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敬超 《教师》2022,(2):6-8
文章以推进幼师师德教育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入阐述幼儿教师在从事幼教过程中的具体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幼师师德教育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就十分注重对师德教育的传承.基于此,文章探讨将优秀传统师德思想融入现代幼师师德教育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再发展,以满足现代幼师师德教育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以贯之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考察十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进展,本文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整体偏好,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行为表现认同度较高,但师德宣传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对教师传播正能量、家长对教师校园安全防范认同度相对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师德行为表现,在学校所在地和办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教师职称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教师教龄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最大,师德考核影响最小。建议应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为基础,注重分层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形成德性自觉;以符合受众群体需求逻辑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师德宣传方式;以重申道德命令和法治思维,加强师德治理;以保障教育公平,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学校办学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师德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师德对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其作用分析,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师德的重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育人上;教育是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师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价值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4.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为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始终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师德素质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着力点,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并面向社会在网上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师德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来实施,加强师德教育是实现以德治国和以德治教的关键.师德教育的特点、领域和措施都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念:提升师德素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是教师以德从教的灵魂,它制约着师德目标的层次,影响着师德行为的取向,规定着师德修养的程度。因此,教育信念是提升师德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芳 《文学教育(上)》2011,(23):122-123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在从教师教育专业师德建设的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阐述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以理念建设引导师德建设、以行为建设实践师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良好的师德。实践出真知,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师德的好与坏。只有师德好,才可育人成才。只有教师以好的师德影响和教育学生,才是一个会教书育人能赋予学生以生机的好教师。因而,教师的形象是学生潜移默化的逼真图象。故提高育人素质——加强师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师德师风建设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透过历史文化的视野.不难发现师德师风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然而观照现实,师德缺失的现象颇为突出,究其原因,与当下社会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密切相关。因此广大教师应确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念,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师德要求,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师德形象,以一流的师德风范建设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关键,高尚的师德是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结合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以良好的师德建设促进和谐教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传统道德说教与榜样示范式的师德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难以起到激励教师、引导教师的积极作用。当前开展师德建设的重点有三:一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培植师德建设的道德根基;二是超越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实现师德教育理论创新;三是以教师专业伦理精神重构师德规范,以行业自律带动教师个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2.
师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加强师德建设既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更要遵循师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夯实道德基础,加强师德教育,推进制度创新,注重情感体验,培养自律精神,以确保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师德师风建设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透过历史文化的视野,不难发现师德师风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然而观照现实,师德缺失的现象颇为突出,究其原因,与当下社会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密切相关。因此广大教师应确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念,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师德要求,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师德形象,以一流的师德风范建设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为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始终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师德素质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着力点,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并面向社会在网上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师德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师德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虚与实、主观性与客观性、实然与应然、功利与道义的内在矛盾。当前,师德评价伦理目标有所偏差,师德评价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评价中教育观念滞后。师德评价应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及机制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应积极发挥师德评价对教育伦理发展和教育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引领教师的德性状况朝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前行。第一,师德评价标准要体现完整性和层次性。既要反映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又要反映教育自身的特殊道德要求。师德评价标准的层次性,是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教育伦理规范的设立应体现价值的等级性。第二,应明晰师德评价的范围和教育行为的道德类型。师德评价中的"师德"是对于特定的教育主体而言的,包含主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在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教育道德行为可分为善的(道德的)、恶的(不道德的)和亦善亦恶(既道德又不道德)三种基本类型。第三,师德评价应将"具体考察"与"总体判断"结合起来。第四,师德评价实践活动应辅之以一定的伦理教化和道德激励。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主题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借助教育模式理论,构建了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和评判,尊重高校师生的认知特点,以师生相互激励为原则,以师生互动为主要途径,以形成师生共建共享高尚师德的良性循环为最终目的.该模式较好解决了高校师德建设现存问题,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师德教育是教育发展中的永恒话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师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师德教育看起来好像是务虚的工作,似乎没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师德教育的三维立体教育体系,形成了师德教育的良好社会大环境。搭建了师德教育的绿色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得师德教育走向了常态化发展之路,师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立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建立专题培训和研究制度,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教的关键是师德教育,开展高校师德教育要明确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高校师德评价、考核、奖惩制度,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重视舆论褒贬和榜样示范等。  相似文献   

19.
师德培训模式创新是师德教育的重要课题。聚焦、彰显与激发师德感染力,是当前探索师德培训模式创新一个好的突破口。有感染力的师德培训,需要紧密围绕师德感染力做文章,以激发和传递师德感染力为重心,以推动教师反思与行动为主体研修活动,以此来促进实践性师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愈发强调教育的道德性和教学的教育性,要求承担教育教学职责的农村教师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要形成并强化对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内涵要义、价值意蕴的认知及认同,熟悉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问题所在,并回答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建设的践行方法以实现新时代农村学校师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