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无定法”的“法”,就是指写文章的技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既然“文无定法”,亦即写文章没有什么技法,因而,对写作课就不够重视,而另一种则认为,写作课讲的是写好文章的“万应灵方”。很明显,前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否定,而后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夸大,二者对写作技法的认识和理解都失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的“文无定法”的定律束缚了小学作文教学,一味地追求创新性与独特性将小学作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就提倡“文要有法”。模仿教学实践也将作文的基础教学指向“定法”的学习.作文的教与学就是教给小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思维规律。叶圣陶先生的“象样”写作理论也为“文有定法”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文有定法”是小学习作与写作教与学的规律,“文无定法”是文学创作目标的追求.提倡“文无定法”要从“文有定法”做起。  相似文献   

3.
导写十法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却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可能有“定法”;但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总会被认识来看,又不能没“有法”。这里提出的导写十法正是基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导写十二法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又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可能有“定法”;但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总会被认识来看,又不能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六步法”示例江苏兴化安丰中学孙冬强古人云:“行文有法,但无定法”,“大体须有,定体则无”。这说明了文无定法的道理,但也说明写文章是有法可依的。尤其是训练学生习作、应试,更应有一定的“法”。有了“法”或“框式”,就不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法理论对"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法理论的辩证性。"文有定法"要求文章写作应遵从一定的法度规范,不守"法"无以成文;"文无定法"说明文法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在守"法"的同时,要有创新性,不能固守成法。  相似文献   

7.
高法亭  刘权 《教育探索》2000,(12):60-60
如果问一个学生文章怎么写,答案一定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如果问一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回答也一定是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于是,文章如何写和作文怎么做的指导丛书铺天盖地、俯拾皆是。但究竟哪家学说是权威性的,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因而,写文章难、指导作文难成了师生的思维定式。学生上作文课心烦,教师指导作文头疼。  写文章真的就没有“法”了吗?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无法说”是站不住脚的,只不过是文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已。  《实用快速作文法》一文的作者杨初春老师的一套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  相似文献   

8.
进入格式     
万物皆有规律,作文也同样有规律可循。“文有法而无定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作文从“有法”到“无定法”是一个量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质的飞跃,任何断章取义或把它们截然分开的说法都是不够全面的。也就是说,作文应分为两个阶段:从“有法”到“不拘泥于法”。 从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量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素质低下,连最起码的写作常规也不懂,更谈不上清晰的写作思路了。许多文章根本不忍卒看。一言以蔽之,学生还根本不懂为文之法。是不是我们的老师不教给学生作文之法呢?回答是否定的。老师所讲授的每一篇课文,其实都是作文之法。在中学课本中,还有专  相似文献   

9.
文无定法,但有法。法,就是方法,技巧。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写作实践的结晶。议论文是直接说明道理、阐发道理、宣示主张的文章。议论文的写作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于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同学来说,传授给他们几把“杀手锏”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读了程顺之同志《我对“教有法,无定法”的看法》一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五年第四期》,有些不同的意见,提出来讨论.程在文章里提出:“教有法,无定法”这一提法,“反映不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更表述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性。”理由是:其一,这种提法“否定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其二,“它反映了教学的随意性”.从而得出结论:“看出了‘无定法’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状况令人忧虑。有的语文教师更多地在意“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忽略了作文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在作文教学中随意性很大,造成学生写作能力无法达标,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语言芜杂,内容散乱。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文无定法”,这话无疑是对的。就是说不同题材、主题的文章,应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且应该选择最佳的方法,创造新的方法,所以说文无定法。然而这并非说写文章根本不存在什么方法,方法是存在的。从成功的作品中,总结、升华出其成功的方法,作为学生写作的参考、借  相似文献   

13.
有法与无法文章有定法,又无定法,狭义的定法,指行文的章法、句法、各种表现手法等,即指一定的写作规律;“文无定法”,指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套.无论什么“定法”,都不宜讲死,一死,就成了“模式”。掌握行文的一般规律,多欣赏、分析一些佳文,学习人家的“定法”,是大有裨益的。朱自清说:“有了指点方法的书,仿佛夜行有了电棒”,总比“茫然地读,茫然地写”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文论历来就有“文眼”之说。什么叫“文眼”呢?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便是。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等都是“文眼”。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我们注意利用这样的“文眼”来促进阅读,那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效率。抓“文眼”,能迅速把握主旨,抓“文眼”,能准确理清层次,抓“文眼”,能真切体味情感。既然“文眼”的作用大,那怎样寻找“文眼”呢?它虽不固定在某段、某处,但也有规律可循。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这…  相似文献   

15.
教案的撰写,如同文章的撰写,文无定法,写教案也应如是;当然,文无定法的前提是贵在得法,教案的撰写也如是。  相似文献   

16.
“教无定法”是因材施教的实现保障,是教学艺术的具体呈现,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教无定法”落入了必须依据之“法”与现实手段之“法”混淆、评价之“有定法”与教学之“无定法”冲突、教师之“教无定法”与学习之“学有定法”矛盾的实践困境中。“教无定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由于长期强调“文无定法,教无定法”,以及“彰显教师个性,教出自己风格”的理念,所以很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你有你的上法,我有我的教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登坛的局面。由于这样,致使教师们在教法的学  相似文献   

18.
教无定法, 教无成法,运用 之妙,存乎一 心。阅读教学是 语文教学的重要 内容,是提高语 文教学质量的关 键环节。因此, 必须在“快”。 “巧”方面下功 夫,务必培养学 生阅读的能力, 力求达到快速、 准确地把握文章 层次、主旨的目 的。 1.气氛渲染 法 即根据课文 内容营造浓郁氛 围,达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层次意义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情和景,变成学生的内心体验。如 《春》的教学,针对学生不能通过想像而接触作品意境的问题,刻意渲染气氛,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们边听边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背诵与…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作.古往今来,人们对写作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一是“文有定则”;一是“文无定法”.就文章规范为普遍性而论,确乎是“文有定则”.就表达方法的特殊性而论,又确是“文无定法”.用辩证观点来分析,上述两种见解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所以,一般写作是先有某种思想体验,然后诉诸文字.而中学生作文大多是“遵命作文”,因而,中学生作文综合训练的要求有其特殊性.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道德修养和写作技巧,就要遵循写作训练的客观规律,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审题·立意     
文无定法,训练有“法”。这个“法”的核心点就是审题与立意。只有审准了材料或题目的重点与难点,文章的立意才有了方向和依据。其次,“立意”是文章确立主旨,进行谋篇布局的具体思路准则。善于为文者,必须首先在审题与立意上下足功夫,才是正确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本期作文训练形式多样,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但宗旨是在审题与立意上,给老师们,尤其是广大的中学同学们以一些启迪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