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如何使儿童建立清晰、准确、完整的空间概念,是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几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几何概念学习,以"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从唤醒生活经验、精设操作活动、注重多样巩固三方面探究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即由传统、经典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改为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活动为例,阐述在数数活动中能为学生积累哪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形体进行制作,则是落实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陆敏燕 《教育导刊》2007,(10):47-48
活动意图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幼儿虽然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往往直接、简单地、表面化地认识事物,但对于经常接触的东西还是很容易发现其多个明显特征的。同时小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使得他们对日用品进行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过多地关注“双基”,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和深刻体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也是数学教学关注的目标之一,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廖民 《今日教育》2007,(6):14-14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里,许多物体都有一定的序列性。如果没有序数,我们就无法正确判断事物的先后次序,生活就会杂乱无章。所以设计这一课题符合现实的需要——观察序列和探究序列的变化,用序列经验解决实际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认识单、双数是大班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单、双数的问题。如排单队或双队;一顶帽子,一双鞋;双数的小朋友做什么,单数的小朋友做什么等等。而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数学学习究竟能给学生留下什么?"除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看待问题的着眼点等隐性数学素养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而这些素养的提升,必须以数学活动经验为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我们不仅要落实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上,更要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36块积木     
两个犯人,一个年长,一个年轻,犯了同样的罪,得到了同样的刑罚:监禁3年。入狱第一天,正好赶上牧师来监狱为犯罪的灵魂进行布道。一颗颗负着罪行的灵魂,跪在那里进行救赎。作为两个幸运的人,他们两个得到了牧师特别的"心灵洗涤",牧师问他们分别被监禁了多少岁月,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3年。3年36个月。牧师分别送给了他们特殊的礼物:36块积木。说,"这就是你们被囚禁的岁月,你们可以用它搭建自己的房子,每个月用一块积木,等你搭好了你的房子,就是你获得自由的时候。阿门,愿天主保佑你们,早日获得新生。"两个人把那些积木拿在手里,仿佛把《圣经》捧在怀里,虔诚无比。  相似文献   

11.
数学活动经验,从字面上看,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数学的所经历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二是活动的,数学是一种艰难曲折又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三是经验的,经历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三要素相辅相承,互相交融,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同游泳一样,要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应注重过程的教学,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接生活,"亲历亲为",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大班幼儿领会“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游戏活动,去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图案作为观察和操作的材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感知、操作、创作、欣赏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掌握,而且,一些数学内容本身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活动和生活经验才能获得理解,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  相似文献   

17.
金丽 《广西教育》2016,(5):124-125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是从感知开始的。许多研究者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与几何形体的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4~7岁幼儿为儿童绘画的图式阶段,他们的画面形象呈几何性组合。正如希尔达·路易斯在《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所说的“当儿童的绘画变得认真些时,在他的涂画中好像发现了线的联系,形的匀称……他们画的图形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与几何形体相关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惯于呈现一个个完整成型的几何形体让孩子观察辨认,在预想的多种感官参与(看看、说说、摸摸等)中、多种形式操作活动(找找、拼拼、剪剪等)中,让孩子们获得我们自以为的对某种几何图形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9.
刘隽  季燕 《山东教育》2005,(27):29-30
设计意图 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操作各种玩具、材料,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带来物品不同的运动状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力”已经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幼儿的生活,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提升到粗浅的科学知识,以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与需要,我们设计了“神奇的力”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了解“力”的初步知识。  相似文献   

20.
数学经验积累力是指把数学学科知识纳入学生个人数学经验系统的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数学经验积累力的发展,离不开前延、冲突、联结三个活因子。数学经验积累力立足于学生数学活动,捕捉前延、冲突、联结活因子,不断发展完善。学生在不断优化完善数学经验积累力的同时,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不断获得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