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6月2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青岛港看望许振超和码头工人,作者敏锐地把握住这一难得的采访机遇,并采写成长消息《“我也要向振超同志学习”》,完整呈现了温家宝总理对“振超精神”的诠释,作品思想精深、手法凝练,听来令人感动,催人振奋,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新的思索。此稿因此获得2004年度广播电视节目优秀消息奖。  相似文献   

2.
李杨 《当代传播》2006,(1):89-90
2004年2月14日上午10点,对于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时刻。他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亲人温家宝总理。对于我来说也同样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我采写的《达吾提·阿西木北京探亲记》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照片获“全国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200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达吾提·阿西木要到北京去看望亲人温家宝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已经和总理联系好了,要我们一起去北京拍摄这次活动的珍贵图片资料,明天就出发,要我做好准备。我听了非常高兴,回想2003年3月16日随同温家宝总理前往地震灾区采访时,总理亲民、爱民的言行在我脑海中如同电影般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递     
温家宝、李长春祝贺“焦点访谈”创办10周年 本刊综合消息,4月8日,温家宝总理致信“焦点访谈”栏目的全体同志,希望“焦点访谈”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越办越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4月  相似文献   

4.
黄斌  张剑  余军 《网络传播》2006,(8):38-39
中部崛起是一个历时较长并正在进行中的主题重大的新闻事件。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了中部五省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今年5月,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促进中部崛起工作。中部崛起已经成为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5.
新兴传媒     
《传媒》2009,(3):78-78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 提问总数超30万 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在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温家宝总理共回答网友提问29个,涉及经济、就业、医疗、教育、反腐、国际等方面。从上午10时发出访谈预告消息起至访谈结束,网友共发来提问帖超过30万个,页面访问量达到1.5亿,100多万人同时在线观看视频。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在线倾听群众真实声音,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县、伽师县发生了导致4000多人伤亡的强烈地震。地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心系灾区。3月29日,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来到灾区,视察灾区,慰问灾民,并特意前往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看望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接现场) 达吾提·阿西木的现场效果声:“谢谢!谢谢总理来看望我!”(同期声:达吾提·阿西木的哭声)。(同期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你不要哭,我听过你的事迹,在这次大的地震面前, 你是个好党员,好支部书记,党员干部都要向你学习。这次  相似文献   

7.
黄斌 《声屏世界》2006,(5):66-66
在2006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为了让记者的提问更能体现广大公众的心愿,从3月5日开始,CCTV就和搜狐、新浪等网站共同发起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网上征集活动。到3月14日早上,已经征集到百姓最想问总理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像这样的网络征集活动在“两会”报道中还是首次。笔者以为,此举在创意上高人一招,在行动上胜人一筹。至于在当天记者招待会上发问的是白岩松还是王小丫,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无怪乎,温总理的开场白就是“:现在面对我的是记者、是少数,但是,在会场外听我谈话的群众是多数。我必须向…  相似文献   

8.
杨庆武 《新闻窗》2007,(2):12-13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学界泰斗、北大教授季老这番话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前些时,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唐尼采访时,有一段非常深刻、非常精彩的对话。当唐尼问到“六·四事件”时,温总理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又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感觉担子很重,工作难度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4日电:“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有望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被彻底取消。”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9日电:“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几乎所有媒体都是这样宣告“皇粮国税”的结束。“2600年”这个数字,似乎已成为“皇粮国税”历史年限的定论。不仅如此,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时,在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时,各家媒体也把“皇粮国税”的历史报道为2600年。两年来,人们都有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1.
纪事     
《全国新书目》2008,(14):21-21
总理五日从5月12日到16日,温家宝总理在地震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在灾区度过了最关键、最紧迫的5天。在这充满了血与泪,同时也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的5天里,温家宝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灾后的废墟,给濒临绝望的人们送去了坚强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谢建晓 《今传媒》2005,(6):30-31
今年7月11日,是“全国模范教师”吴玲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吴玲,生前是郑州市第22中学高级教师。她自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至2004年7月病逝,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家长和学生,也感动了共和国总理温家宝。2004年9月4日,温总理在  相似文献   

13.
要闻     
《网络传播》2010,(3):6-7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 2月2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首先向全国网友们拜年,他说:“很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去年是2月28日,我本来也想还取在2月28号,但我考虑到明天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到27号。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参加海啸峰会,他的专机捎了16吨捐助物资。“中国总理是唯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印尼外交官员拉赫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产业振兴的宏图中,文化产业也传来利好消息,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开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从田地延伸到山上”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江西试行。这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被评价为“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西武宁等地考察后指出:“要大力宣传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像宣传当年的‘小岗村大包干’一样。”  相似文献   

17.
《台账压垮“小巷总理”》被评为第16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这篇仅有833字的消息看似批评报道,实则是为最基层组织——居委会减负的报道,是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8.
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与网民谈话,再次强调,“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在4亿网民前如此郑重地承诺,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关于温家宝总理“五四”青年节看望两所高校学生活动的特写,写得短小活泼,很有特色。“我也是一片树叶”,看这题目就感到新鲜,引起阅读的欲望。我猜想,作者是在有意识地实践这类报道改革的探索吧。  相似文献   

20.
清醒无价     
“对今年的工作,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有忧患意识,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月14日,在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一次让人感动。这次让人感动的,是温总理的“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东方大国的总理,开诚布公地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