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出版了三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吴慰慈、邵巍合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建国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只有三部:1960年文化学院编著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1962年北大、武大、文化学院合编的《图书馆学引论》;1981年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以数量而言,85年短短的一年,等于过去的35年;就质量比较,则胜过以往的35年。这充分显示了近几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在新出的三部教材中,以黄宗忠同志的《图书馆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具特色。本文试对《导论》作一简评。重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是《导论》的主要特点。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CNKI收录的2006—2010年图书馆学博硕士论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得出近几年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再与2002—2006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和2005—2009年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热点时比,对图书馆学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近十年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0-2009年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发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全面展示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概况,并从图书馆学方法体系结构的研究、图书馆学哲学方法研究、图书馆学一般方法研究、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研究四方面总结评价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统计分析了2000-2006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题分布: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方法论、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学学科研究、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学论著研究、图书馆学学术研究规范和图书馆学学者思想研究,呈现出理性、务实、多维度、反思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探讨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不能不涉及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而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成败,必然与图书馆学教育系统改革的成败息息相关。本文试图对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发展作一粗浅的探讨,以  相似文献   

6.
2002年,教育部决定成立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这对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我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2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高等教育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七、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随着欧美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学理论,开始用于培养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从此,图书馆学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美国,在1930年以后的4年时间里,就发表过4篇图书馆学论文。这里介绍的几篇是30年来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学论文。 1、阮岗纳赞的图书馆学理论当今世纪,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九十年回望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了九十年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20-1949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及第一个繁荣期;1950-1977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二次繁荣并跌落的阶段;1978-2008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三个繁荣期及其走低与再兴.在对早期图书馆学学科形成过程以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与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认为未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理性发展应将专业注意力转移到"知识"上来;对以往丰富的办学层次重新进行定位;继承前贤"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想,使专业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研究的完成是以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为支撑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11种图书馆学期刊三年(2006~2008年)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并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亮  杨玉麟 《图书馆》2011,(3):64-67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30年来,相对于图书馆学整体研究的繁荣,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就显得薄弱一些。本文对30年来有关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力图全面展现这一时期有关民国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概况和脉络。  相似文献   

11.
江苏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国立东南大学、金陵大学相继在暑期学校开设图书馆学课程,由此拉开了江苏图书馆学教育的序幕。从1922到202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整整走过了一百年。梳理发展轨迹,可分为六个阶段。①萌芽期(1922—1926年):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多为图书馆工作实践。②成长期(1927—1949年):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共同发展,专业教育主要由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完成,专业化、中国化程度以及图书馆学教育地位显著提升,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交流更加紧密。③转型期(1950—1965年):高等教育开始转型,函授教育以及政府机构主导、大型图书馆牵头或参与的短期培训教育逐渐成为主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首要内容。④停滞期(1966—1971年):因历史原因,这一时期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全面停滞。⑤恢复发展期(1972—1993年):197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复苏,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中等教育、函授教育蓬勃发展,专业组织开设的各类培训班成为图书馆学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解放思想,情报学教育逐渐从图书馆学教育中萌芽并发展壮大,中西学术交流得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⑥变革期(1994年至今):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本科教育日趋式微,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行业协会及各类图书馆主导的图书馆学在职培训依旧繁荣,图书馆学教育对于图书馆实践的关注越来越少,“去图书馆化”“泛信息化”倾向愈发明显,国际交流愈发紧密。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图书馆学10年来的发展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第三代图书馆学家在此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10年来应用图书馆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领域,以及促进应用图书馆学发展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管进 《图书馆学刊》2012,(8):133-136
通过对2010年我国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的聚类分析,分别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结构和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程度,以此更好地了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学概念衍进二百年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图书馆学"概念产生以来,图书馆学定义已进行了二百年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书馆学定义的发展规律逐渐由对图书馆基本活动的认识上升到对图书馆学实质的认识。作者认为,图书馆学应当与图书馆保持紧密的关系,但不局限于作为机构的图书馆的范畴,指出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应将重点放在研究新时代图书馆学内部的学科体系科学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雪 《图书馆》1992,(2):20-23
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是图书馆学研究者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四十年来,发表了45篇论文,出版了论著20种,提出了三十多种观点。笔者曾在《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试探》(《图书馆学研究》1989年第3期)一文中对图书馆学体系结构阐述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仍继续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1807年,马丁·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1772-1851年)首次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一概念,并于1808年出版《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这标志着图书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1887年,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图书馆学校;1926年,芝加哥大学在卡内基基金的资助下设立了第一所图书馆学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7.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著作出版中一直处于数量第一的地位,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著作出版的核心出版社。文章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三十年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为例,以十年为一个时段分析了我国三十年来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分布与研究特点,并就作者情况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钱亚新(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的贡献钱先生非常热心培养图书馆学人才。早在1930年,他就在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任教,讲授《索引和索引学》等课程。1941年,到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讲授《图书馆学概论》。1946年,被聘为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图博系教授后,与汪长炳先生一  相似文献   

19.
中西两部比较图书馆学论著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对我国具有影响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美国图书馆学家丹顿的<比较图书馆学概论>,一部是南开大学教授钟守真编写的<比较图书馆学引论>前者是我国于1980年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西方比较图书馆学领域的论著,填补了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后者于1993年问世,开创了中国学者研究比较图书馆学的先河.本文着重对两部专著的异同、研究路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实现图书馆学教育社会依存性与自身独立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变”与“不变”的统一。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