门内容抽象、公式繁杂的理论课程。为了激发研究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具体举措有:(1)压缩教师讲台授课,推出网络课程;(2)增加土木工程实例与前沿教学;(3)尝试“请学生走上讲台,让同学讨论评价”的教学形式;(4)推行全过程、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上的改革,发展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也获得了他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实"脱节"、认识"断层"的现象,思政课往往被学生忽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受到一定的"冷落"。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取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爱。所以,要让学生热爱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由"尊重教师——喜爱教师——喜爱课程"。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备,特别是就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滞后,是影响其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针对高职生成长的规律,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做好学校就业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课程建设中,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转变教学形式、培养专业教师、健全教学机构、合理组织安排课程及规范管理,可以确保课程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的整体设计,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在项目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角色、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克服轻实践、自主、差异和过程的四大难点,体现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履行合约、分级教学和多元评价的特色和起到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新增学习资源、变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合约功能、打造教师队伍和革新学生素质的作用,以期进一步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共识,因此,"备学生"逐步从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凸显出来。本文介绍了笔者在面向大四学生的《证券投资学》专业选修课上运用调查研究法"备学生"的课程实践,总结了调查研究法"备学生"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和改善师生关系的经验、困难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