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一起承运人丢失乘客遗失在出租车上物品的责任及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问题的一些不同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承运人继续妥善保管乘客遗失在出租车后备箱里的物品这既不是承运人在客运合同中的附随义务.也不是什么客运合同的后合同义务.而是承运人所承诺的客运合同义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期间承运人与乘客之间也不是保管法律关系而仍然还是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旅客运输过程中,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承运人对旅客人身伤亡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但有时可能出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受赔偿的主体必须是旅客;2.须发生旅客人身伤亡损害后果;3.旅客人身伤亡发生在运输过程中;4.不具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3.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除民航法另有规定外,民用航空运输承运人在下列赔偿责任限额内按照实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1.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40万元;2.对每名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赔偿责任限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应承担承运人的责任,从国内外的有关法律与实践看,凡是货代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委托了实际的承运人办理了货运手续并签发了自己的运输单证,就应承担承运人的责任.货运代理人所承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根据他所签发何种运输单证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本文依据这些规定,对出租车乘客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选择和程序规则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顾华详 《都江学刊》2000,12(2):5-12
乘客选择接受铁路旅客运送服务是一种消费行为,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国家法律保护。乘客购买了铁路旅客运送车票,即与铁路旅客运送单位订立了旅客运送合同,双方应依据民事法律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其中,因火车晚点而末能按旅客运送合同之约定完全履行应当履行的全部义务的,应当承担未履行部分的民事法律责任-赔偿乘客的部分损失。本文针对该个案,认为法院一审错判,并论其理由,指出纠正法院的一审判决,对依法促进企业提高  相似文献   

7.
航班延误一直是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顽疾,明确法律责任主体是整治航班延误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契约法理论只认可航空承运人的责任主体身份,否认机场的契约责任。实际上,机场和旅客之间存在服务合同,“旅客须知”和“服务事项”构成机场发出的要约,旅客经由进入机场的行为完成承诺。确定机场对旅客的违约责任应摒弃一般性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转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应纳入狭隘的直接因果关系规则。机场承担独立的契约责任.并不是航空承运人的并列或补充连带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8.
无单放货是长期困扰海上货物运输实践的重要问题。无单放货保函没有改变无单放货的违法性,承运人应对正本提单持有人承担第一性责任;《鹿特丹规则》下凭指示放货的规定将一定条件下的无单放货行为合法化并为承运人创设了新的诉权,但承运人对无单放货承担第一性责任的法律地位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出租运输和货物承运本身具有正当业务行为的一面,具有中立性质;根据中立的帮助行为理论,考虑到业务自由与法益保护之间的平衡,即便运输行为符合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或形式上符合运输型犯罪的正犯的构成要件,通常也不应作为犯罪处罚.出租车司机明知乘客杀人的犯罪意图仍将其载至犯罪现场的,只要不存在事前犯罪计划制定阶段的意思沟通.行驶过程中也没有融入正犯的犯罪计划,就不宜科处司机帮助犯的刑事责任.即便承运人知道所承运的系伪劣商品,承运人也不承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帮助犯的刑事责任.按照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作出的大量司法解释因为完全无视运输行为的中立性质,其合理性大可质疑.  相似文献   

10.
历经时代的变迁,货代这个物流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正当的行业,其独特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性质已经得到全球物流行业的承认,在整个货物流转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法律责任。就货物的运输而言,货代除了以货主的委托代理人身份办理有关货物的运输手续外,还可能以货物承运人的身份独立承担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货代企业的法律关系,从而分析了在不同业务环境中的货代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为纠纷的解决确立了相对清晰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应为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普通法中次级责任通常包括替代责任、共同责任、以及企业责任等。通过对普通法系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及英美国家中相关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能为明确中国法律意义上的侵权责任提供启示和帮助,促进中国法律的完善与适用。  相似文献   

12.
税务机关承担税收民事责任时,宜采取无过错责任作为归责原则,这是侵权法律规范一般原理和税收法律关系具体特征所决定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对这个问题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13.
归责原则是民事责任的核心理论,民事责任的类型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就这两种责任的归责原则,在我国民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各种学派各持己见。文章以自然法思想为理论基础,探究我国《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关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选择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侵权责任而言,其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例外;对于违约责任而言,其归责原则是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例外。  相似文献   

14.
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发展过程。然而实践证明,无过错责任在保护受害人的同时,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形成了新的不公平。从预防环境侵权的角度来看,无过错责任并不能充分激励加害人采取预防措施。无过错责任固有的缺陷使得单一的归责原则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侵权纠纷,建立一个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并存的归责原则体系是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在合理配置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的过程中,引起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的类型以及加害主体和加害行为是否具有营业性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性质及适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的公平责任应当是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作为分散损害的一种努力,公平责任原则在实践中有适用的空间。作为普通归责方法的一种例外,其适用范围的大小及调整行为的性质不应成为否定其存在的理由。公平责任原则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应当受到规制:一是必须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二是必须依据公平观念确定责任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16.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与精髓,因而要建立一个逻辑统一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便显得尤为重要。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施行,将为我国的民事责任制度特别是侵权责任制度构建集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三位一体的科学完整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际接轨以来,我国立法也在不断吸收借鉴外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但在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这一领域中,关于是否应该适用严格责任,以及是否可以用严格责任来替代无过错责任的争议日益激烈,而学者们对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态度,决定了未来侵权责任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无过错责任到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过程。分析无过错责任的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适用的法理依据,我们可以发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归责原则的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归责原则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个由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从客观归责到主观归责的演进过程。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的归责原则体系;2009年《侵权责任法》对归责原则体系进一步完善,确立了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构成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证券法中有关民事责任制度较多地落后于相对完善的行政责任制度和刑事责任制度,明确信息披露不实民事责任的性质是确定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信息披露不实及不同阶段证券行为的分析,提出不同阶段的信息披露不实民事责任的性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