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俊  王芳 《文学教育(上)》2011,(19):151-151
清末民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先进知识份子大量的翻译促进了新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初的翻译与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国难日深,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边疆危机与日愈重,为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新政",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新式教育也随之兴起,所属的蒙古四旗在这场教育改革中身受洗礼,本文探讨了蒙古族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发展历程、办学状况及其特征,阐明了新式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及固守边疆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清末民初兴起的 ,它是中国新式教育兴起的一种征候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谨就清末民初新式女子教育兴起的概况、原因和特点作一简要论述 ,以显现其应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一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 ,出现社会化、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是 1 84 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所派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 1 898年 6月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在上海产生。女子学校在 1 90 7年以前增长很慢 ,以后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民国 ,女子学校…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这一时期,地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也出现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因其地理环境封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落后等原因,贵州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形成时间晚,软弱性和不成熟性更明显;形成途径比较单一,外省籍新知识分子对这一群体形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形成的困难和阻力大于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诸省市同类群体;形成了既有共同特征又独具特色的政治派别;受日本新思想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和兴义等少数城市。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实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后又掀起复古主义教育逆流,向封建传统教育让步、妥协。他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清末民初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或波折变动中不可忘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将大学预科教育正式列入我国学制。本文在阐述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企对我国现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预科教育是国内外高等学校普遍设立的一个教学层次,专指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教育阶段。中国古代虽然已有预科教育的萌芽,但是直到清末才把预科教育列入学制。近代预科教育从独立设置到附设于大学直到走出历史舞台,也不过是20年的时间。探讨、反思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的特点、意义,对当今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的教育救国思潮不仅继承了近代教育救国思潮中有益的成分,而且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使中国现代教育逐步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不仅是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而且让中国教育有了新的纪元。同时,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传播与实践,从另一个方面很好地配合了中华民族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11.
清季民初,随着西学的传播,教育观念和内容发生了变革.仿效西人注重地理教育以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时人的共识.此时,政府颁行新学制,对中小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内容、课时分配、教材教法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新旧交替时期,中小学地理教育虽不至尽善尽美,但它加速了地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2.
清季民初,随着西学的传播,教育观念和内容发生了变革。仿效西人注重地理教育以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时人的共识。此时,政府颁行新学制,对中小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内容、课时分配、教材教法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新旧交替时期,中小学地理教育虽不至尽善尽美,但它加速了地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清末时期,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主张派遣军事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民国初期,袁世凯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留学教育理念,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留学教育的法律规章,规范了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等问题,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博 《教育》2014,(28):71
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的实施和民初政体的变革,社会急需大量适应时势发展的新型法政人才,广西各地因此出现了兴办法政教育的热潮,呈现出办学渠道开放性、办学层次多样性、学校管理的革新性和守旧性、学制课程的实用性和速成性的特点,并对近代广西社会的演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教学是由传教士引进到我国的,历经从单纯语言教学模式到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最终成为中国发展近代教育和晚清传播西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清末民初外语教育对培养人才、发展教育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清末民初教育对培养英语人才、学术传播和转变观念、促进近代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新和 《新作文》2004,(2):11-14
清末民初,指的是从1901年(科举考试禁用八股程式)至五四运动前这~段时间。这是我国写作教育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写作教育思想开始从为“功名”转向为“章”、为“实用”,但传统的写作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时期是近代边疆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推动起步的原因主要与近代政府致力解决边疆危机、“五族共和”思想的流行以及边疆政治势力的兴起有关.起步突出反映在边疆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新式民族学校的创办和边政学校的设立等三方面.而由于教育经费的掣肘、政治局势的混乱、办学取向的失当,近代边疆教育在起步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近代边疆教育的发展将会很曲折.  相似文献   

19.
女子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直到清朝末年之前都是没有任何地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妇女地位低下。我国古代有许多与“女”之有关的字,都带有贬义。  相似文献   

20.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中国书院的一个缩影,在清末民初南通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中,书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由书院脱胎而来的学校,经民国初年之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其次,书院公产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经费;第三,部分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大批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任教于新式学堂,并从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名家,其中不乏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